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速电子提花机的高精度电磁阀组件,属于提花开口机械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第二摆钩、准心第一、第二定位销和叠合的一底板、一面板、均位于底板与面板之间的七块夹板,底板、面板分别与相邻夹板之间均对称设有第一、第二摆钩,每夹板与相邻夹板间均对称设有第一、第二摆钩,底板对称设有底板第一、第二同心孔,面板对称设有面板第一、第二同心孔,每夹板均对称开设第一、第二通孔,准心第一、第二定位销分别将对应的底板第一、第二同心孔、八个第一、第二摆钩的摆钩通孔、七块夹板的第一、第二通孔、面板第一、第二同心孔以准心一致地定位穿置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配同心精度高、积累误差小,其摆钩摆动精度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速电子提花机的高精度电磁阀组件,属于提花开口机械零部件
。包括第一、第二摆钩、准心第一、第二定位销和叠合的一底板、一面板、均位于底板与面板之间的七块夹板,底板、面板分别与相邻夹板之间均对称设有第一、第二摆钩,每夹板与相邻夹板间均对称设有第一、第二摆钩,底板对称设有底板第一、第二同心孔,面板对称设有面板第一、第二同心孔,每夹板均对称开设第一、第二通孔,准心第一、第二定位销分别将对应的底板第一、第二同心孔、八个第一、第二摆钩的摆钩通孔、七块夹板的第一、第二通孔、面板第一、第二同心孔以准心一致地定位穿置在一起。本技术装配同心精度高、积累误差小,其摆钩摆动精度高。【专利说明】—种适用于高速电子提花机的高精度电磁阀组件【
】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提花机用的电磁阀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速电子提花机的高精度电磁阀组件,属于提花开口机械零部件
。【
技术介绍
】电磁阀组件具有选针功能,是电子提花机的关键执行元件。请参考图1’~6’所示,电磁阀组件为底部带有八套插接头6’的组合部件,包括叠合在一起的一块底板I’、七块夹板3’、一块面板2’和八对摆钩5’,其中,摆钩5’在中段位置均开设有摆钩定位孔50’,七块夹板3’位于底板I’与面板2’之间。底板I’内壁设有一对定位轴头10’,以供一对摆钩5’套装于该对定位轴头10’上;各块夹板3’在其一面底壁凹设有一对定位盲孔31’,而在其另一面则设有一对定位轴头30’,以供一对摆钩5’套装于该对定位轴头30’上;面板2内壁凹设有一对定位盲孔21’。七块夹板中的每块夹板与相邻一块夹板均采用两定位轴头30’、两定位盲孔31’插入式配合,底板I通过一对定位轴头10’与相邻夹板一面具有的一对定位盲孔31’插入式配合,面板2通过一对定位盲孔21’与相邻夹板另一面具有的一对定位轴头30’插入式配合,从而组装成为一电磁阀组件。仔细分析上述结构,不难发现其存在如下不足之处:1、摆钩5’是分别活套于底板I’、各夹板3’的定位轴头上的,由于底板I’通过较短的一对定位轴头10’与相邻夹板3’ 一面的一对定位盲孔31’插接配合,夹板一面与相邻夹板另一面通过一对定位盲孔31’与较短的一对定位轴头30’插接配合,面板2’通过一对定位盲孔21’与相邻夹板3’另一面较短的一对定位轴头30’插接配合,如此整个电磁阀组件形成了断续的多段定位轴和间隔式多定位孔的结构,而电磁阀组件是同心配合度要求极高的精密组合件,这种设计结构存在不可克服的装配积累误差大,继而造成摆钩5’出现工位偏差,该结构的电磁阀组件导致摆钩5’的摆臂上端与电磁铁触头的工作间距存在配合精度低的缺点,已成为电磁阀组件整体工作精度进一步提升的瓶颈,因而用于高速电子提花机上时表现出故障率高的不足。2、摆钩5’是绕定位轴头轴心以300次/分钟摆动的运动件,如此,在长期的24小时连续运转工况下,定位轴头必然出现磨损,造成摆钩5’的松动,而定位轴头即使出现肉眼不可察觉的磨损,摆钩5’的摆动精度出现下降,便会使得摆钩5’与电磁铁的吸合工位出现位移现象,电磁阀组件中的运动竖钩与摆钩5’的误动作较多,导致电磁阀组件工作精度整体降低,提花布面出现织疵,影响织物正品率,并且由此降低了织造效率,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整个更换电磁阀组件,组件做报废处理,现有结构的电磁阀组件已成为整台电子提花机中最大的易损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500rpm以上、24h全天候运行的高速电子提花机的高精度电磁阀组件,该高精度电磁阀组件装配同心精度高、积累误差小,因而其摆钩摆动精度高。—种适用于高速电子提花机的高精度电磁阀组件,包括八个均具有摆钩通孔的第一摆钩、八个均具有摆钩通孔的第二摆钩和叠合在一起的一块底板、七块夹板、一块面板,七块夹板均位于底板与面板之间,底板、面板分别与相邻夹板之间均对称设有第一摆钩、第二摆钩,七块夹板中的每块夹板与相邻一块夹板之间亦均对称设有第一摆钩、第二摆钩,其改进点在于:还包括准心第一定位销和准心第二定位销,所述底板上对称设有底板第一同心孔、底板第二同心孔,所述面板上对称设有面板第一同心孔、面板第二同心孔,每块夹板上均对称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准心第一定位销将底板第一同心孔、八个第一摆钩具有的摆钩通孔、七块夹板具有的第一通孔、面板第一同心孔以准心一致地定位穿置在一起,所述准心第二定位销将底板第二同心孔、八个第二摆钩具有的摆钩通孔、七块夹板具有的第二通孔、面板第二同心孔以准心一致地定位穿置在一起。作为优先,上述底板第一同心孔、底板第二同心孔均为通孔结构;上述面板第一同心孔、面板第二同心孔均为通孔结构。当本技术的摆钩长期处于24小时、高频率摆动工况下时,难免会出现准心定位销磨损的情况,为便于抽取拆卸以更换准心定位销,底板及面板的第一同心孔、第二同心孔均作穿孔处理,这样该高精度电磁阀组件可以在不拆散零件的情况下即可进行更换准心定位销作业,以完成电磁阀组件的维修作业,从而提高了现场维修工效,避免了整只组件的报废,极大地降低了电磁阀组件的维护成本和保养时间。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采用高精度的准心定位销和配套的准心一致的同心孔后,极大地提升了本技术的装配定位精度,有力地保证了底板、各夹板、各摆钩、面板的孔、孔之间的同心度要求,装配积累误差小,八个第一摆钩均相对于准心第一定位销的摆动精度高,八个第二摆钩均相对于准心第二销的摆动精度高,有效地提高了电磁阀组件的整体组装精度,由于本技术工作精度高因而可适应于更高工作频率、更长不间断连续时间工况条件下,具有更长使用寿命精度,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为高速电子提花机进行500rpm以上、24h全天候运行提供了有力的配套技术支撑。【【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电磁阀组件的外形图;图2’为现有电磁阀组件局部分解图;图3’为现有电磁阀组件的爆炸图;图4’为现有电磁阀组件中的底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现有电磁阀组件中的夹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现有电磁阀组件中的面板结构示意图;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图2是图1局部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底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夹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面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3、4、5、6所示,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1、2、3所示,一种适用于高速电子提花机的高精度电磁阀组件,包括一块底板1、七块夹板3、一块面板2、八个第一摆钩51、八个第二摆钩52、一条准心第一定位销41和一条准心第二定位销42,在图3中仅显示出八个第一摆钩51,而八个第二摆钩52未画出,在图2中,仅示意性地画出了二个第二摆钩52。八个第一摆钩51均具有摆钩通孔50,八个第二摆钩52亦均具有摆钩通孔50。叠合后的七块夹板3在两侧分别叠合底板1、面板2。底板I与相邻夹板3之间对称设有第一摆钩51、第二摆钩,在图3中可见底板I与其相邻夹板3之间仅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一摆钩51(第二摆钩未画出);七块夹板中的每块夹板与相邻一块夹板之间亦均对称设有第一摆钩51、第二摆钩,在图3中,相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高速电子提花机的高精度电磁阀组件,包括八个均具有摆钩通孔的第一摆钩、八个均具有摆钩通孔的第二摆钩和叠合在一起的一块底板、七块夹板、一块面板,七块夹板均位于底板与面板之间,底板、面板分别与相邻夹板之间均对称设有第一摆钩、第二摆钩,七块夹板中的每块夹板与相邻一块夹板之间均对称设有第一摆钩、第二摆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准心第一定位销和准心第二定位销,所述底板上对称设有底板第一同心孔、底板第二同心孔,所述面板上对称设有面板第一同心孔、面板第二同心孔,每块夹板上均对称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准心第一定位销将底板第一同心孔、八个第一摆钩具有的摆钩通孔、七块夹板具有的第一通孔、面板第一同心孔以准心一致地定位穿置在一起,所述准心第二定位销将底板第二同心孔、八个第二摆钩具有的摆钩通孔、七块夹板具有的第二通孔、面板第二同心孔以准心一致地定位穿置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涛,郭家成,张璨,
申请(专利权)人:郭家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