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含生物菌剂的烟草叶部病害综合防治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含生物菌剂的烟草叶部病害综合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2652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生物菌剂的烟草叶部病害综合防治方法,包括烟草与十字花科作物轮作,复合微生物菌剂培育无病壮苗,复合微生物菌肥培肥控病,以及诱抗剂控病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烤烟叶部真菌、细菌病害的病原种类、发生规律、致害机制和作物防御机理,基于烟草叶部病害生态控制理论,一方面提供与烟草轮作的作物,克服连作障碍导致的烟草叶部病害发生的问题;另一方面,提供菌剂、菌肥和抗性诱导剂,利用功能微生物与菌剂/菌肥配方载体的协同增效作用及抗性诱导剂的功能作用,促进烟草植株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进一步提高对叶部病害的防治效果,可显著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升烟叶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防控种植,特别涉及一种含生物菌剂的烟草叶部病害综合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1、烟叶生产是烟区大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欠发达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实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烟草种植过程中,烟草产量和品质受诸多因素影响,病害发生是较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其中,炭疽病、野火病、靶斑病、蛙眼病、赤星病和白粉病等叶部病害是普遍发生、损失较为严重的病害,在病害流行年份,对烟草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减产可达50%。如果控制不及时,造成绝产、绝收的程度,最终导致严重的烟叶产量和经济损失,严重制约和影响烟草产业的发展。

2、叶部病害防治是提高烟草产量和提高经济收入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叶部病害包括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micotianae)、野火病( pseudomonas syringanpv. tabaci)、靶斑病( thanatephorus cucumeris)、蛙眼病( cercospora nicotianae)、赤星病( alternaria  alternate)和白粉病( erysiphe cichoracearum)。在实际生产中,叶部病害防控多采用化学农药,这不仅导致农药残留,也造成了环境污染。时至今日,烟草主要叶部病害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对于连作地块,或是近年来均有病情发生的地块,虽然烟草移栽初期长势良好,但进入中后期,可能会出现集中发病,即使立即采取相应防治措施,但一般防治效果不明显或达不到预期。因此,亟待开发一种基于育苗和大田期补充烟株营养和增强烟株抗性的综合方法,从而达到烟草叶部病害的有效防控,最终实现烟草产业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生物菌剂的烟草叶部病害综合防治方法,其能有效提高烟株根长、侧根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最大叶面积、茎高等农艺性状;提高烟株根系活力、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活性;提高烟株内生细菌ace指数、chao i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等多样性指数;显著改善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电导率和ec值等物理指标;提高植烟土壤中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硼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提高植烟土壤β-1,4-葡萄糖苷酶(gc)、脲酶、β-1,4-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等酶活性;提高植烟土壤细菌ace指数、chao i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等多样性指数;从而提高烟株抗叶部病害能力,减轻叶部病害的发生流行。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含生物菌剂的烟草叶部病害综合防治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4、s1,种植烟草的地块实行烟草和十字花科作物两年四熟轮作种植制度;

5、s2,培育无病壮苗:培育烟草幼苗时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包含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80的马来西亚链霉菌5%、保藏编号为cctccno.m 20221660的卡氏芽孢杆菌5%、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3153的青岛假单胞菌5%、海藻多糖10%,氨基酸10%,黄腐酸65%;复合微生物菌剂中马来西亚链霉菌、卡氏芽孢杆菌、青岛假单胞菌的含量均不低于1×109cfu/g;其中,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方法为:

6、每立方米育苗基质中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1.0~2.0kg;和/或,烟苗第7片叶长出时每100平方米追施复合微生物菌剂1.0~2.0kg;和/或,移栽前5d时每100平方米追施复合微生物菌剂1.0~2.0kg;

7、s3,培肥控病:十字花科作物收获土壤耕作后,和/或,烟草幼苗移栽后25d~40d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150~250 kg/亩;所述复合微生物菌肥中包含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023的木霉菌3%、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924的拟蕈状芽孢杆菌3%、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21207的枯草芽孢杆菌3%和壳聚糖10%、油枯10%、草炭20%、咖啡渣51%;复合微生物菌肥中木霉菌、拟蕈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含量均不低于1×108cfu/g;

8、s4,诱抗剂控病:育苗和作物种植时喷施诱抗剂,所述诱抗剂为:s-诱抗素、亚磷酸钾、海藻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9、进一步地,所述s1步骤中,十字花科作物为油菜或者萝卜。

10、进一步地,所述s4步骤中,育苗和作物种植时喷施诱抗剂,从出苗后10d和/或移栽后10d,每隔5~7 d喷施5% s-诱抗素200-250ml/亩,连续2-3次;和/或,每隔5~7d喷施亚磷酸钾50-60ml/亩,连续2-3次,和/或,每隔5~7d喷施海藻多糖100-150ml/亩,连续2-3次。

11、进一步地,所述叶部病害为:炭疽病、野火病、靶斑病、蛙眼病、赤星病和白粉病。

1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烟草与十字花科作物轮作,利用十字花科作物对土壤物理性状、中微量元素、土壤酶活性和细菌多样性等质量指标的改善,克服连作障碍或不合理轮作导致的土壤质量退化,为烟草植株健康生长提供保障,进而提高烟株抗病性。

14、(2)本专利技术提出将海藻多糖、黄腐酸、氨基酸等载体与本专利技术的马来西亚链霉菌、卡氏芽孢杆菌和青岛假单胞菌混合,一方面利用载体对菌株的保护作用和功能的促进作用,不同载体及其组合对菌株作用不同;另一方面组合物在促进烟苗农艺性状、根系活力和酶活性、内生细菌多样性方面的协同增效作用,不同载体及其组合增效作用不同;从而促进烟苗对叶部病害的抗病能力。

15、(3)本专利技术提出将壳聚糖、油枯、草炭、咖啡渣与木霉菌、拟蕈状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一方面利用载体对菌株的保护作用和功能的促进作用,不同载体及其组合对菌株作用不同;另一方面组合物在促进植烟土壤物理指标、中微量元素含量、酶活性和细菌多样性方面的协同增效作用,不同载体及其组合增效作用不同;从而促进植烟土壤质量提升,并提高对叶部病害的抗病能力。

16、(4)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针对烤烟叶部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的病原种类、发生规律、致害机制和作物防御机理,基于烤烟病害生态控制的理论,提供的微生物菌剂和/或微生物菌肥具协同增效的作用,有助于烟草植株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叶部病害的防治效果。

17、(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通过选用s-诱抗素、亚磷酸钾和海藻多糖免疫抗性诱导剂配合辅助防控叶部病害,通过诱导烟株抗病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生物菌剂的烟草叶部病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十字花科作物为油菜或者萝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育苗和作物种植时喷施诱抗剂的方法为:从出苗后10d和/或移栽后10d,每隔5~7 d喷施5% S-诱抗素200-250ml/亩,连续2-3次;和/或,每隔5~7 d喷施亚磷酸钾50-60 ml/亩,连续2-3次,和/或,每隔5~7 d喷施海藻多糖100-150 ml/亩,连续2-3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叶部病害为:炭疽病、野火病、靶斑病、蛙眼病、赤星病和白粉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生物菌剂的烟草叶部病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十字花科作物为油菜或者萝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育苗和作物种植时喷施诱抗剂的方法为:从出苗后10d和/或移栽后10d,每隔5~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佩文贺彪普特韩天华施竹凤矣小鹏毕潮龙罗优柳金德姚肖杜润润罗坤王妍妮和旭芳李靖尹浩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