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管弯曲修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89001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2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管弯曲修直装置,包括固定基座、螺杆、修复头和加热套筒,螺杆和修复头为共转动轴线设置,螺杆与固定基座螺纹连接,螺杆两端分别伸出固定基座的两侧外,修复头一端连接螺杆、另一端呈锥形收缩状,修复头外侧固设有包覆修复头侧面及底面的夹套,夹套与修复头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夹层,夹层内设第一电热丝;所述加热套筒的内圈套设有绝缘的内筒,加热套筒与内筒之间设有第二电热丝,所述修复头及其夹套均伸入内筒内,并且内筒与夹套之间设有用于容纳管子的环形间隙,固定基座朝向修复头的端面设有用于插入管子端部的插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可以将弯曲塑料管修直,并保证修复后的塑料管完好无损的塑料管弯曲修直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管弯曲修直装置,包括固定基座、螺杆、修复头和加热套筒,螺杆和修复头为共转动轴线设置,螺杆与固定基座螺纹连接,螺杆两端分别伸出固定基座的两侧外,修复头一端连接螺杆、另一端呈锥形收缩状,修复头外侧固设有包覆修复头侧面及底面的夹套,夹套与修复头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夹层,夹层内设第一电热丝;所述加热套筒的内圈套设有绝缘的内筒,加热套筒与内筒之间设有第二电热丝,所述修复头及其夹套均伸入内筒内,并且内筒与夹套之间设有用于容纳管子的环形间隙,固定基座朝向修复头的端面设有用于插入管子端部的插槽。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可以将弯曲塑料管修直,并保证修复后的塑料管完好无损的塑料管弯曲修直装置。【专利说明】塑料管弯曲修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塑料管的弯曲修直的塑料管弯曲修直装置。
技术介绍
在当前生产生活中,都会普遍使用塑料管。而塑料管在使用、运输等过程中,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弯曲。弯曲的塑料管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管路不通、胀管等不良影响,为消除这些不良影响,需要将弯曲塑料管修直。简易的使塑料管修直,可以使用机械力挤压或者拉伸的办法,但要保证塑料管的完好无损,这种方法有较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将弯曲塑料管修直,并保证修复后的塑料管完好无损的塑料管弯曲修直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塑料管弯曲修直装置,包括固定基座、螺杆、修复头和加热套筒,螺杆和修复头为共转动轴线设置,螺杆与固定基座螺纹连接,螺杆两端分别伸出固定基座的两侧外,修复头一端连接螺杆、另一端呈锥形收缩状,修复头外侧固设有包覆修复头侧面及底面的夹套,夹套与修复头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夹层,夹层内设第一电热丝;所述加热套筒的内圈套设有绝缘的内筒,加热套筒与内筒之间设有第二电热丝,所述修复头及其夹套均伸入内筒内,并且内筒与夹套之间设有用于容纳管子的环形间隙,固定基座朝向修复头的端面设有用于插入管子端部的插槽,环绕固定基座的周圈均布设有径向的顶丝,顶丝的端部伸入插槽内。螺杆与修复头为固定连接。修复头一端通过连接轴连接螺杆,螺杆与连接轴通过联轴器连接,连接轴与修复头铰接,修复头为端部设置锥形 头的棱柱,锥形头带有锥尖。所述连接轴的端部设有用于与修复头铰接的卡块,棱柱一侧固设有盖板,盖板设有伸出孔和凹槽,棱柱也设有凹槽,盖板与棱柱相扣且两者的凹槽相对并形成用于容纳卡块的容腔,连接轴的卡块卡设在容腔内,连接轴的轴身通过伸出孔伸出盖板外。所述修复头棱柱为端部设置锥形头的多边形棱柱。所述修复头棱柱为端部设置锥形头的异形棱柱,异形棱柱带有棱边且具有平面与弧面相结合的外侧面。所述螺杆背离修复头的端部连接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电机,电机通过轨道设置在一固定座上,轨道设的延伸方向与螺杆轴线平行,电机设有用于在轨道内滑动的滑块。内筒的内圈截面与其内插入管子的外圈截面相适配。所述伸入插槽内的顶丝端部设有用于夹紧管子管壁的牙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塑料管弯曲修直装置,其有益效果为:利用加热的方式,实现塑料管的修直,避免了机械力对被修复塑料管的损伤,且本装置结构简单,经济成本低廉。【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A视图; 图4是实施例2中棱柱的结构意图; 图5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的B-B视图; 图7是实施例3中棱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由图1所示的塑料管弯曲修直装置,包括固定基座2、螺杆6、修复头10和加热套筒18,螺杆6为竖直设置,螺杆6与固定基座2螺纹连接,螺杆6两端分别伸出固定基座2的两侧夕卜,所述螺杆6背离修复头10的顶端连接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电机15,螺杆6通过一对相啮合的伞齿轮I与电机15传动连接,其中一个伞齿轮I设置于螺杆6的顶端、另一个伞齿轮I设置于电机15的输出轴端,所以电机15的轴线与螺杆6轴线相垂直,电机15的轴线为水平延伸,电机15通过轨道13设置在一固定座16上,轨道13设在固定座16上并且轨道13的延伸方向与螺杆6轴线平行,轨道13也为上下竖直延伸,电机15设有用于在轨道13内滑动的滑块14。螺杆6和修复头10为共转动轴线设置,并且螺杆6与修复头10为上下设置,修复头10顶端固定连接螺杆6的底端、修复头10底端呈锥形收缩状,修复头10的底端向内收缩。修复头10为中部鼓起且顶、底端均收缩的回转绝缘体,修复头10外侧固设有包覆修复头10侧面及底面的绝缘的夹套21,夹套21与修复头1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夹层,夹层内设第一电热丝22。所述加热套筒18的内圈套设有绝缘的内筒20,加热套筒18为绝缘隔热体,内筒20为绝缘导热体,加热套筒18与内筒20均为圆筒,加热套筒18与内筒20之间设有第二电热丝19,所述修复头10及其夹套21均伸入内筒20内,并且内筒20与夹套21之间设有用于容纳管子11的环形间隙,并且内筒20的内圈截面与其内插入管子11的外圈截面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所述固定基座2朝向修复头10的底端面设有用于插入管子11端部的环形的插槽4,环绕固定基座2的周圈均布设有径向的顶丝3,顶丝3为水平延伸,顶丝3的端部伸入环形的插槽4内,并且伸入插槽4内的顶丝3端部设有用于夹紧管子11管壁的牙板5。当管子11的端部插入环形的插槽4内时,由于牙板5设有面向管子11的牙形齿,所以牙板5可通过顶丝3锁紧固定管壁,防止管子11晃动或转动。本实施例所述的塑料管弯曲修直装置,所修复的管子11为圆管,电机15 —边带动螺杆6转动,一边沿固定座16的轨道13从上至下移动,当然,螺杆6以及修复头10也均向下移动,同时螺杆6带动修复头10转动,修复头10由于伸入管子11内,修复头10的外沿尺寸与管内圈尺寸相适配或者略大,修复头10转动并向下移动的同时对管内壁进行修复。实施例2: 由图2-图4所示的塑料管弯曲修直装置,包括固定基座2、与固定基座2螺纹连接的螺杆6、连接轴8、修复头和加热套筒18,螺杆6、连接轴8和修复头三者均为竖直设置并为从上至下依次连接,并且螺杆6、连接轴8和修复头三者为共转动轴线设置,螺杆6顶、底两端分别伸出固定基座2的上、下两侧外。所述螺杆6背离修复头的顶端连接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电机15,螺杆6通过一对相哨合的伞齿轮I与电机15传动连接,其中一个伞齿轮I设置于螺杆6的顶端、另一个伞齿轮I设置于电机15的输出轴端,所以电机15的轴线与螺杆6轴线相垂直,电机15的轴线为水平延伸,电机15通过轨道13设置在一固定座16上,轨道13设在固定座16上并且轨道13的延伸方向与螺杆6轴线平行,轨道13也为上下竖直延伸,电机15设有用于在轨道13内滑动的滑块14。固定基座2面向修复头的底端面设有用于插入管子11端部的环形的插槽4,环形插槽4的形状与管子11的截面形状一致,环绕固定基座2的周圈均布设有径向的顶丝3,此处顶丝3为水平设置,顶丝3的端部伸入环形的插槽4内,并且伸入环形插槽4内的顶丝3端部设有用于夹紧管子11管壁的牙板5,当管子11的端部插入环形的插槽4内时,由于牙板5设有面向管子11的牙形齿,所以牙板5可通过顶丝3锁紧固定管壁,防止管子11晃动或转动。连接轴8顶端通过联轴器7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管弯曲修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基座、螺杆、修复头和加热套筒,螺杆和修复头为共转动轴线设置,螺杆与固定基座螺纹连接,螺杆两端分别伸出固定基座的两侧外,修复头一端连接螺杆、另一端呈锥形收缩状,修复头外侧固设有包覆修复头侧面及底面的夹套,夹套与修复头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夹层,夹层内设第一电热丝;所述加热套筒的内圈套设有绝缘的内筒,加热套筒与内筒之间设有第二电热丝,所述修复头及其夹套均伸入内筒内,并且内筒与夹套之间设有用于容纳管子的环形间隙,固定基座朝向修复头的端面设有用于插入管子端部的插槽,环绕固定基座的周圈均布设有径向的顶丝,顶丝的端部伸入插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山城刘亮军王磊姚青华邱本花杨帆张志强杨铁柱曹玉霞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