一体化内循环便携式植物栽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01665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内循环便携式植物栽培箱,属于园艺栽培学领域,装置由栽培箱体、内循环导管、导管内填料及滤网、重力微滴系统、拉环、挂扣等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现有的植物栽培装置进行改进,可以实现植物栽培与灌溉一体化,箱体内的物质内部循环,减少污染物的外排放,栽培箱具有轻便易移动的特点,增加了便携性。需要占据的空间少,适宜在空间受限的条件下使用。通过重力微灌系统可以实现水肥一体化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有利于植物生长,能明显增强植物栽培的功能性和科学性,提高了特殊空间下植物栽培的可操作性,集约化设计提高了本栽培箱的空间利用效率,有利于在有限空间条件下使用,提高了本栽培箱的实用性,同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内循环便携式植物栽培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内循环便携式植物栽培箱,属于园艺栽培学领域,适用于阳台等受限空间条件下进行蔬菜及观赏植物等的种植。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规划的发展,城市人越来越有种亲近自然的向往,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将目光转向了身边,以方寸之地的阳台为主的家居园艺在现代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桥梁角色,让现代人与自然有了联系和接触的机会,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营造绿色生态成为了都市人的共识。阳台农业在一定程度上既满足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拓宽了现代都市农业社会功能的范畴。阳台农业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身心放松,而且扩展了城市的绿化空间,美化了城市环境,对生态城市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阳台农业不仅给家庭带来了便利,更缓和了严重的耕地问题,减缓了城市的热岛效应,但同时,它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成本高、未被人们广泛接受等。尤其是,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如何使阳台农业正与现代农业新技术逐步结合,如何在城市居民生活的狭小空间里利用阳台特有空间的边际效应与空间效应,发展阳台种植的多重功能性、洁净无公害性、高产优质性、低碳发展的可持续性等特点,从而真正达到一种完全无污染的、可循环的、低碳的农业模式一直是个热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体化内循环便携式植物栽培箱,对现有的植物栽培小型装置进行改进,采用内循环、便携式、一体化的方法来设计植物栽培箱,保证植物栽培过程中的绿色环保、高效低成本,同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为解决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体化内循环便携式植物栽培箱由栽培箱I和重力微滴系统2组成;重力微滴系统2竖直固定于栽培箱I底部。重力微滴系统2采用滴灌时,重力微滴系统2的底部裸露在土壤外;采用渗灌时,重力微滴系统2的底部埋在土壤中。所述的栽培箱I由箱体3、手持拉环4、导管5、导管内填料6、导管滤网7、壁挂扣8和应急排水口 9组成;箱体3内侧的四角上设有立柱式方形导管5,导管5长边的壁面粘合在栽培箱体3上,导管5的底部与栽培箱底部接触,在导管5底部0-5cm处,用直径0.3-0.7cm的碎石作为导管内填料6,在导管5的长边面0_5cm处切开一个5cm长的开口,在开口处固定导管滤网7,导管5的顶端开口,箱体4的长边面上一侧设有两个壁挂扣8,箱体宽边面两侧各设一个手持拉环4,箱体3底部密封,箱体3侧壁下方设有一个应急排水口9。所述的重力微滴系统2由注水口 10,储水器11,导液管12,流量调节旋钮13,出水管14,挂扣15,U型挂钩16,立柱17,固定螺栓18构成;储水器11的顶部中间位置设有注水口 10,储水器11的底部中央连接导液管12,在导液管12的中部固定流量调节旋钮13,在导液管12的尾部连接出水管14,导液管12的边缘设有挂扣15,立柱17通过固定螺栓18固定在栽培箱I底部,立柱17的顶部设有与挂扣6匹配的U型挂钩16,储水器2通过挂扣15、U型挂钩16挂在立柱17上。所述的箱体3为矩形,箱体3的规格:宽15-25cm,高15_25cm,长35_45cm ;所述的导管5的规格:高15-25cm,管口长3-5cm,宽1.5-2.5cm。所述的导管内填料6的碎石材料选用不含重金属的石材。所述的应急排水口 9为圆形,配备有可封堵住应急排水口的橡皮塞。所述的注水口 10上配有与其匹配的盖子,盖子中央设有小孔。所述的储水器11选硬质塑料材质制作成;储水器11的容积为2.5-3.5L。所述的导液管12采用橡胶软管制成,导液管12直径0.8-1.2cm;出水管14采用硬质金属管制成,长度为4-6cm。所述的立柱17采用钢筋或者不锈钢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对现有的植物栽培装置进行改进,可以实现植物栽培与灌溉一体化,箱体内的物质内部循环,减少污染物的外排放,栽培箱具有轻便易移动的特点,增加了便携性。需要占据的空间少,适宜在空间受限的条件下使用。通过重力微灌系统可以实现水肥一体化的功能。本技术的设计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有利于植物生长,能明显增强植物栽培的功能性和科学性,提高了特殊空间下植物栽培的可操作性,集约化设计提高了本栽培箱的空间利用效率,有利于在有限空间条件下使用,提高了本栽培箱的实用性,同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栽培箱设计图;图3本技术重力微灌系统设计图;图中:1_栽培箱、2-重力微灌系统、3-箱体、4-手持拉环、5-导管、6-导管内填料、7-导管滤网、8-壁挂扣、9-应急排水口、10-注水口、11-储水器、12-导液管、13-流量调节旋钮、14-出水管、15-挂扣、16-U型挂钩、17-立柱、18-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如图1所示:一体化内循环便携式植物栽培箱由栽培箱I和重力微滴系统2组成;重力微滴系统2竖直固定于栽培箱I底部。重力微滴系统2采用滴灌时,重力微滴系统2的底部裸露在土壤外;采用渗灌时,重力微滴系统2的底部埋在土壤中。如图2所示,所述的栽培箱I由箱体3、手持拉环4、导管5、导管内填料6、导管滤网7、壁挂扣8和应急排水口 9组成;在箱体3的四角设置有作为栽培箱内空气和多余水分循环与交换通道的立柱式方形导管5,导管5长边的导管壁面粘合在栽培箱体3上,导管5的底部与栽培箱底部接触,在导管5底部0-5cm处,用直径0.3-0.7cm的碎石作为导管内填料6,在导管5的长边面0-5cm处切开一个5cm长的开口,在开口处固定导管滤网7,导管5的顶端开口保持通畅,水分和空气通过滤网面自由进出,同时滤网能够阻止箱体内土壤大量进入导管内。在栽培箱长边面一侧设有两个壁挂扣8,需要将栽培箱悬挂在墙壁时通过壁挂扣8悬挂;在栽培箱宽边两侧各设计一个手持拉环4,需要搬动栽培箱时通过手持拉环4操作。箱体3的底部密封,目的在于避免箱体内水分外排,避免了随水污染物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保持了栽培箱周围环境的干燥整洁。在栽培箱的底部设有一个应急排水口 9,应急排水口 9为圆形,配备有可封堵住应急排水口 9的橡皮塞,在箱体内水分过量时打开排水,平时保持关闭状态。应急排水口 9另一个用途是当本栽培箱通过堆叠立体化种植时,位于上部的栽培箱内排水通过应急排水口排入下部的栽培箱,实现了上端栽培箱外排的水分和营养物被下端栽培箱循环重复利用。如图3所示,所述的重力微滴系统由注水口 10,储水器11,导液管12,流量调节旋钮13,出水管14,挂扣15,U型挂钩16,立柱17和固定螺栓18构成。在储水器11顶部中间位置设有注水口 10,注水口 10配有与其匹配的盖子,需要向储水器11注水时,将盖子旋开,注满水后,将盖子盖好,避免水溢出;盖子中央设有小孔,确保空气能够自由通过注水口进入,目的是保证储水器11水表面的气压,通过重力作用将储水器11内的水通过导液管12滴入土壤中;储水器11的底部中央连接导液管12,导液管12用软的橡胶管制成,在导液管12的中间位置固定一个流量调节旋钮13,可自由调节水分的流速;在导液管12末端需嵌套一根5cm左右长度的硬质导管作为出水管14,出水管14在必要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内循环便携式植物栽培箱,其特征在于:一体化内循环便携式植物栽培箱由栽培箱和重力微滴系统组成;重力微滴系统竖直固定于栽培箱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内循环便携式植物栽培箱,其特征在于:一体化内循环便携式植物栽培箱由栽培箱和重力微滴系统组成;重力微滴系统竖直固定于栽培箱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内循环便携式植物栽培箱,其特征在于:重力微滴系统采用滴灌时,重力微滴系统的底部裸露在土壤外;重力微滴系统采用渗灌时,重力微滴系统的底部埋在土壤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内循环便携式植物栽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箱由箱体、手持拉环、导管、导管内填料、导管滤网、壁挂扣和应急排水口组成;箱体内侧的四角上设有立柱式方形导管,导管长边的壁面粘合在箱体上,导管的底部与栽培箱底部接触,在导管底部0-5cm处,用直径0.3-0.7cm的碎石作为导管内填料,在导管的长边面0-5cm处切开一个5cm长的开口,在开口处固定导管滤网,导管的顶端开口,箱体的长边面上一侧设有两个壁挂扣,箱体宽边面两侧各设一个手持拉环,箱体底部密封,箱体侧壁下方设有一个应急排水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内循环便携式植物栽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力微滴系统由注水口、储水器、导液管、流量调节旋钮、出水管、挂扣、U型挂钩、立柱和固定螺栓构成;储水器的顶部中间位置设有注水口,储水器的底部中央连接导液管,在导液管的中部固定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宝坤续勇波陈安强毛妍婷鲁耀王应学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英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