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垂直增强的支撑钢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垂直管,等截面的直管形态;以及肋片,固定于所述垂直管的内壁,其外缘与所述内壁封闭配合固定;该肋片沿该垂直管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本方案通过在垂直管的内壁腔内设置肋片,从而约束垂直管的变形,钢管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得到极大的提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垂直增强的支撑钢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垂直管,等截面的直管形态;以及肋片,固定于所述垂直管的内壁,其外缘与所述内壁封闭配合固定;该肋片沿该垂直管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本方案通过在垂直管的内壁腔内设置肋片,从而约束垂直管的变形,钢管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得到极大的提升。【专利说明】一种垂直增强的支撑钢管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模板支撑系统的垂直支撑工程设备,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垂直支撑的钢管。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上的模板支撑系统较多采用钢管支撑。支撑用的钢管未针对建筑所用的水平和竖向方向进行分类,而实际情况中竖向受力往往较水平受力大得多,这样造成钢管的竖向压弯受力时常常不能满足要求。这也是造成很多施工过程中模板工程倒塌事故的重要原因。要保证竖向支撑的刚度,如果采用现有的架子钢管支撑,必然要求增加竖向钢管的设置,这不仅增大施工过程的投入,而且也会使施工的作业空间减小而增大施工难度。若改选其它型号的钢管作竖向支撑用,这样会使钢管扣件的材料需要另行设置。带来另外的设计、物料成本。通过分析竖向支撑钢管在作业过程中失稳的现象,它主要是因为重力作用下,钢管壁变形增大。从而导使钢管变形增大后形成弯曲变形,钢管压弯后减少顶部的支撑力。从而造成整个模板体系因竖向支撑失稳而破坏。这就是说钢管的极限承载力因变形的发生而达不到,因此,考虑到与现有物料、工艺的兼容性,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截面尺寸与现有钢管相同,但竖向承载力较高的增强度钢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为克服现有竖直向支撑钢管承受力不足的缺陷,以及急需在现有规格基础上具备抗压能力的需求,本技术提出一种垂直增强的支撑钢管,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垂直增强的支撑钢 管,它包括:垂直管,其形态为等截面的直管;以及肋片,固定于所述垂直管的内壁,其外缘与所述内壁封闭配合固定;该肋片沿该垂直管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本方案具有以下改进方案: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肋片为圆环形的片状,并与该垂直管的中心轴线相垂直。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肋片在该垂直管内等间距分布。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肋片外缘与垂直管内壁之间具有焊缝。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垂直管为螺旋焊缝的直钢管形态。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垂直管外壁通过钢材粘胶配合固定一外套管;该外套管的焊缝沿该垂直管的长度方向延伸。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层保护层,覆盖于所述外套管的外壁。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有:1.通过在垂直管的内壁腔内设置肋片,从而约束垂直管的变形,钢管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得到极大的提升。2.外套管进一步加强了垂直管的抗形变能力;【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带剖面的侧视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肋片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带剖面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二的正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垂直增强的支撑钢管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它具有一个垂直管10,钢材、等截面的直管形态;垂直管10为6米长的钢管其外径为Φ50πιπι。以及肋片20,固定于垂直管10的内壁,其外缘与垂直管10内壁封闭配合固定;该肋片20沿该垂直管10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本实施例的制作流程如下:I)材料准备:如图2,加工制作肋片20 (外径是40mm,内径是20mm,厚度为5mm);加工制作垂直管10用于螺旋焊接的钢板,宽度是100mm,厚度为1.5mm,长度视所需卷钢管长度而定,并对两端进行切口处理,保证卷成钢管后在同一截面);2)卷管及焊接:钢板螺旋卷成管状,在底端,即图1左端设置第一片肋片20。并把肋片20与垂直管10内壁通过水平焊缝21进行连接。然后把螺旋卷缝采用螺旋焊缝11进行固定。在距第一片肋片20距离292.5mm处设置第二片肋片24。并把第二片肋片24与垂直管10内壁进行焊接。其余肋片类推,且其余肋片均间隔300mm。考虑到垂直管10的螺旋成型过程,在螺旋卷管的同时进行水平焊缝21和螺旋焊缝11的作业。这样保证垂直管10螺旋卷成外径43mm钢管,同时保证所有肋片与垂直管内壁牢固连接。可见,通过在垂直管10的内壁腔内设置肋片,从而约束垂直管10的变形,钢管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得到极大的提升。为保证钢管的两端的肋片的质量,肋片20内凹5mm,并与钢管内壁焊接牢固,除了垂直焊缝21外,还有一段端头焊缝22加强其牢固程度。肋板20的中间具有通孔23,为环形平板状,耗材少,且径向受力强度高。实施例二: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结构有一部分类似实施例一,即垂直管10、肋片20及其组合,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垂直管10外部还具有一外套管30,该外套管30是通过钢材粘胶配合固定,套接于垂直管10的外壁;该外套管的制作过程如下:在垂直管10的外壁用钢板卷曲贴合,得到外套管30的形状;其外径为50mm ;同时,该外套管30具有一条直缝31,对此直缝进行焊接作业,将其固接,从而提升钢管的质量。最后,对的外套管30的表面进行表层除锈、除渣、打磨等工作。并在表面进行钢管保护层40的涂刷作业。到此整个这种增强度支撑钢管钢管完成。它能充分发挥钢管内壁腔内的肋片的作用,减少钢管的变形量,从而提升支撑钢管在支撑钢管时的强度,从而实现让模板的支撑体系拥有较高的竖向承载能力。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垂直增强的支撑钢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垂直管,其形态为等截面的直管;以及 肋片,固定于所述垂直管的内壁,其外缘与所述内壁封闭配合固定;该肋片沿该垂直管长度方向间隔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垂直增强的支撑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为圆环形的片状,并与该垂直管的中心轴线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垂直增强的支撑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在该垂直管内等间距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垂直增强的支撑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外缘与垂直管内壁之间具有焊缝。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一种垂直增强的支撑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管为螺旋焊缝的直钢管形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垂直增强的支撑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管外壁通过钢材粘胶配合固定一外套管;该外套管的焊缝沿该垂直管的长度方向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垂直增强的支撑钢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层保护层,覆盖于所述外套管的外壁。【文档编号】E04G5/06GK203383497SQ201320359805【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1日 【专利技术者】庄景峰, 林良进, 林文胜, 林永福, 庄远松, 吴剑云, 张梅阳 申请人:厦门特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垂直增强的支撑钢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垂直管,其形态为等截面的直管;以及?肋片,固定于所述垂直管的内壁,其外缘与所述内壁封闭配合固定;该肋片沿该垂直管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景峰,林良进,林文胜,林永福,庄远松,吴剑云,张梅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特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