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8433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流电机,它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电机(2)、电路板(3)、齿轮(4)、线路板(5)及弹刷(6),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和下盖(1),所述线路板(5)设置于电路板(3)上,所述弹刷(6)铆接于齿轮(4)法面上,所述弹刷(6)的头部压于线路板(5)上。该直流电机稳定性能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直流电机,它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电机(2)、电路板(3)、齿轮(4)、线路板(5)及弹刷(6),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和下盖(1),所述线路板(5)设置于电路板(3)上,所述弹刷(6)铆接于齿轮(4)法面上,所述弹刷(6)的头部压于线路板(5)上。该直流电机稳定性能好。【专利说明】直流电机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直流电机。
技术介绍
直流电机是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现有技术的直流电机一般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部的电机、电路板、齿轮、弹刷等组件,弹刷设置在电路板上、并且其头部压在齿轮法面上设置的线路板上以产生传动。这种直流电机存在以下缺陷:由于齿轮与其轴难免存在间隙,齿轮上的线路板不是呈全圆在转动,所以齿轮在转动时弹刷头部在线路板的相对位置会产生位移,导致从而使弹刷的传动存在角度偏差,影响到产品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性能好的直流电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直流电机,该直流电机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电机、电路板、齿轮、线路板及弹刷,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线路板设置于电路板上,所述弹刷铆接于齿轮法面上,所述弹刷的头部压于线路板上。所述线路板为圆环状铜箔板固定连接于电路板上后刻蚀而成。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直流电机的内部组件与现有技术同,但是本技术直流电机的线路板设置于电路板上、弹刷铆接于齿轮上,由于电路板是固定于外壳内即位置固定的,所以齿轮在转动时弹刷头部在线路板的相对位置不会产生位移,从而保证了弹刷传动角度的一致性,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是本技术直流电机(未包括上盖)的斜视图;图2所示的是本技术直流电机的齿轮的示意图;图3所示的是本技术直流电机的电路板的示意图。其中:1、下盖;2、电机;3、电路板;4、齿轮;5、线路板;6、弹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直流电机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电机2、电路板3、齿轮4、线路板5及弹刷6,包括的组件与现有技术中直流电机同。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和下盖1,上盖和下盖I之间连接为盖合后以螺钉进行固定。所述线路板5设置于电路板3上,所述弹刷6铆接于齿轮4法面上,所述弹刷6的头部压于线路板5上,即电路板3的线路板5所在面与齿轮4的弹刷6所在法面相对设置且弹刷6头部与线路板5有接触。所述线路板5为圆环状铜箔板固定连接于电路板3上后刻蚀而成。以上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和进一步解释,而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权利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都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直流电机,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电机(2)、电路板(3)、齿轮(4)、线路板(5)及弹刷(6),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和下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5)设置于电路板(3)上,所述弹刷(6)铆接于齿轮(4)法面上,所述弹刷(6)的头部压于线路板(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5)为圆环状铜箔板固定连接于电路板(3 )上后刻蚀而成。【文档编号】H02K13/00GK203398952SQ201320536038【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0日 【专利技术者】张凯军, 郑俊, 闫其洋 申请人:宁波恒富汽车部件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电机,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电机(2)、电路板(3)、齿轮(4)、线路板(5)及弹刷(6),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和下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5)设置于电路板(3)上,所述弹刷(6)铆接于齿轮(4)法面上,所述弹刷(6)的头部压于线路板(5)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军郑俊闫其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恒富汽车部件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