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增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97673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语音增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短时谱幅度估计方法对带噪语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基于人耳掩蔽效应对经过降噪处理的语音信号中的残留噪声进行掩蔽处理。还公开一种实现上述语音增强方法的语音增强装置。上述方法和装置,相比于传统的语音增强方法,在短时谱幅度估计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基于人耳掩蔽效应的处理步骤,使得残留噪声可以被人耳掩蔽,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语音增强方法中噪声残留的问题,达到了增强语音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语音增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语音信号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语音增强方法。
技术介绍
现实生活中语音信号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背景噪声的污染,背景噪声使许多语音处理系统的性能急剧下降。语音增强作为一种信号处理方法,是解决噪声污染的一种高效途径。语音增强的目的就是在保证语音可懂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去除背景噪声,提高语音的主观听觉效果。传统语音增强算法在平稳噪声以及高信噪比环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然而,在非平稳噪声及低信噪比下增强效果由于语音失真和残留噪声的影响而不能令人满意。尽管目前语音增强在理论上并未完全解决,还有待发展,但某些增强算法已被证明是有效的,代表性的语音增强算法包括谱减法、维纳滤波法、最小均方误差估计法(minimummeansquareerror,MMSE)、子空间法、基于小波变换的增强方法等。这些方法大都基于频域中语音和噪声分量的统计模型,并结合各种估计理论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噪声消除技术。传统谱减法用带噪语音功率谱减去噪声功率谱,由于人耳对相位不敏感,因此相位不做处理。谱减法算法复杂度比较低,容易实现,但由于其局部平稳性的假设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因此增强后的语音信号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语音增强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语音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基于短时谱幅度估计方法对带噪语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基于人耳掩蔽效应对经过降噪处理的语音信号中的残留噪声进行掩蔽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语音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基于短时谱幅度估计方法对带噪语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基于人耳掩蔽效应对经过降噪处理的语音信号中的残留噪声进行掩蔽处理;其特征在于,基于人耳掩蔽效应对经过降噪处理的语音信号中的残留噪声进行掩蔽处理的步骤包括:对输入带噪语音信号进行初估获得初估纯净语音;将所述初估的纯净语音结合心理声学模型计算听觉掩蔽阈值;根据所述听觉掩蔽阈值计算感知增益函数,所述感知增益函数使得语音失真最小同时残留噪声处于所述听觉掩蔽阈值下;其中,所述感知增益函数对经过降噪处理的语音信号处理获得带噪语音信号的估计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时谱幅度估计方法为对数谱幅度最小均方误差估计方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语音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数谱幅度最小均方误差估计方法包括如下处理步骤:对语音信号以10~30毫秒为一段进行分帧;对每一帧语音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得所述语音信号的短时对数谱,提取并存储相位信息;对所述短时对数谱进行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得到幅度谱;利用所述幅度谱和相位信息重建语音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语音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短时对数谱进行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得到幅度谱的步骤中,所述估计得到的幅度谱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刘轶
申请(专利权)人:深港产学研基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