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耐热性检测的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595585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小麦耐热性检测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将被测小麦分成热处理组的小麦和非热处理组的小麦;对热处理组的小麦进行热处理;利用离子流检测系统分别对没有进行热处理的非热处理组的小麦和热处理后的热处理组的小麦的同种离子进行离子流向和离子浓度的检测,分别得到第一离子流向、第一离子浓度和第二离子流向、第二离子浓度;根据检测出的第一离子浓度,计算没有进行热处理的非热处理组的小麦的离子的第一离子流速;根据检测出的第二离子浓度,计算热处理后的热处理组的小麦的离子的第二离子流速;根据第一离子流速和第一离子流向以及第二离子流速和第二离子流向,检测出小麦的耐热性。通过该方法能降低小麦耐热性检测的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小麦耐热性检测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将被测小麦分成热处理组的小麦和非热处理组的小麦;对热处理组的小麦进行热处理;利用离子流检测系统分别对没有进行热处理的非热处理组的小麦和热处理后的热处理组的小麦的同种离子进行离子流向和离子浓度的检测,分别得到第一离子流向、第一离子浓度和第二离子流向、第二离子浓度;根据检测出的第一离子浓度,计算没有进行热处理的非热处理组的小麦的离子的第一离子流速;根据检测出的第二离子浓度,计算热处理后的热处理组的小麦的离子的第二离子流速;根据第一离子流速和第一离子流向以及第二离子流速和第二离子流向,检测出小麦的耐热性。通过该方法能降低小麦耐热性检测的周期。【专利说明】一种小麦耐热性检测的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小麦耐热性检测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态自然条件的恶化,各种逆境胁迫现已成为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小麦属于C3喜冷凉作物,最适生长温度为25°C,最高温度为30-32°C,其作为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经常受到逆境的影响导致严重减产。例如:干热风、干旱、涝害、冷(冻)害、土壤盐碱化等问题。在小麦生长期内,高温胁迫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从而导致产量和品质的降低。增加小麦的耐热性,降低用于高温胁迫而造成的生长伤害,已经得到广泛的重视。要增强小麦的耐热性,需要对小麦的耐热性进行检测,选出耐热性较好的小麦。现有技术中,对小麦的耐热性检测主要通过检测小麦的多种生理指标,进而综合多种生理指标来判断小麦的耐热性。现有技术中,一种小麦耐热性检测的方法,如下:在常年高温期之前种植待检测小麦样本,然后对检测定小麦样本进行短光照处理,使待检测小麦样本在常年高温期相对一致抽穗接受自然高温,根据待检测小麦样本在其灌浆结实后的麦穗空秕率,检测小麦品种的抽穗期耐热性。根据以上描述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对小麦的耐热性检测需要从种植待检测小麦开始,然后等到待检测小麦灌浆结实后,根据其空秕率来判断其耐热性,检测的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麦耐热性检测的方法和系统,能够降低小麦耐热性检测的周期。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麦耐热性检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被测小麦分成热处理组的小麦和非热处理组的小麦;对热处理组的小麦进行热处理;利用离子流检测系统分别对没有进行热处理的非热处理组的小麦和热处理后的热处理组的小麦的同种离子进行离子流向和离子浓度的检测,分别得到第一离子流向、第一离子浓度和第二离子流向、第二离子浓度;根据检测出的第一离子浓度,计算没有进行热处理的非热处理组的小麦的离子的第一离子流速;根据检测出的第二离子浓度,计算热处理后的热处理组的小麦的离子的第二离子流速;根据第一离子流速和第一离子流向以及第二离子流速和第二离子流向,检测出小麦的耐热性。进一步地,所述被测小麦的离子包括:K+和/或Ca2+ ;和/ 或,所述被测小麦包括:小麦幼苗。进一步地,所述对热处理组的小麦进行热处理包括:对热处理组的小麦在35°C至45°C的温度下,进行高温胁迫I至24小时。进一步地,利用离子流检测系统分别对没有进行热处理的非热处理组的小麦和热处理后的热处理组的小麦的同种离子进行离子流向和离子浓度的检测之前,还包括:将非热处理组的小麦置于测试液中10至15分钟;和/ 或,将热处理组的小麦置于测试液中10至15分钟。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离子流速和第一离子流向以及第二离子流速和第二离子流向,检测出小麦的耐热性,包括:不同小麦品种间,将第二离子流向进行对比,第二离子流向为内流的小麦的耐热性比第二离子流向为外流的小麦的耐热性好;第二离子流向为外流,则第二离子流速越小的小麦耐热性越好;第二离子流向为内流,则第二离子流速越大的小麦耐热性越好;同一小麦品种间,将第二离子流速与第一离子流速进行对比,第二离子流速为内流且第二离子流速随热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加的小麦耐热性越好,第二离子流向为外流且第二离子流速随热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加的小麦耐热性差。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麦耐热性检测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热处理单元,用于对热处理组的小麦进行热处理;离子流检测系统,用于对没有进行热处理的非热处理组的小麦和热处理后的热处理组的小麦的同种离子进行离子流向和离子浓度的检测,分别得到第一离子流向、第一离子浓度和第二离子流向、第二离子浓度;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离子流检测系统检测出的第一离子浓度,计算没有进行热处理的非热处理组的小麦的离子的第一离子流速,还用于根据离子流检测系统检测出的第二离子浓度,计算热处理后的热处理组的小麦的离子的第二离子流速;判断单元,用于根据计算单元输出的第一离子流速和离子流检测系统检测出的第一离子流向以及计算单元输出的第二离子流速和离子流检测系统检测出的第二离子流向,检测出小麦的耐热性;其中,预先将被测小麦分成热处理组的小麦和非热处理组的小麦。进一步地,所述被测小麦的离子包括:K+和/或Ca2+ ;和/或,所述被测小麦包括:小麦幼苗。进一步地,所述热处理单元用于:对热处理组的小麦在35°C至45°C的温度下,进行高温胁迫I至24小时。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测试液单元,用于在所述离子流检测系统对没有进行热处理的非热处理组的小麦和热处理后的热处理组的小麦的同种离子进行离子流向和离子浓度的检测之前,将非热处理组的小麦置于测试液中10至15分钟;测试液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离子流检测系统对没有进行热处理的非热处理组的小麦和热处理后的热处理组的小麦的同种离子进行离子流向和离子浓度的检测之前,将热处理组的小麦置于测试液中10至15分钟。进一步地,所述根据计算单元输出的第一离子流速和非损伤微测系统检测出的第一离子流向以及计算单元输出的第二离子流速和非损伤微测系统检测出的第二离子流向,检测出小麦的耐热性,包括:不同小麦品种间,将第二离子流向进行对比,第二离子流向为内流的小麦的耐热性比第二离子流向为外流的小麦的耐热性好;第二离子流向为外流,则第二离子流速越小的小麦耐热性越好;第二离子流向为内流,则第二离子流速越大的小麦耐热性越好;同一小麦品种间,将第二离子流速与第一离子流速进行对比,第二离子流速为内流且第二离子流速随热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加的小麦耐热性越好,第二离子流向为外流且第二离子流速随热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加的小麦耐热性差。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小麦耐热性检测的方法和系统,利用离子流检测系统直接对小麦的离子进行检测,通过离子流速和流向来判断小麦的耐热性,检测时间短,能够降低小麦耐热性检测的周期。【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麦耐热性检测的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麦耐热性检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检测小麦幼苗中K+来判断小麦的耐热性的方法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两种小麦中净K+流速和流向随着高温胁迫时间变化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麦耐热性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被测小麦分成热处理组的小麦和非热处理组的小麦;对热处理组的小麦进行热处理;利用离子流检测系统分别对没有进行热处理的非热处理组的小麦和热处理后的热处理组的小麦的同种离子进行离子流向和离子浓度的检测,分别得到第一离子流向、第一离子浓度和第二离子流向、第二离子浓度;根据检测出的第一离子浓度,计算没有进行热处理的非热处理组的小麦的离子的第一离子流速;根据检测出的第二离子浓度,计算热处理后的热处理组的小麦的离子的第二离子流速;根据第一离子流速和第一离子流向以及第二离子流速和第二离子流向,检测出小麦的耐热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冬侯佩臣姜富斌王成罗斌杨宝祝吴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