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耐久性大弯矩混凝土电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6556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5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用新型混凝土电杆,即高耐久性大弯矩混凝土电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钢筋骨架、混凝土层,钢筋骨架中的钢筋圈圆周上沿径向均布开口L形槽,开口L形槽中布置的主筋全部为高强度钢筋;其由电杆上节、电杆下节构成,电杆上节下端设置有上节杆接头,电杆下节上端设置有下节杆接头,上节杆接头与下节杆接头通过螺栓紧固在一起;混凝土层为高性能混凝土,由水泥、磨细矿渣粉、硅粉、聚羧酸减水剂、砂、变质岩、清洁水配制而成。首次应用挂筋方式代替通常的穿筋方式,将生产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采用了提高电杆耐久性的设计,在满足电杆高承载力的前提下,产品寿命高于一般的大弯矩电杆或钢结构杆塔20年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用新型混凝土电杆,即高耐久性大弯矩混凝土电杆。本专利技术包括钢筋骨架、混凝土层,钢筋骨架中的钢筋圈圆周上沿径向均布开口L形槽,开口L形槽中布置的主筋全部为高强度钢筋;其由电杆上节、电杆下节构成,电杆上节下端设置有上节杆接头,电杆下节上端设置有下节杆接头,上节杆接头与下节杆接头通过螺栓紧固在一起;混凝土层为高性能混凝土,由水泥、磨细矿渣粉、硅粉、聚羧酸减水剂、砂、变质岩、清洁水配制而成。首次应用挂筋方式代替通常的穿筋方式,将生产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采用了提高电杆耐久性的设计,在满足电杆高承载力的前提下,产品寿命高于一般的大弯矩电杆或钢结构杆塔20年以上。【专利说明】高耐久性大弯矩混凝土电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用新型混凝土电杆,即高耐久性大弯矩混凝土电杆。
技术介绍
I)现有用以制造大弯矩混凝土电杆采用的是高强混凝土,而高强混凝土由于水泥的用量大,极易产生龟纹与水纹,使混凝土渗水而使钢筋锈蚀,缩短了电杆的使用寿命。从大弯矩混凝土电杆使用的情况来看,业主多对电杆过早出现裂纹感到不满。2)现有的大弯矩混凝土电杆主筋是由普通热轧钢筋和预应力高强度钢筋共同组成,布局上采用普通热轧钢筋和预应力高强度钢筋按相互错开的混搭方式排列,张拉时,高强度钢筋按照全预应力(0.75 f P t k)形式进行张拉,而普通热轧钢筋却完全不张拉,使得经过张拉后的电杆出现预应力钢筋附近的混凝土与普通钢筋附近的混凝土预压力不均衡,特别是普通钢筋的肋对其附近的混凝土压缩还会产生抵抗作用,使此处的抗裂性能低于高强度钢筋附近,即出现抗裂性能在杆体处不均的现象。3)采用高强度钢筋、普通热轧钢筋混搭结构的大弯矩混凝土电杆在制作工艺上相当复杂,首先是将普通热轧钢筋骨架做好。然后,再将高强度钢筋按与普通热轧钢筋骨架同面形式进行穿入并镦头,由于张拉伸长的原因,高强度钢筋张拉前的长度比普通热轧钢筋骨架更短,使得镦头变得非常困难。这历来是部分预应力电杆制造困难的一大原因。4)高强度钢筋穿筋方式通常的做法是:将每一根钢筋从已经钻好孔的钢筋圈里穿出,而大弯矩混凝土电杆的钢筋数量一般较多,使得穿筋占用的时间较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高耐久性大弯矩混凝土电杆,满足输电线路对大弯矩混凝土电杆高强度要求,同时又具有比一般大弯矩混凝土电杆或钢结构杆塔寿命更长、制作效率高、更容易生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高耐久性大弯矩混凝土电杆,包括钢筋骨架、混凝土层,钢筋骨架中的钢筋圈圆周上沿径向均布开口 L形槽,开口 L形槽中布置的主筋全部为高强度钢筋。一种高耐久性大弯矩混凝土电杆,所述的钢筋骨架中的钢筋圈圆周上沿径向均布三十至五十个开口 L形槽。一种高耐久性大弯矩混凝土电杆,其由电杆上节、电杆下节构成,电杆上节下端设置有上节杆接头,电杆下节上端设置有下节杆接头,上节杆接头与下节杆接头通过螺栓紧固在一起。一种高耐久性大弯矩混凝土电杆,其外形为锥形,锥度为1: 75。一种高耐久性大弯矩混凝土电杆,所述的混凝土层为高性能混凝土,由水泥、磨细矿渣粉、硅粉、聚羧酸减水剂、砂、变质岩、清洁水配制而成,其配比为:水泥:标号:P.0 52.5普通硅酸盐水泥,C I ―1离子含量≤0.005%,用量:420K g / m 3 ;磨细矿渣粉:质量等级:S 95,要求密度:2820kg/m3,比表面积≤400m2/kg, C I ―1含量≤0.02%,烧失量≤3%,用量:71.3 K g / m 3 ;硅粉:要求二氧化硅含量≤90% ;按BET-N2吸收法的比表面积不小于180000cm2/g ;C 1-1含量≤0.02%,密度 22001^/1113,平均粒径0.1-0.2 4 111,用量:25 K g / m 3 ;聚羧酸减水剂:型号I T -9,C I ―1含量≤0.035%,用量:7.745 K g / m 3 ;砂:细度模数2.2-2.6,含泥量< 1.0%,并且不容许有泥块存在,用量:613 Kg/m 3 ;变质岩:岩石抗压强度 检验值为大于80MPa,粒径为5~20mm,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5%,不得混入风化颗粒,含泥量不大于0.5%并且不容许有泥块存在,用量:1066 K g / m 3 ;清洁水:用水应符合行业标准JGJ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水中不得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物质,PH值应大于4,用量:166 K g / m 3 ;水胶比为0.28,其28d抗压强度为76MPa。本专利技术由于全部采用预应力高强度钢筋进行低应力张拉,不用制作普通热轧钢筋骨架,钢筋的穿入与镦头都是在无障碍的情况下完成,使制作变得非常容易;本专利技术首次应用挂筋方式代替通常的穿筋方式,即在钢筋圈上冲制好开口 L形槽,然后直接将钢筋挂在钢筋圈的开口 L形槽上定位,将生产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由于采用了提高电杆耐久性的设计,在满足电杆高承载力的前提下,产品寿命高于一般的大弯矩电杆或钢结构杆塔20年以上。并且,在抗裂性、混凝土延性等方面也优于一般的大弯矩混凝土电杆;由于电杆主筋采用了全高强度钢筋设计,使 产品的用钢量下降,制造成本低于一般的大弯矩电杆;通过对钢筋骨架、杆段的连接结构等进行巧妙、精确、合理的设计,使制造产品变得更加简捷方便,提高了制造效率;本专利技术可取代大部分用于城镇10kv、35kv单回路和双回路输电线路的直线、转角及终端杆塔,也可做为高压、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及线路直线杆塔使用。可节约工程费用20%以上。【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杆上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杆下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钢筋骨架中钢筋圈结构示意图(放大)。图中:1电杆上节,2混凝土层,3钢筋圈,4螺旋筋,5内钢箍,6主筋,7钢板圈,8上节杆接头,9下节杆接头,10电杆下节,11开口 L形槽。【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认真总结了大弯矩混凝土电杆早期出裂的原因,精确组配好高强水泥、硅粉、磨细矿渣粉作为胶凝材料,岩碎石、砂作为骨料,及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和水的配方设计,并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研制出具有良好体积稳定性和抗早期出裂的高强度和高耐久性能的高性能混凝土。同时本专利技术从提高电杆的使用寿命出发,超越现行执行的“环形混凝土电杆GB/4623-2006”标准中规定的“纵向受力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5 mm”的要求,制定了 “纵向受力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0 mm”的规定,以保证满足按达到二类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条件下电杆使用年限不低于50年的要求设计,而现在的钢结构杆塔设计年限为30年。本专利技术在大弯矩混凝土电杆主筋应用上首次全部采用预应力高强度钢筋,在操作上采用低张拉力(0.45 f P t k)的方法,消除了在电杆杆体上抗裂性能不均的现象,减少了电杆的用钢量。使电杆在抗裂性能、混凝土延性、产品成本各方面均优于一般的部分预应力大弯矩混凝土电杆。一、本专利技术组成基本结构:本专利技术由二节以上杆段通过在杆端头的杆接头和螺栓连接而成,这样组合更有利于运输。电杆总高为:根据线路需要可选择12m-36m的各种杆段,电杆外形为锥形,锥度为1:75。电杆按梢端直经分有230、270、310、350、390、430、4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耐久性大弯矩混凝土电杆,包括钢筋骨架、混凝土层,其特征是:钢筋骨架中的钢筋圈圆周上沿径向均布开口L形槽,开口L形槽中布置的主筋全部为高强度钢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捷黄成钢胡敏卜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江西赣州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