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带体缠绕成卷的卷绕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801445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卷绕方法和设备,其通过一卷绕组件将带体在卷筒上缠绕成卷,其中所述卷筒被带动绕它的轴转动,所述卷绕组件包括:一贴附辊(3),其通过带体(1)的一内表面(11)将带体贴靠在卷筒(2)上;将贴附辊(3)推向卷筒(2)的推动部件(62);和一弯板(4),其具有一弯曲的引导表面(40),该表面将所述带体(1)沿所述卷筒(2)的外表面(20)进行引导。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贴附辊(3)旋转安装在一活动支撑架(6)上,至少一液压作动筒(62)支靠在该活动支撑架(6)上,液压作动筒(62)构成一推动部件,该推动部件能够施加一将带体(1)夹紧在卷筒与贴附辊(3)之间的可调夹持力,并且支撑架(6)紧邻贴附辊(3)的上游带有一附加辊(5),由于在贴附辊(3)上游可预见到的一弯曲效应,带体(1)将支靠在附加辊(5)上,所述贴附辊(3)和附加辊(5)被带动转动,以便在带体(1)的外表面(12)上施加一通过摩擦的驱动作用,该驱动作用加在由卷筒施加在内表面(11)上的作用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将带体缠绕成卷的卷绕方法和设备,并且本专利技术特别应用于缠绕热轧后的钢带。
技术介绍
在一热带列的出口,钢带一般在一辊式摇床(table àrouleaux)上被送往一个或多个卷绕机,所述卷绕机位于辊式摇床下游的一定距离上,一般在所述摇床下面。带体在卷绕机的上游被一夹紧装置带动,该夹紧装置之后是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将带体引向一回转卷筒(mandrin),被摩擦带动的带体在该回转卷筒上以叠置圈的方式缠绕。为了缠绕一新的带体,将所述带体的头部贴靠在回转卷筒的外表面上,以便通过摩擦将其带向下游,然后它被一弯板引导,以便使带体沿一逐渐增加的角度扇形区产生弯曲,并保持贴在卷筒上,这就增加了摩擦式的驱动作用。缠绕一圈后,带体的头部通到带体内表面的下面,以便形成第二圈,并如此继续下去。为了保持缠绕所必需的张力,带体被一装置保持在上游,该装置一般包括一偏导辊和一压紧辊,压紧辊被以略低于卷筒角速度的一角速度带动转动,因此带体可以沿一理论缠绕平面张紧,该理论缠绕平面在上游沿偏导辊的母线与偏导辊相切,并在下游与缠绕中的带卷(bobine)相切。卷筒一般可收起以便减小直径,从而在带卷达到需要的直径时能够取下带卷。例如文献US-A-2,918,226描述了一这种类型的卷绕设备,该设备在一位于辊式摇床出口的偏导辊的下游包括一回转卷筒,该卷筒位于一槽内,并且与两个卷绕组件相关联,其中每个卷绕组件包括一使带体贴靠在卷筒的柱形外表面上的贴附辊和一用于在卷绕过程中引导带体的弯板。在文献US-A-2,918,226的装置中,卷绕组件位于一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围绕一轴枢转地安装,该轴平行于卷筒的轴,并且所述支撑架被一作动器带动,以便在一分离位置与一使用位置之间移动,对于使用位置,弯板与卷筒的外表面基本平行。另一方面,贴附辊本身安装在一辅助支撑架上,该辅助支撑架铰接在弯板支撑架上,并被一弹簧推向卷筒,以便沿卷筒外表面的贴靠母线与卷筒轴经过的一推动方向,施加一个使带体贴靠在卷筒上的弹性力。另外,贴附辊可以被带动围绕它的轴向朝相反于卷筒的方向旋转,以便在带体的外表面上施加一附加的摩擦式驱动力,该力加在由卷筒施加在带体内表面上的主驱动力上。缠绕开始时,带体头部会支承在位于贴附辊下游的弯板上,并被引导到弯板与卷筒外表面之间的环形空间中,以便缠绕在卷筒上。旋转一圈后,带体头部可以通到卷筒外表面的下面,以便形成一第二圈,被一弹簧推动的贴附辊可以稍离开。在文献US-A-3,587,274中描述的一进一步改进的实施例中,一辅助辊在贴附辊和卷筒的上游被安装在一铰接在一轴周围的支撑架上,以便在带体上施加一预弯曲力矩。到目前为止,这样的装置令人满意,因为它们用于将厚度相当薄的带体绕成卷,所述厚度例如为2mm到12mm。实际上对于这样的厚度,带体很容易弯曲,并且可以被引导到设在卷筒与弯板之间的环形空间中,以便带体贴靠在卷筒的柱形表面上,从而摩擦带动所述带体。但是,现在考虑使用这类装置用于将厚度越来越大的热带绕成卷,所述厚度例如一直达到25mm。另外,可以考虑缠绕高弹性极限的制品,例如弹性极限在使用温度下约为370MPa。然而对于相当大的厚度,图1所示类型的普通布置似乎不能使带体足够弯曲,特别是在开始卷绕所述带体时。实际上,此刻带体只是贴靠在卷筒的一很小的角度扇形区上,并且由卷筒施加在带体内表面上的主驱动力主要取决于由带体贴附辊施加在卷筒上的压力。然而,在前面所述文献提出的现有布置中,由一弹簧系统或一弹性止挡器施加的所述推力不足以将一比较厚并且比较硬的热带缠绕成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一种新的布置来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该布置可以极大地增加通过摩擦传递给带体的向下游的驱动能量,且因此增加弯曲能量,这样就可以缠绕厚度较大的板件,所述厚度例如达到25mm。因此整体上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卷绕设备,其将沿一纵向方向行进的呈带体状的制品缠绕成卷,该设备包括一缠绕卷筒,其被带动围绕一与行进方向垂直的轴旋转,并具有一柱形的外表面;引导部件,其将所述带体沿一行进平面加以引导,所述行进平面在上游与一偏导辊相切,且在下游与所述卷筒相切;贴附部件,其使所述带体通过一内表面沿一支承母线贴靠在所述卷筒的外表面上;和一弯板,所述弯板具有一弯曲的引导表面,该表面将所述带体沿所述卷筒的外表面进行引导,所述贴附部件包括一贴附辊(rouleau d′application),其围绕一与所述卷筒轴平行的轴转动;和一推动部件,其沿一推动平面将所述贴附辊推向所述卷筒,其中所述卷筒的轴和所述贴附辊的轴经过所述的推动平面,该贴附辊被带动绕其轴朝相反于所述卷筒的方向并以一相应的切向速度转动,以便在所述带体的两表面——相应为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中的每个表面上施加一向下游的驱动力。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贴附辊旋转安装在一活动的支撑架上,至少一液压作动筒支靠在所述活动的支撑架上,以便施加一将所述带体夹在所述卷筒与所述贴附辊之间的可调节的夹持力,其中所述液压作动筒在一相反方向上支靠在一固定部分上;并且,一附加辊于卷绕方向上在所述贴附辊的上游旋转安装在该贴附辊的活动支撑架上,并且它被带动围绕它的轴朝相反方向、且以一切向速度转动,其中该切向速度相应于所述卷筒的切向速度,所述附加辊在所述偏导辊和所述卷筒之间略微离开所述行进平面一段距离,该距离相应于所述带体因其刚性而在贴附辊上游产生可预见到的弯曲效应(effet de cintrage)。优选地,偏导辊与卷筒之间的行进平面沿一母线与卷筒相切,该母线位于将贴附辊推向卷筒的所述推动平面的稍微上游一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别有利的特征,所述附加辊的直径和它的轴在所述支撑架上的位置确定成由于所述带体在所述偏导辊与所述卷筒之间的弯曲,因而所述带体将通过它的外表面支承在所述附加辊上。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附加辊在上游尽可能靠近贴附辊,并且其直径为贴附辊直径的0.5倍到一倍。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方法,该方法在于在贴附辊上游及其附近设置一附加辊,该附加辊被带动围绕它的轴转动,并且可以在带体上施加一向下游的驱动力,在贴附辊相对于卷筒上的缠绕平面分离的情况下,该驱动力可以替代由贴附辊施加的驱动力。特别是,所述附加辊的直径和其在所述支撑架上的位置确定成对于所述附加辊的外表面在所述推动平面处相对于所述带体外表面的一间距——该间距大于所述带体厚度的四分之一,由于所述带体在所述保持装置与所述卷筒之间的弯曲,因而所述带体的外表面将与所述附加辊接触。为了使带体在通过相继包括一附加辊、一贴附辊和一弯板的第一卷绕组件后保持贴靠卷筒的外表面,该设备包括至少一第二卷绕组件,该第二卷绕组件包括一紧邻第一弯板出口端下游支靠于带体外表面上的第二贴附辊和一柱形的第二弯板,该第二弯板具有一紧邻于第二贴附辊下游的入口端和一出口端。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该设备包括三个卷绕组件,它们相继在卷绕方向上布置于所述卷筒周围,这些卷绕组件相应为一第一卷绕组件,其在一第一贴附辊与一第一弯板的出口端之间覆盖约四分之一的角度扇形区;一第二卷绕组件,其在一第二贴附辊与一第二弯板的出口端之间覆盖约四分之一的扇形区;和一第三卷绕组件,其在一第三贴附辊与一第三弯板之间覆盖约四分之一的角度扇形区,所述第三弯板一直延伸到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卷绕设备,其将沿一纵向方向行进的呈带体(1)状的制品缠绕成卷,该设备包括:一缠绕卷筒(2),其被带动围绕一与行进方向垂直的轴旋转,并具有一柱形的外表面(20);引导部件(7),其将所述带体(1)沿一行进平面(P)加以引导,所述行进平面在上游与一偏导辊(D)相切,且在下游与所述卷筒(2)相切;贴附部件(3),其使所述带体(1)通过一内表面(11)沿一支承母线(23)贴靠在所述卷筒(2)上;和一弯板(4),所述弯板(4)具有一弯曲的引导表面(40),该表面将所述带体(1)沿所述卷筒(2)的外表面(20)进行引导,所述贴附部件包括:一贴附辊(3),其围绕一与所述卷筒的轴平行的轴(31)转动;和一推动部件(62),其沿一推动平面(Q)将所述贴附辊(3)推向所述卷筒(2),其中所述卷筒(2)的轴(21)和所述贴附辊(3)的轴(31)经过所述的推动平面,该贴附辊(3)被带动绕其轴(31)朝相反于所述卷筒(2)的方向并以一相应的切向速度转动,以便在所述带体(1)的两表面--相应为内表面(11)和外表面(12)--中的每个表面上施加一向下游的驱动力,该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贴附辊(3)直接旋转安装在一活动的支撑架(6)上,至少一液压作动筒(62)支靠在所述活动的支撑架(6)上,以便施加一将所述带体(1)夹在所述卷筒与所述贴附辊(3)之间的可调节的夹持力,其中所述液压作动筒(62)构成推动部件,所述推动部件将所述贴附辊(3)推向所述卷筒(2),并且该液压作动筒在一相反方向上支靠在一固定部分上;一附加辊(5)在所述贴附辊(3)的上游旋转安装在所述活动的支撑架(6)上,并且它被带动围绕它的轴(51)朝相反于所述卷筒(2)的方向、且以一切向速度转动,其中该切向速度相应于所述卷筒的切向速度;并且,所述附加辊(5)在所述偏导辊(D)和所述卷筒(2)之间略微离开所述行进平面(P)一段距离,该距离相应于所述带体(1)因其刚性而在贴附辊(3)上游产生可预见到的弯曲效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莫雷尔C维达尔V菲利波J佩雷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奥钢联冶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