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9615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处理盒,包括壳体、显影辊和第一密封件,壳体围成容纳耗材的腔体,腔体的一端设有耗材出口,显影辊安装腔体内靠近在耗材出口处,第一密封件安装在显影辊的下方且固定耗材出口上,其中,处理盒还包括密封刮片,密封刮片包括固定部和接触部,固定部固定在耗材出口上,接触部包括的第一端部和接触端面,第一端部与第一密封件抵接,接触端面与显影辊弹性抵接。该处理盒利用密封刮刀与显影辊弹性接触,使得密封刮片不容易变形,有利于提高处理盒的密封性能和耐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处理盒,包括壳体、显影辊和第一密封件,壳体围成容纳耗材的腔体,腔体的一端设有耗材出口,显影辊安装腔体内靠近在耗材出口处,第一密封件安装在显影辊的下方且固定耗材出口上,其中,处理盒还包括密封刮片,密封刮片包括固定部和接触部,固定部固定在耗材出口上,接触部包括的第一端部和接触端面,第一端部与第一密封件抵接,接触端面与显影辊弹性抵接。该处理盒利用密封刮刀与显影辊弹性接触,使得密封刮片不容易变形,有利于提高处理盒的密封性能和耐用性。【专利说明】处理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处理盒,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安装有密封刮片的处理盒。
技术介绍
图像成像设备是一种利用电子照相成像原理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设备,图像成像设备包括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在图像成像设备中使用的处理盒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包括作为显影装置的显影辊和感光鼓的一体处理盒,另一种是将感光鼓分离到外的分体处理盒,上述两种处理盒均以可拆卸地方式安装到图像成像设备的主体中。一个典型的图像成像设备激光打印机,激光打印机是目前最广泛的图像成像设备之一,激光打印机利用光、电、热的物理、化学原理在纸张等介质上输出文字或者图像。参照图1,图1是现有一种安装到激光打印机上的处理盒的结构图,处理盒I包括壳体11,壳体11围成容纳有作为打印耗材的碳粉的腔体,腔体的一端设有碳粉出口,在碳粉出口处安装有显影辊12,在显影辊12的下方安装有密封组件,该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刮片13和密封件14。参照图2,图2是现有处理盒的剖面图,壳体11围成的腔体内容纳有作为打印耗材的碳粉17。当进行成像时,安装在腔体内的搅拌架18把碳粉17往送粉辊16输送,送粉辊16通过顺时针的转动将碳粉17传送显影辊12,显影辊12上的碳粉17通过出粉刀19进行碳粉厚度调节后,碳粉17可被位于分体处理盒外的感光鼓吸附,继而进行下一步成像。可见,由于腔体内碳粉17需要进行密封处理,否则会导致碳粉17泄露。而现有处理盒I采用的密封方式为通过密封刮片13和密封件14来进行密封,密封件14由海绵制作而成,密封件14安装固定在位于显影辊1 2的下方的壳体11上,密封刮片13安装固定在密封件14上并且与显影辊12切面接触。由于密封刮片13与显影辊12切面接触,当密封刮片13出现轻微变形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密封刮片13与显影辊12接触面出现间隙,从而造成密封不严,导致碳粉17泄露,污染环境。同时由于在成像过程中,显影辊12会受到打印机机体晃动而晃动,导致了密封刮片13不能紧密的接触显影辊12,同样会导致碳粉17泄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处理盒。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处理盒包括壳体、显影辊和第一密封件,壳体围成容纳耗材的腔体,腔体的一端设有耗材出口,显影辊安装腔体内靠近在耗材出口处,第一密封件安装在显影辊的下方且固定耗材出口上,其中,处理盒还包括密封刮片,密封刮片包括固定部和接触部,固定部固定在耗材出口上,接触部包括的第一端部和接触端面,第一端部与第一密封件抵接,接触端面与显影辊弹性抵接。由上述方案可见,接触端面通过固定部和第一端部作为支撑点,与显影辊保持弹性抵接,使得显影辊在发生晃动时,接触端面由于具有弹性恢复力,依旧与显影辊保持抵接,同时利用接触端面与显影辊接触,使得密封刮片不容易变形,有利于提高处理盒的密封性能和耐用性。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固定部粘接在耗材出口上。由上可见,通过固定部的固定为接触端面的弹性恢复力提供一个良好的支点,使得接触端面能够更好的弹性抵接于显影辊。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固定部与耗材出口的连接间隙处涂有密封胶。由上可见,由于碳粉的体积极小,固定部与安装在壳体上时会出现间隙,碳粉可从间隙中泄露,所以在固定部与耗材出口的连接间隙处涂有密封胶有利于防止碳粉泄露。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密封刮片的固定部与接触部一体成型。由上可见,一体成型的密封刮片具有良好的弹性恢复力。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密封刮片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制作而成。由上可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简称PET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具有耐摩擦性的同时具有耐疲劳性,由于提高处理盒的使用寿命。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接触部和固定部之间的夹角在非受力状态下呈钝角或直角。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接触端面包括与显影辊弹性抵接的受力面,受力面与固定部的夹角呈锐角。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钝角为120°,锐角为60°。由上可见,在非受力状态下,接触部和固定部的夹角为120°或者90°,密封刮片通过显影辊与弹性抵接后,与显影辊弹性抵接的受力面与固定部夹角为60°,由于密封刮片具有弹性恢复力,所以能够保持与显影辊的弹性抵接,从而提高处理盒的密封性能。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接触部的两端还分别安装有第二密封件和第三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和第三密封件均与第一密封件邻接。由上可见,通过在两端增加密封件,使得密封刮片的两端在两个密封件的作用下,更加紧贴于显影辊,有利于提高处理盒耗材出口的两端密封。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和第三密封件均由海绵或毛毡制作而成。由上可见,利用海绵或毛毡具有的良好的抗塌陷性能以及良好弹性恢复力,有利于提高处理盒的密封性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处理盒的结构图。图2是现有处理盒的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处理盒实施例的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处理盒实施例中的密封刮片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处理盒实施例中的位于碳粉出口中部的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处理盒实施例中的位于碳粉出口端部的剖面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3,图3是本专利技术处理盒2的结构图,处理盒2包括壳体21,在壳体21 —端上设有出粉刀23、密封毛毡24、密封毛毡25和密封组件,该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刮片3和密封件4(图5可见)。壳体21围成容纳有作为打印耗材的碳粉的腔体,腔体的一端设有碳粉出口,碳粉出口由出粉刀23、密封毛毡24、密封毛毡25和密封组件围成,在碳粉出口处安装有显影辊22,在显影辊22的下方安装有密封组件。参照图4,图4为密封刮片3的结构图,密封刮片3包括固定部31和接触部32,固定部31和接触部32之间形成的夹角在非受力状态下为α,优选地,夹角α可为120°,且密封刮片3由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一体成型制作而成。固定部31可通过双面胶等固定在壳体21的碳粉出口上,接触部32用于与显影辊22接触,且在接触部32的两端分别安装与密封件33和密封件34。参照图5,图5是本专利技术处理盒2位于碳粉出口中部的剖面图。可见,密封刮片3的固定部31安装固定在位于碳粉出口的壳体上,而密封件4则安装固定在显影辊的下方且固定碳粉出口上。由于接触部32在安装到处理盒2时受到显影辊22的挤压,使得接触部32发生形变。其中,接触部32包括端部321和接触端面322,端部321与密封件4抵接,接触端面322则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与显影辊22弹性抵接。通过与密封件4抵接的端部321和固定部31作为接触端面322的支撑点,为接触端面322提供与显影辊22弹性抵接的弹性恢复力。优选地,接触端面322包括与显影辊22弹性抵接的受力面,受力面是接触端面322与显影辊22接触后与接触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处理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围成容纳耗材的腔体,所述腔体的一端设有耗材出口;显影辊,所述显影辊安装在所述腔体内靠近所述耗材出口处;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安装在所述显影辊的下方且固定所述耗材出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还包括密封刮片,所述密封刮片包括固定部和接触部,所述固定部固定在所述耗材出口上,所述接触部包括的第一端部和接触端面,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密封件抵接,所述接触端面与所述显影辊弹性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文燚杨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