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72327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用于根据通过正反馈回路输入的反馈信号控制发光二极管的驱动,该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包括:电力转换单元,切换输入电力并向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供应驱动电力;反馈单元,检测并反馈电力转换单元的驱动电力的电压;以及控制单元,包括比较器,该比较器具有接收具有已设定的电压电平的参考电压的负端和从反馈单元接收所检测的电压的正端,并比较参考电压和所检测的电压,以根据比较结果控制电力转换单元的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2年6月28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2-0070362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公开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近来,对发光二极管(LED)的兴趣和需求增加。利用发光二极管的器件可被制造以具有紧凑的形式,以便其甚至可以在很难安装现有电子产品的地方被使用。在发光二极管被利用为照明器件的情况下,LED可轻易地允许实现多种颜色的光并在其中可以控制亮度,以便其可被使用为适合于看电影、阅读、会议等情况的照明系统器件。此外,发光二极管一般消耗白炽灯所消耗的电力的八分之一,具有大约5万到10万小时的寿命,对应白炽灯寿命的5到10倍,由于其是无汞光源,因此是环境友好的;并且可以被多变地设计。由于这些特性,在诸如韩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发光二极管工程被推进为政府工程。进一步地,近来,根据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平板显示器被用于汽车仪表盘以及智能手机、游戏机和数字照相机中。在将来,在与人类日常活动相关的器件方面,显示应用范围将极大地增加,诸如微薄电视、透明导航装置等。进一步地,在现有显示器行业,反映了诸如高分辨率、大屏幕等的多媒体要求的新的技术平板显示器(FPD)市场是主导的。具体地,在大显示器市场中,液晶显示器(LCD)电视的市场份额快速地增长,因此从价格和可销售性角度看,预期LCD电视将处于市场领先地位。作为平板显示器,主要使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1XD)。TFT-1XD包括发光的背光单元,并主要使用冷阴极荧光灯(CCFL)作为背光源。然而,近来,由于在电力消耗、有效寿命、环境友好度等方面的多种优势,LED逐渐被使用。因此,急需用于使用LED的背光单元电力模块的便宜的电子系统和适当的控制元件。如上所述,发光二极管(其使用已增加)需要驱动装置以驱动发光二极管。如下面相关技术文献所述,在使用直流(DC)电力的情况下,由于供应DC电力的电路可能相对地复杂,因此已开发出用于使用经整流的电力来驱动发光二极管的技术。然而,在该技术中,传送向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的整流特性发生劣化。[相关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韩国专利公开第2011-0098811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用于根据通过正反馈回路输入的反馈信号控制发光二极管的驱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包括:电力转换单元,切换输入电力并向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供应驱动电力;反馈单元,检测并反馈电力转换单元的驱动电力的电压;以及控制单元,包括比较器,该比较器具有接收具有已设定的电压电平的参考电压的负端和从反馈单元接收所检测的电压的正端,并比较参考电压与检测电压,以根据比较结果控制电力转换单元的切换。电力转换单元可包括:开关,切换输入电力;以及变压器,该变压器具有接收输入电力的初级线圈,以及次级线圈,在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形成预设阻数比并接收从初级线圈感应的电力;以及辅助线圈,在次级线圈和辅助线圈之间形成预设的匝数比、并接收从次级线圈感应的电力,且传送所感应的电力至反馈单元。变压器可具有初级侧和次级侧,其中接地的电性不同,初级侧配备有初级线圈和辅助线圈,且次级侧配备有次级线圈。反馈单元可包括:二极管,为来自辅助线圈的电力提供传送通路;以及分压电阻器,根据电阻比率对来自二极管的电力的电压电平进行分压。控制单元可进一步包括:振荡器,提供振荡电压;以及控制器,将来自比较器的比较结果与振荡器的振荡电压作比较,以控制电力转换单元的切换。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可进一步包括:稳定单元,稳定电力转换单元的驱动电力,并传送经稳定的驱动电力至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可进一步包括:整流单元,对交流电力进行整流,以向电力转换单元提供输入电力。参考电压可具有预设的电压电平。参考电压可具有根据输入电力的电压电平变化的电压电平。振荡器可提供具有预设电压电平的振荡电压。振荡器可提供具有根据来自反馈单元的检测电压变化的电压电平的振荡电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包括:电力转换单元,切换输入电力并向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供应驱动电力;反馈单元,检测电力转换单元的驱动电力的电压,并通过预设的正反馈回路反馈检测电压;以及控制单元,根据来自反馈单元的检测电压与具有设定的电压电平的参考电压的比较结果,控制电力转换单元的切换。控制单元可包括:比较器,具有接收参考电压的负端和从反馈单元接收检测电压的正端,并比较参考电压与检测电压;振荡器,提供振荡电压;以及控制器,将来自比较器的比较结果与振荡器的振荡电压作比较,以控制电力转换单元的切换。【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以上的和其他方面、特征和其他优点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而被更清楚地理解,其中:图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的电路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的主单元的工作波形的曲线图;图3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的电路图;图4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以便其可以被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地实现。不过,在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时,公知的功能或结构的详细说明将被略去,以便不用不必要的细节模糊本专利技术的描述。此外,图中从头至尾,相同或相似的参考标号表示执行相似功能和动作的部分。其中任何一部分连接至其他部分的情况包括其中所述部分彼此直接连接的情况,以及其中所述部分以其他元件插置其间的方式彼此间接连接的情况。此外,除非明确地另外描述,否则“包括”任何组件将被理解为表示包括其他组件但不排除任何其他组件。现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的电路图。参照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100可包括电力转换单元110、反馈单元130、控制单元140以及稳定单元120。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100可进一步包括整流单元Re,该整流单元将输入交流(AC)电力Vac整流为直流(DC)电力,并向电力转换单元110提供经整流的电力。电力转换单元110可包括:开关M,切换输入其处的DC电力;以及变压器T,感应经切换的DC电力并输出感应电力。开关M可根据控制单元120的控制切换DC电力。更具体地,开关M可切换输入至变压器T中的初级线圈P的DC电力。在该端,开关M可连接在初级线圈P的一端和地线之间,而初级线圈P可具有输入至其另一端的DC电力。变压器T可包括初级线圈P、次级线圈S和辅助线圈A。变压器T可具有初级侧和次级侧,其中地线的电性不同。这里初级侧可配备初级线圈P和辅助线圈A,而次级侧可配备次级线圈S。初级线圈P、次级线圈S和辅助线圈A可分别具有预设线阻数,初级线圈P和次级线圈S在其间形成预设的匝数比,以便输入至初级线圈P的DC电力可根据匝数比,通过开关M的切换被感应至次级线圈S处。被感应至次级线圈S处的电力可通过稳定单元120的二极管Dl和电容器Cl被稳定,从而使驱动电力VOUT可以被供应至至少一个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包括:电力转换单元,切换输入电力,并向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供应驱动电力;反馈单元,检测并反馈所述电力转换单元的驱动电力的电压;以及控制单元,包括比较器,所述比较器具有接收具有设定的电压电平的参考电压的负端和从所述反馈单元接收所检测的电压的正端,并比较所述参考电压和所检测的电压,以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电力转换单元的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包括: 电力转换单兀,切换输入电力,并向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供应驱动电力; 反馈单元,检测并反馈所述电力转换单元的驱动电力的电压;以及控制单元,包括比较器,所述比较器具有接收具有设定的电压电平的参考电压的负端和从所述反馈单元接收所检测的电压的正端,并比较所述参考电压和所检测的电压,以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电力转换单元的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电力转换单元包括: 开关,切换所述输入电力;以及 变压器,具有:初级线圈,接收所述输入电力;次级线圈,在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之间形成预设匝数比并接收从所述初级线圈感应的电力;以及辅助线圈,在所述次级线圈和所述辅助线圈之间形成预设的匝数比并接收从所述次级线圈感应的电力,且传送所感应的电力至所述反馈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变压器包括初级侧和次级侧,所述初级侧和次级侧的接地的电性不同,并且 所述初级侧配备有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辅助线圈,且所述次级侧配备有所述次级线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反馈单元包括: 二极管,为来自所述辅助线圈的电力提供传送通路;以及`分压电阻器,根据电阻比率对来自所述二极管的电力的电压电平进行分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包括: 振荡器,提供振荡电压;以及 控制器,比较来自所述比较器的比较结果与所述振荡器的振荡电压,以控制所述电力转换单元的切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稳定单元,稳定所述电力转换单元的驱动电力,并传送经稳定的驱动电力至所述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整流单元,对交流电力进行整流,以向所述电力转换单元提供所述输入电力。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参考电压具有预设电压电平。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参考电压具有根据所述输入电力的电压电平而变化的电压电平。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振荡器提供具有预设电压电平的振荡电压。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振荡器提供具有根据来自所述反馈单元的所检测的电压而变化的电压电平的振荡电压。12.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包括: 电力转换单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得熙李演重车霜贤李昌锡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