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的弯曲操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72485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5:04
具有转动轴(18)、弯曲操作旋钮(4)、固定轴、两张可动盘(11、12)、固定盘(14)、凸轮部件(15)、阻力施加部件(17)、固定杆(5),阻力施加部件(17)具有在径向上摇动自如的摇动部(17t),该摇动部(17t)通过以具有作用力的方式与伴随着凸轮部件(15)向一个方向的旋转而移动的凸轮部件(15)的突出部(15t)的内周面抵接,将凸轮部件(15)的转动位置固定在可动盘(11、12)的第2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窥镜的弯曲操作装置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置在内窥镜的操作部内的使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弯曲部弯曲的内窥镜的弯曲操作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医疗领域和工业用领域中广泛利用内窥镜。在医疗领域中使用的内窥镜通过将细长的插入部插入到作为被检体的体腔内,能够观察体腔内的脏器,并且根据需要,使用插入到内窥镜所具有的处置器械的贯穿插入通道内的处置器械进行各种处置。并且,在工业用领域中使用的内窥镜通过将内窥镜的细长的插入部插入喷气式发动机内或工场的配管等被检体内,能够进行被检体内的被检部位的损伤和腐蚀等的观察或各种处置等检查。这里,公知有在内窥镜的插入部中设有向多个方向弯曲自如的弯曲部的结构。弯曲部提高插入部在管路内的屈曲部的行进性,而且,在插入部中改变观察光学系统的观察方向,该观察光学系统设置在位于比弯曲部靠插入方向的前端侧的位置的前端部中。通常,内窥镜的插入部中设置的弯曲部构成为,通过沿着插入部的插入方向连结多个弯曲块,例如在上下左右4个方向上弯曲自如。并且,通过设于操作部中的弯曲操作装置对前端固定在弯曲块中的位于插入方向的最前端侧的弯曲块上的贯穿插入到插入部内的4条线中的任意一方进行牵引操作,由此,弯曲部在上下左右中的任意一个方向上弯曲自如。具体而言,弯曲部具有如下结构:通过对设于操作部中的上下弯曲用的弯曲操作旋钮进行转动操作,设于操作部中的上下弯曲用的链轮转动,卷绕在该链轮上的上下弯曲用链条的上侧链条部位和下侧链条部位中的任意一方被牵引,由此,上下任意一条线被牵弓丨,向上方向或下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弯曲。进而,弯曲部具有如下结构:通过对设于操作部中的左右弯曲用的弯曲操作旋钮进行转动操作,设于操作部中的左右弯曲用的链轮转动,卷绕在该链轮上的左右弯曲用链条的左侧链条部位和右侧链条部位中的任意一方被牵引,由此,左右任意一条线被牵引,向左方向或右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弯曲。并且,公知有如下结构:在操作部中设有上下弯曲固定用锁定杆,该上下弯曲固定用锁定杆对通过上下弯曲用的弯曲操作旋钮的转动操作而向上方向或下方向弯曲的弯曲部的弯曲角度、即上下弯曲用的弯曲操作旋钮的转动位置进行固定。进而,还公知有如下结构:在操作部中设有左右弯曲固定用锁定旋钮,该左右弯曲固定用锁定旋钮对通过左右弯曲用的弯曲操作旋钮的转动操作而向左方向或右方向弯曲的弯曲部的弯曲角度、即左右弯曲用的弯曲操作旋钮的转动位置进行固定,它们在日本特开2000-15291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261098号公报、日本特许平10-295628号公报中被公开。这里,在通过上下弯曲固定用锁定杆的转动操作来固定上下弯曲用的弯曲操作旋钮的转动位置时或通过左右弯曲固定用锁定旋钮的转动操作来固定左右弯曲用的弯曲操作旋钮的转动位置时,当上下弯曲固定用锁定杆和左右弯曲固定用锁定旋钮(以下统称为固定用操作部件)不经意地移动时,各弯曲操作旋钮的转动位置无法固定而移动,存在不经意地解除了弯曲部的弯曲角度的固定的问题。因此,在日本特开平6-327616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结构:防止固定用操作部件的不经意的动作的卡定部件设置在内窥镜的操作部或固定用操作部件中的任意一方中。进而,在日本特开2004-351221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结构:使用O环,使固定用操作部件和弯曲操作旋钮一起旋转。但是,在日本特开平6-327616号公报所公开的结构中,由于必须在内窥镜操作部或固定用操作部件中设置卡定部件,所以,存在如下问题:对应于卡定部件,固定用操作部件中的防止不经意的动作的构造大型化。并且,在日本特开2004-351221号公报所公开的结构中,当O环磨损时,固定用操作部件可能与弯曲操作旋钮一起旋转。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内窥镜的弯曲操作装置:能够利用减少了部件数量的简单且小型的构造可靠地防止固定用操作部件的不经意的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内窥镜的弯曲操作装置具有:转动轴;弯曲操作旋钮,其与所述转动轴一起转动自如,用于进行内窥镜的弯曲部的弯曲操作;固定轴,其在所述转动轴的轴向上与所述转动轴同轴设置,相对于所述转动轴不转动;两张可动盘,其相对于所述固定轴的径向的外周固定,在所述轴向上,在分开第I间隔的第I位置和分开比所述第I间隔短的第2间隔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自如,这两张可动盘分别形成有在所述轴向上贯通的缝;固定盘,其在所述轴向上与两张`所述可动盘同轴设置,并且与所述弯曲操作旋钮的内周面抵接,所述固定盘通过在所述第2位置被两张所述可动盘夹持,对所述弯曲操作旋钮的转动施加摩擦力;凸轮部件,其在所述轴向上与两张所述可动盘同轴设置,具有在所述轴向上贯通所述各缝并在所述各缝内在所述转动轴的转动方向上移动自如的突出部,该凸轮部件独立于所述转动轴的转动而在所述转动方向上转动自如,伴随着该凸轮部件向一个方向的旋转,通过形成于所述突出部的凸轮槽使两张所述可动盘从所述第I位置向所述第2位置移动;阻力施加部件,其相对于所述固定轴的所述径向的外周固定,并且设置在所述凸轮部件的所述径向的内周,对所述凸轮部件的转动施加阻力;以及固定用操作部件,其进行所述凸轮部件的转动操作,所述阻力施加部件具有在所述径向上摇动自如的摇动部,该摇动部通过以具有作用力的方式与伴随着所述凸轮部件向所述一个方向的旋转而移动的所述凸轮部件的所述突出部的内周面抵接,将所述凸轮部件的转动位置固定在所述可动盘的所述第2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将本实施方式的弯曲操作装置设置在操作部中的内窥镜的外观的图。图2是示出图1的内窥镜的操作部中设置的弯曲操作装置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图3是放大示出图2中的III线包围的部位的局部剖面图 。图4是示出图2中的弯曲操作装置的一部分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概略地示出组装成在设于图4的凸轮部件的突出部中的凸轮槽内以具有第I间隔的方式嵌入两张可动盘的一部分的状态的图。图6是概略地示出图5的两张可动盘伴随凸轮部件的旋转而通过凸轮槽移动到第2间隔的状态的图。图7是放大示出图4的凸轮部件的立体图。图8是放大示出图4的定位弹簧的立体图。图9是放大示出图4的阻力施加部件的立体图。图10是放大示出组装了图4的凸轮部件、阻力施加部件、两张可动盘、固定盘、定位弹簧、支承板、固定杆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1是沿着图2中的X1-XI线的弯曲操作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12是沿着图2中的XI1-XII线的弯曲操作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13是放大示出图4的转动轴的立体图。图14是从图4中的XIV方向观察图4的弯曲操作旋钮的放大立体图。图15是示出在图14的弯曲操作旋钮的被卡合部上卡定转动轴的保持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6是概略地示出图4的可动盘的平面图。图17是与变形例的孔的形状一起示出形成在两张可动盘上的孔的现有配置位置的可动盘的平面图。图18是从操作部侧示出图4的转动轴的保持部的形状的变形例的平面图。图19是概略地示出在图18的保持部上卡定弯曲操作旋钮的被卡合部的状态的局部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将本实施方式的弯曲操作装置设置在操作部中的内窥镜的外观的图。如图1所示,内窥镜I具有被插入被检体内的插入部2、在该插入部2的插入方向S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0.28 JP 2011-237648;2011.10.28 JP 2011-237641.一种内窥镜的弯曲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转动轴; 弯曲操作旋钮,其与所述转动轴一起转动自如,用于进行内窥镜的弯曲部的弯曲操作; 固定轴,其在所述转动轴的轴向上与所述转动轴同轴设置,相对于所述转动轴不转动; 两张可动盘,其相对于所述固定轴的径向的外周固定,在所述轴向上,在分开第I间隔的第I位置和分开比所述第I间隔短的第2间隔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自如,这两张可动盘分别形成有在所述轴向上贯通的缝; 固定盘,其在所述轴向上与两张所述可动盘同轴设置,并且与所述弯曲操作旋钮的内周面抵接,所述固定盘通过在所述第2位置被两张所述可动盘夹持,对所述弯曲操作旋钮的转动施加摩擦力; 凸轮部件,其在所述轴向上与两张所述可动盘同轴设置,具有在所述轴向上贯通所述各缝并在所述各缝内在所述转动轴的转动方向上移动自如的突出部,该凸轮部件独立于所述转动轴的转动而在所述转动方向上转动自如,伴随着该凸轮部件向一个方向的旋转,通过形成于所述突出部的凸轮槽使两张所述可动盘从所述第I位置向所述第2位置移动;阻力施加部件,其相对于所述固定轴的所述径向的外周固定,并且设置在所述凸轮部件的所述径向的内周,对所述凸轮部件的转动施加阻力;以及固定用操作部件,其进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星野勇气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