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绳的缠绕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7804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油绳的缠绕机构,包括支座(1)、转筒(2)、转轴(4)及两个限位环(3),其中,两个限位环(3)分别固定于转筒(2)的两端,转轴(4)穿过转筒(2)且与转筒(2)形成过盈配合,转轴(4)两端均设置在支座(1)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时收放油绳方便,且在放油绳时能避免油绳打结,进而能避免油绳打结而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油绳的缠绕机构,包括支座(1)、转筒(2)、转轴(4)及两个限位环(3),其中,两个限位环(3)分别固定于转筒(2)的两端,转轴(4)穿过转筒(2)且与转筒(2)形成过盈配合,转轴(4)两端均设置在支座(1)上。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本技术应用时收放油绳方便,且在放油绳时能避免油绳打结,进而能避免油绳打结而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专利说明】油绳的缠绕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运行维护和检修时的辅助工具,具体是油绳的缠绕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对电力系统运行维护和检修尤为重要。在电力系统运行维护和检修过程中常常应用到油绳,为了便于对油绳进行管理,现今检修人员常常直接将油绳卷成圈状,采用现有方式来管理油绳,收放油绳时操作过程繁琐,且在放油绳时易出现油绳打结的现象,如此,会影响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收放油绳方便,且在放油绳时能避免油绳打结的油绳的缠绕机构。本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油绳的缠绕机构,包括支座、转筒、转轴及两个限位环,两个限位环分别固定于转筒的两端,所述转轴穿过转筒且与转筒形成过盈配合,转轴两端均设置在支座上。其中,本技术应用时转筒用于缠绕油绳,而两个限位环则用于对缠绕在转筒上的油绳进行左右限位。所述限位环包括内定位圆环、外限位圆环及连接内定位圆环和外限位圆环的多根连接杆,所述限位环通过内定位圆环套设在转筒上与转筒固定连接。其中,内定位圆环、夕卜限位圆环及连接杆均优选采用钢筋制造,如此,便于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为了对油绳的端头部位进行固定,所述限位环还包括油绳端头定位环,所述油绳端头定位环连接在连接杆上。为了便于转动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手柄。作为优选,所述支座包括两块侧壁板、连接两块侧壁板的纵向连接板及连接两块侧壁板和纵向连接板的底部加强板,所述底部加强板、纵向连接板及两块侧壁板整体构成上部和前部均开口的矩形盒体状,所述转轴两端分别穿过两块侧壁板,所述转筒和限位环均位于两块侧壁板之间的区域内。为了转移缠绕有油绳的本技术时省时省力,所述侧壁板外侧下端连接有多个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包括支座、转筒、转轴及两个限位环,其中,转轴穿过转筒且与转筒形成过盈配合,转轴两端均设置在支座上,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本技术应用时由支座对转轴、转筒及限位环进行支承,通过转动转轴即可将油绳缠绕在转筒上,而放油绳时拉动油绳端头即可,收放油绳时操作便捷,省时省力,本技术放油绳时油绳逐圈从转筒上废除,能避免油绳打结,进而能避免因油绳打结而影响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支座,2、转筒,3、限位环,31、内定位圆环,32、外限位圆环,33、连接杆,34、油绳端头定位环,4、转轴,5、手柄,6、滚轮,7、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油绳的缠绕机构,包括支座1、转筒2、转轴4、推杆7及两个限位环3,其中,支座I包括两块侧壁板、连接两块侧壁板的纵向连接板及连接两块侧壁板和纵向连接板的底部加强板,底部加强板、纵向连接板及两块侧壁板整体构成上部和前部均开口的矩形盒体状,两块侧壁板外侧下端均连接有多个滚轮6,推杆7的两端分别与两块侧壁板连接,其中央部位折弯构成握把。限位环3包括内定位圆环31、外限位圆环32、油绳端头定位环34及连接内定位圆环31和外限位圆环32的多根连接杆33,其中,油绳端头定位环34优选连接在连接杆33上。内定位圆环31的内环与转筒2外环大小匹配,两个限位环3通过内定位圆环31套设在转筒2上与转筒2固定连接,且两个限位环3分布于转筒2的两端。转轴4穿过转筒2且与转筒2形成过盈配合,为了加强转轴4与转筒2之间的结构,转轴4穿过转筒2后再通过螺钉加强连接。转轴4两端分别穿过构成支座I的两块侧壁板,进而由支座I对转轴4进行支承,转筒2和限位环3均位于两块侧壁板之间的区域内。本实施例用于缠绕油绳时,手动转动手柄5,手柄5带动转轴4转动,转轴4则带动转筒2转动来对油绳进行缠绕,两个限位环3则对缠绕在转筒2上的油绳进行限位。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油绳的缠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I)、转筒(2)、转轴(4)及两个限位环(3),两个限位环(3 )分别固定于转筒(2 )的两端,所述转轴(4 )穿过转筒(2 )且与转筒(2 )形成过盈配合,转轴(4)两端均设置在支座(I)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绳的缠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3)包括内定位圆环(31)、外限位圆环(32)及连接内定位圆环(31)和外限位圆环(32)的多根连接杆(33),所述限位环(3)通过内定位圆环(31)套设在转筒(2)上与转筒(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绳的缠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3)还包括油绳端头定位环(34),所述油绳端头定位环(34)连接在连接杆(33)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绳的缠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连接有手柄(5)。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绳的缠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I)包括两块侧壁板、连接两块侧壁板的纵向连接板及连接两块侧壁板和纵向连接板的底部加强板,所述底部加强板、纵向连接板及两块侧壁板整体构成上部和前部均开口的矩形盒体状,所述转轴(4)两端分别穿过两块侧壁板,所述转筒(2)和限位环(3)均位于两块侧壁板之间的区域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绳的缠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板外侧下端连接有多个滚轮(6)。【文档编号】B65H75/42GK203392643SQ201320355163【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0日 【专利技术者】孙贵东, 何斌, 陈冲, 崔蛟龙, 高珂华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绵阳供电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油绳的缠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转筒(2)、转轴(4)及两个限位环(3),两个限位环(3)分别固定于转筒(2)的两端,所述转轴(4)穿过转筒(2)且与转筒(2)形成过盈配合,转轴(4)两端均设置在支座(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贵东何斌陈冲崔蛟龙高珂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绵阳供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