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建筑物移动门扇的靠墙装配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防水盖板、导轨组件、防水横梁、滑轮组件、门扇顶板组件,其中导轨组件做出有滑轮槽与防水勾板,防水横梁上相对应地做出勾边,防水横梁安装于门扇顶板组件的侧边上,滑轮组件安装于门扇顶板组件的侧边上,门扇顶板组件通过滑轮组件上的滑轮嵌装于导轨组件的滑轮槽中而实现与导轨组件相连接,防水横梁的勾边与导轨组件上的防水勾板相嵌装一起,防水盖板安装于导轨组件的顶部与门扇顶板组件的顶面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利用防水盖板进行遮挡雨水,防止渗漏,而且也通过专门设的导轨与防水横梁的相互配合来起到二次防水,从而有效地杜绝了雨水渗漏的可能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建筑物移动门扇的靠墙装配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防水盖板、导轨组件、防水横梁、滑轮组件、门扇顶板组件,其中导轨组件做出有滑轮槽与防水勾板,防水横梁上相对应地做出勾边,防水横梁安装于门扇顶板组件的侧边上,滑轮组件安装于门扇顶板组件的侧边上,门扇顶板组件通过滑轮组件上的滑轮嵌装于导轨组件的滑轮槽中而实现与导轨组件相连接,防水横梁的勾边与导轨组件上的防水勾板相嵌装一起,防水盖板安装于导轨组件的顶部与门扇顶板组件的顶面之间。本技术不仅利用防水盖板进行遮挡雨水,防止渗漏,而且也通过专门设的导轨与防水横梁的相互配合来起到二次防水,从而有效地杜绝了雨水渗漏的可能性。【专利说明】一种金属建筑物移动门扇的靠墙装配结构
本技术涉及金属玻璃建筑物领域,特别是一种金属玻璃建筑物的移动门扇靠墙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现时,金属玻璃建筑物的移动门扇与墙壁上导轨之间,大都仅靠一块防水遮挡板来防止雨水从导轨连接处渗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种仅靠防水遮挡板来防水的结构,是远远不够的。当雨水下得较大时,雨水很容易从遮挡板与移动门扇的顶面之间的间隙缝渗入,从而影响到建筑物内部空间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金属建筑物移动门扇的靠墙装配结构,该装配结构不仅利用防水盖板进行遮挡雨水,防止渗漏,而且也通过专门设的导轨与防水横梁的相互配合来起到二次防水,从而有效地杜绝了雨水渗漏的可能性,具有防渗漏性能佳、构造科学合理、装配方便等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金属建筑物移动门扇的靠墙装配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防水盖板、导轨组件、防水横梁、滑轮组件、门扇顶板组件,其中导轨组件做出有滑轮槽,且在导轨组件上位于滑轮槽上方还做出有防水勾板,所述防水横梁上相对应地做出有与防水勾板相配合作用的勾边,所述防水横梁安装于门扇顶板组件的侧边上,所述滑轮组件安装于门扇顶板组件的侧边上,所述门扇顶板组件通过滑轮组件上的滑轮嵌装于导轨组件的滑轮槽中而实现与导轨组件相连接,所述防水横梁的勾边与导轨组件上的防水勾板相嵌装一起,所述防水盖板安装于导轨组件的顶部与门扇顶板组件的顶面之间。为了进一步优化防水横梁的结构,使其具有更好防渗漏水性能,所述防水横梁由顶板、竖向部及设置于竖向部侧面与顶板底部之间的嵌槽部构成,在所述嵌槽部中还设有接水槽,该防水横梁通过其嵌槽部与门扇顶板组件的侧边相连接,所述勾边设置于顶板的侧边上。为了进一步地优化导轨组件的结构,使其装配起来更为合理、科学,所述导轨组件由上、下二个结构相同的上导轨与下导轨叠装一起构成,所述上导轨与下导轨分别由竖向挂板、防水勾板、滑轮槽及在防水勾板与滑轮槽之间形成嵌装腔槽构成,所述防水横梁的勾边嵌置于嵌装腔槽中并与防水勾板上的做出有扣边呈嵌套式扣装一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I)本技术不仅利用防水盖板来遮挡雨水,防止雨水从导轨处沿墙壁渗漏到建筑物内部空间,而且通过专门设的导轨与防水横梁的相互配合来起到二次防水,从而有效地杜绝了雨水渗漏的可能性,具有防渗漏性能佳、构造科学合理、装配方便等优点。(2)通过在防水横梁做出有接水槽的结构,使得防水横梁与门扇顶板组件之间的连接处发生渗漏水情况时,也可以通过接水槽将水接住,然后往防水横的二端排引走,起到优良的防渗漏水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拆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应用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金属建筑物移动门扇的靠墙装配结构,包括防水盖板1、导轨组件2、防水横梁3、滑轮组件4、门扇顶板组件5,其中导轨组件2做出有滑轮槽6,且在导轨组件2上位于滑轮槽6上方还做出有防水勾板7,所述防水横梁3上相对应地做出有与防水勾板7相配合作用的勾边8,所述防水横梁3安装于门扇顶板组件5的侧边上,所述滑轮组件4安装于门扇顶板组件5的侧边上,所述门扇顶板组件5通过滑轮组件4上的滑轮嵌装于导轨组件2的滑轮槽6中而实现与导轨组件2相连接,所述防水横梁3的勾边8与导轨组件2上的防水勾板7相嵌装一起,所述防水盖板I安装于导轨组件2的顶部与门扇顶板组件5的顶面之间。为了进一步优化防水横梁的结构,使其具有更好防渗漏水性能,如图2所示,所述防水横梁3由顶板31、竖向部32及设置于竖向部32侧面与顶板31底部之间的嵌槽部33构成,在所述嵌槽部33中还设有接水槽34,该防水横梁3通过其嵌槽部33与门扇顶板组件5的侧边相连接,所述勾边8设置于顶板31的侧边上。通过接水槽34的设计,门扇顶板组件5与防水横梁3之间的连接处发生渗漏时,还可以通过接水槽34将渗漏的水接住,然后经接水槽34引流排走,达到全方位防渗漏水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地优化导轨组件的结构,使其装配起来更为合理、科学,如图2所示,所述导轨组件2由上、下二个结构相同的上导轨21与下导轨22叠装一起构成,所述上导轨21与下导轨22分别由竖向挂板9、防水勾板7、滑轮槽6及在防水勾板7与滑轮槽6之间形成嵌装腔槽10构成,所述防水横梁3的勾边8嵌置于嵌装腔槽10中并与防水勾板7上的做出有扣边71呈嵌套式扣装一起。通过这个扣边71与勾边8嵌套式装配结构,当雨水从门扇顶板组件5的顶面与扣边71之间渗入时,可由防水横梁3的勾边8进行挡水,防止雨水流入导轨中,影响到导轨的使用,而且流入的水还可以从接水槽34引流排走。为了使防水盖板I具有结构设计合理、防水效果好的特点,如图2所示,所述防水盖板I由竖向上侧板11、水平面板12及竖向下侧板13构成。其中竖向上侧板11主要用于靠在墙壁上密封固定,水平面板12与竖向下侧板13主要起到包覆导轨与门扇顶板组件5之间的装配,防止雨水渗漏。本实新型在实际应用中方案大致如图3所示,导轨组件2固定在墙壁20上,二个呈相互嵌套的门扇的门扇顶板组件5通过防水横梁3、滑轮组件4与导轨组件2连接,防水盖板I安装在导轨组件2上方,以对导轨组件2与门扇顶板组件5连接结构起到遮挡作用,二个门扇沿着导轨滑行移动。【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建筑物移动门扇的靠墙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盖板(I)、导轨组件(2)、防水横梁(3)、滑轮组件(4)、门扇顶板组件(5),其中导轨组件(2)做出有滑轮槽(6),且在导轨组件(2)上位于滑轮槽(6)上方还做出有防水勾板(7),所述防水横梁(3)上相对应地做出有与防水勾板(7)相配合作用的勾边(8),所述防水横梁(3)安装于门扇顶板组件(5)的侧边上,所述滑轮组件(4)安装于门扇顶板组件(5)的侧边上,所述门扇顶板组件(5)通过滑轮组件(4)上的滑轮嵌装于导轨组件(2)的滑轮槽(6)中而实现与导轨组件(2)相连接,所述防水横梁(3)的勾边(8)与导轨组件(2)上的防水勾板(7)相嵌装一起,所述防水盖板(I)安装于导轨组件(2)的顶部与门扇顶板组件(5)的顶面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建筑物移动门扇的靠墙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横梁(3)由顶板(31)、竖向部(32)及设置于竖向部(32)侧面与顶板(31)底部之间的嵌槽部(33)构成,在所述嵌槽部(33)中还设有接水槽(34),该防水横梁(3)通过其嵌槽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建筑物移动门扇的靠墙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盖板(1)、导轨组件(2)、防水横梁(3)、滑轮组件(4)、门扇顶板组件(5),其中导轨组件(2)做出有滑轮槽(6),且在导轨组件(2)上位于滑轮槽(6)上方还做出有防水勾板(7),所述防水横梁(3)上相对应地做出有与防水勾板(7)相配合作用的勾边(8),所述防水横梁(3)安装于门扇顶板组件(5)的侧边上,所述滑轮组件(4)安装于门扇顶板组件(5)的侧边上,所述门扇顶板组件(5)通过滑轮组件(4)上的滑轮嵌装于导轨组件(2)的滑轮槽(6)中而实现与导轨组件(2)相连接,所述防水横梁(3)的勾边(8)与导轨组件(2)上的防水勾板(7)相嵌装一起,所述防水盖板(1)安装于导轨组件(2)的顶部与门扇顶板组件(5)的顶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迅,吴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李迅,吴志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