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元件、发光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7036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即使使用液相工艺形成发光元件也具有优异的发光效率,并且能够防止或抑制发光色的变化,实现长寿命化的发光元件、具备该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发光元件(1)具备:设置在阳极(3)与阴极(10)之间的发光层(7);与发光层(7)相接地设置在阳极(3)与发光层(7)之间且含有具有与发光层(7)的主体材料相同或近似的特性的第1发光辅助材料的第1发光辅助层(6);以及与发光层(7)相接地设置在阴极(10)与发光层(7)之间且含有具有与发光层(7)的主体材料相同或近似的特性的第2发光辅助材料的第(2)发光辅助层(8);并且,发光层(7)和第1发光辅助层(6)分别含有高分子量材料而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元件、发光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所谓的有机EL元件)是具有在阳极与阴极之间作为发光层插入至少I层的发光性有机层的结构的发光元件。对于这样的发光元件,通过在阴极与阳极之间施加电场,将电子从阴极侧注入发光层,并且将空穴从阳极侧注入发光层,在发光层中电子和空穴再结合而生产激子,该激子返回基态时,其能量部分以光的形式被释放。作为这样的发光元件,已知有利用喷墨法这样的涂布法(液相工艺)来形成发光层的发光元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这样的发光元件在涂布法中不使用光刻法就能够形成图案,所以有制造工艺简单,并且原材料的使用量少这样的优点。该优点特别是在大型的面板上形成多个发光元件时变得特别显著。这样的使用液相工艺而形成的发光元件中,在以恒定电流驱动时的初始的驱动期间伴随驱动时间的经过而产生的亮度的急剧降低(初始降低量(initial drop))相比于使用气相工艺而形成的发光元件具有更强烈的趋势。而且,使用现有的液相工艺而形成的发光元件中,上述急剧的亮度的降低有时伴随有发光色的变化,存在难以实现长寿命化这样的问题。这样的发光色的变化认为是由于增加发光层的厚度时,发光层中的发光区域的位置、宽度发生变化而发光元件中的光程长度发生变化所致。此处,可考虑通过使发光层的厚度变薄来抑制发光区域的位置和宽度的变化,但如果仅仅使发光层变薄,则作为发光区域的基础的激子会到达与发光层邻接的层(例如,空穴输送层、电子输送层),在该层产生激子的失活,导致发光效率的降低。其结果,导致发光元件的亮度的降低。另外,如果仅仅使发光层的厚度变薄,则在发光元件中难以确保能将由发光层发出的光高效地射出的光程长度,其结果,在这点上也会导致发光元件的亮度的降低。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805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使用液相工艺形成发光元件也具有优异的发光效率,并且能够防止或抑制发光色的变化,实现长寿命化的发光元件以及具备了该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这样的目的由下述的本专利技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元件的特征在于,具备:阳极,阴极,发光层,设置在上述阳极与上述阴极之间,且含有通过在上述阳极与上述阴极之间通电而发光的发光材料和辅助上述发光材料的发光的主体材料而构成,第I发光辅助层,与上述发光层相接地设置在上述阳极与上述发光层之间,且含有与上述主体材料具有相同或近似的特性的第I发光辅助材料,具有防止由上述发光层产生的激子失活的功能,第2发光辅助层,与上述发光层相接地设置在上述阴极与上述发光层之间,且含有与上述主体材料具有相同或近似的特性的第2发光辅助材料,具有防止由上述发光层产生的激子失活的功能,并且,上述发光层、上述第I发光辅助层以及上述第2发光辅助层中的至少上述发光层和上述第I发光辅助层分别含有高分子量材料而构成。根据这样构成的发光元件,能够通过第I发光辅助层和第2发光辅助层来防止由发光层产生的激子的失活。因此,能够使发光效率优异的同时使发光层的厚度变薄,能够抑制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的位置发生变动。其结果,能够防止或抑制发光色发生变化。此处,第I发光辅助材料和第2发光辅助材料具有与发光层中含有的主体材料相同或近似的特性,所以能够防止由发光层产生的激子在第I发光辅助层和第2发光辅助层失活。另外,能够分别使从第I发光辅助层到发光层的空穴输送性和从第2发光辅助层到发光层的电子输送性优异。另外,至少发光层和第I发光辅助层含有高分子量材料而构成,所以能够利用液相工艺依次形成第I发光辅助层、发光层、第2发光辅助层。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元件,优选具备设置在上述阳极与上述第I发光辅助层之间且具有空穴输送性的空穴输送层,并且,上述第I发光辅助层具有防止由上述发光层产生的激子到达上述空穴输送层的功能。由此,能够通过第I发光辅助层来防止由发光层产生的激子在空穴输送层失活。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元件,优选具备设置在上述阴极与上述第2发光辅助层之间且具有电子输送性的电子输送层,并且,上述第2发光辅助层具有防止由上述发光层产生的激子到达上述电子输送层的功能。由此,能够通过第2发光辅助层来防止由发光层产生的激子在电子输送层失活。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元件,优选上述高分子量材料发生交联。由此,利用液相工艺形成第I发光辅助层、发光层以及第2发光辅助层时,能够简单且可靠地防止第I发光辅助层和发光层被溶剂或分散介质溶解。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元件,上述高分子量材料优选为胺系化合物。由此,能够提高第I发光辅助层的空穴输送性。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兀件,优选上述第I发光辅助材料和上述第2发光辅助材料中的至少一方的材料为与上述主体材料相同的材料。通过第I发光辅助材料是与发光层的主体材料相同的材料,从而能够提高从第I发光辅助层到发光层的空穴输送性。另外,通过第2发光辅助材料是与发光层的主体材料相同的材料,从而能够提高从第2发光辅助层到发光层的电子输送性。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兀件,上述发光层的厚度优选为IOnm?50nm。由此,即使发光元件中的载流子平衡发生变化,也能够有效地防止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的位置发生变动。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元件,优选上述第I发光辅助层和上述第2发光辅助层的厚度分别为5nm?25nm。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由发光层产生的激子(空穴与电子再结合的区域)到达第I发光辅助层和第2发光辅助层的与发光层相反一侧。另外,即使将发光层的厚度变薄,也能够确保可高效地射出在发光层发出的光的最佳的光程长。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元件,优选上述发光层的厚度、上述第I发光辅助层的厚度以及上述第2发光辅助层的厚度的总计为40nm?80nm。由此,能够确保可高效地射出在发光层发出的光的最佳的光程长。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元件,优选上述发光层、上述第I发光辅助层以及上述第2发光辅助层分别含有高分子量材料而构成。由此,相对于第2发光辅助层在与阴极侧邻接的层也能够利用液相工艺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的特征是具备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元件。由此,能够提供可以长时间抑制发光色的变化且以高效率进行发光的发光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特征是具备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元件。由此,能够提供可以长时间抑制发光色的变化且以高效率进行发光的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特征是具备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元件。由此,能够提供可靠性优异的电子设备。【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的截面图。图2是说明图1所示的发光元件的作用的图。图3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器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纵截面图。[0051 ] 图4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移动型(或者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的构成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移动电话(包括PHS)的构成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数码相机的构成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的亮度与时间的关系(寿命曲线)的座标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的色度与时间的关系(颜色变化)的座标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优选的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元件、发光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元件的截面图,图2是说明图1所示的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具备:阳极,阴极,发光层,设置在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且含有通过在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通电而发光的发光材料和辅助所述发光材料的发光的主体材料而构成,第1发光辅助层,与所述发光层相接地设置在所述阳极与所述发光层之间,且含有具有与所述主体材料相同或近似的特性的第1发光辅助材料,具有防止由所述发光层产生的激子的失活的功能,以及第2发光辅助层,与所述发光层相接地设置在所述阴极与所述发光层之间,且含有具有与所述主体材料相同或近似的特性的第2发光辅助材料,具有防止由所述发光层产生的激子的失活的功能;并且,所述发光层、所述第1发光辅助层以及所述第2发光辅助层中的至少所述发光层和所述第1发光辅助层分别含有高分子量材料而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6.25 JP 2012-1424061.一种发光兀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阳极, 阴极, 发光层,设置在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且含有通过在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通电而发光的发光材料和辅助所述发光材料的发光的主体材料而构成, 第I发光辅助层,与所述发光层相接地设置在所述阳极与所述发光层之间,且含有具有与所述主体材料相同或近似的特性的第I发光辅助材料,具有防止由所述发光层产生的激子的失活的功能,以及 第2发光辅助层,与所述发光层相接地设置在所述阴极与所述发光层之间,且含有具有与所述主体材料相同或近似的特性的第2发光辅助材料,具有防止由所述发光层产生的激子的失活的功能; 并且,所述发光层、所述第I发光辅助层以及所述第2发光辅助层中的至少所述发光层和所述第I发光辅助层分别含有高分子量材料而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具备设置在所述阳极与所述第I发光辅助层之间且具有空穴输送性的空穴输送层, 并且,所述第I发光辅助层具有防止由所述发光层产生的激子到达所述空穴输送层的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元件,具备设置在所述阴极与所述第2发光辅助层之间且具有电子输送性的电子输送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园山卓也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