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车用挂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63132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5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车用挂钩装置,包含吊钩,所述的吊钩通过一连接装置与第一滑轮部和第二滑轮部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滑轮部和第二滑轮部分别包含一内挡板、套管、滑轮盘、外挡板和锁定盘。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吊车用挂钩装置利用第一滑轮部和第二滑轮部的双滑轮设计,能大大提高挂钩的平衡性,进一步可以了整个挂钩的可靠性,另外,由于采用独立的转动部和支撑部,挂钩能在实现全方位的旋转,提高了挂钩的灵活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车用挂钩装置,包含吊钩,所述的吊钩通过一连接装置与第一滑轮部和第二滑轮部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滑轮部和第二滑轮部分别包含一内挡板、套管、滑轮盘、外挡板和锁定盘。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吊车用挂钩装置利用第一滑轮部和第二滑轮部的双滑轮设计,能大大提高挂钩的平衡性,进一步可以了整个挂钩的可靠性,另外,由于采用独立的转动部和支撑部,挂钩能在实现全方位的旋转,提高了挂钩的灵活度。【专利说明】吊车用挂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机械,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吊车用挂钩装置。
技术介绍
在吊车上需要使用挂钩来挂取货物,现有的挂钩都是单滑轮支撑设计,这种设计的平衡性较差,特别是在有外力冲击的时候。另外,这个单滑轮设计的可靠性也仍需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吊车用挂钩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吊车用挂钩装置,包含吊钩,所述的吊钩通过一连接装置与第一滑轮部和第二滑轮部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滑轮部和第二滑轮部分别包含一内挡板、套管、滑轮盘、外挡板和锁定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连接装置包含主轴,所述的主轴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的主轴下方设有一护罩、转动部和支撑部,所述的支撑部包含位于其中心的通孔和位于所述的通孔两侧的相对设置的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的第一突出部上套接有一第一转动圈,所述的第二突出部上套接有一第二转动圈,所述的吊钩贯穿所述的通孔并与所述的转动部可转动地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转动部包含一限位挡片、一转动主体和一轴承,所述的轴承卡合在所述的转动主体的下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限位挡片为弹性橡胶制成。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吊车用挂钩装置利用第一滑轮部和第二滑轮部的双滑轮设计,能大大提高挂钩的平衡性,进一步可以了整个挂钩的可靠性,另外,由于采用独立的转动部和支撑部,挂钩能在实现全方位的旋转,提高了挂钩的灵活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吊车用挂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吊车用挂钩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吊车用挂钩装置的进一步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吊车用挂钩装置的转动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吊车用挂钩装置的转动部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其中, 1、吊车用挂钩装置;2、第一滑轮部;3、第二滑轮部; 31、内挡板;32、套管;33、滑轮盘; 34、外挡板;35、锁定盘;4、吊钩; 5、连接装置;51、主轴;521、第一固定板; 522、第二固定板;53、护罩;54、转动部; 541、限位挡片;542、转动主体;543、轴承; 55、支撑部;550、通孔;551、第一突出部; 552、第二突出部;553、第一转动圈;554、第二转动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车用挂钩装置。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吊车用挂钩装置1,包含吊钩4,该吊钩4通过一连接装置5与第一滑轮部2和第二滑轮部3相连接,该第一滑轮部2和第二滑轮部3分别包含一内挡板31、套管32、滑轮盘33、外挡板34和锁定盘35。该连接装置5包含主轴51,该主轴51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板521和第二固定板522,该主轴51下方设有一护罩53、转动部54和支撑部55,该支撑部55包含位于其中心的通孔550和位于该通孔550两侧的相对设置的第一突出部551和第二突出部552,该第一突出部551上套接有一第一转动圈553,该第二突出部552上套接有一第二转动圈554,该吊钩4贯穿该通孔550并与该转动部54可转动地连接。该转动部54包含一限位挡片541、一转动主体542和一轴承543,该轴承543卡合在该转动主体542的下方。该限位挡片541为弹性橡胶制成。该专利技术的吊车用挂钩装置利用第一滑轮部和第二滑轮部的双滑轮设计,能大大提高挂钩的平衡性,进一步可以了整个挂钩的可靠性,另外,由于采用独立的转动部和支撑部,挂钩能在实现全方位的旋转,提高了挂钩的灵活度。以上仅仅以一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吊车用挂钩装置(1),包含吊钩(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钩(4)通过一连接装置(5)与第一滑轮部(2)和第二滑轮部(3)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滑轮部(2)和第二滑轮部(3)分别包含一内挡板(31)、套管(32)、滑轮盘(33)、外挡板(34)和锁定盘(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车用挂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5)包含主轴(51),所述的主轴(51)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板(521)和第二固定板(522 ),所述的主轴(51)下方设有一护罩(53)、转动部(54)和支撑部(55),所述的支撑部(55)包含位于其中心的通孔(550)和位于所述的通孔(550)两侧的相对设置的第一突出部(551)和第二突出部(552),所述的第一突出部(551)上套接有一第一转动圈(553),所述的第二突出部(552)上套接有一第二转动圈(554),所述的吊钩(4)贯穿所述的通孔(550)并与所述的转动部(54)可转动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车用挂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部(54)包含一限位挡片(541 )、一转动主体(542)和一轴承(543),所述的轴承(543)卡合在所述的转动主体(542)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车用挂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挡片(541)为弹性橡胶制成。【文档编号】B66C1/34GK103508309SQ201210204829【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 【专利技术者】陈沛 申请人:泰州市创协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吊车用挂钩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车用挂钩装置(1),包含吊钩(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钩(4)通过一连接装置(5)与第一滑轮部(2)和第二滑轮部(3)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滑轮部(2)和第二滑轮部(3)分别包含一内挡板(31)、套管(32)、滑轮盘(33)、外挡板(34)和锁定盘(3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沛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创协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