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包括两台真空上料机,真空上料机包括过滤仓,过滤仓下部设置有出料口,过滤仓内部设置有滤芯组,过滤仓外部与滤芯组对应位置设置有反吹气囊,过滤仓上部设置有气动真空阀,用于与真空机组连接,过滤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气动进料阀,还包括共用吸料管以及PLC控制器,共用吸料管分别与两个真空上料机上的气动进料阀连接,PLC控制器分别与两台真空上料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距离、远距离、大产量的并列连续式真空上料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包括两台真空上料机,真空上料机包括过滤仓,过滤仓下部设置有出料口,过滤仓内部设置有滤芯组,过滤仓外部与滤芯组对应位置设置有反吹气囊,过滤仓上部设置有气动真空阀,用于与真空机组连接,过滤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气动进料阀,还包括共用吸料管以及PLC控制器,共用吸料管分别与两个真空上料机上的气动进料阀连接,PLC控制器分别与两台真空上料机连接,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距离、远距离、大产量的并列连续式真空上料机。【专利说明】并列连续式真空上料机
本技术涉及上料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列连续式真空上料机。
技术介绍
真空上料机也称为粉体真空输送系统(简称PTS),国内外现处于普片推广阶段,逐步取代以前人工转运和倒料,有效地避免了粉尘飞扬,大大提高了工作环境质量和节省劳动力。但目前国内外所使用的真空上料机除存在下料不顺畅,吸料口反喷、能耗大缺陷外,还局限在短矮距离的输送,普遍存在长距离或高距离难以输送的问题,现有技术之一为板阀式真空上料机,板阀式真空上料机一般由气动射流式真空发生器(也称气动真空泵或文丘里管真空泵)、顶盖、简易式反吹或气囊反吹、过滤芯组、进料仓、旋风隔板、振动器、下料仓和气动板阀组成。一般用气控或电控来完成吸料和放料的交替循环工作,吸料和放料的时间均可设定,比如设定吸料时间为5S,下料时间为3S,打开压缩空气进行工作,先进行5S吸料:气动射流式真空发生器产生真空,下料板阀自动关闭,物料和部分气流在真空作用下经吸料管进入吸料仓,经过过滤芯组将物料阻留在下料仓中而空气被气动射流式真空发生器排出;当运行时间持续达到设定5S后就自动转入3S下料:气动射流式真空发生器停止工作,下料板阀自动打开,简易式反吹或气囊反吹释放气体来由里自外吹洗过滤芯、振动器开始工作辅助下料;当下料运行时间持续达到设定3S后又再自动转入5S吸料,就这样自动轮回工作达到吸料、放料的目的,完成物料经管道负压输送到指定的容器或设备中,板阀式真空上料机一般使用射流式真空发生器,其输送物料高度大受限制,在3米和总长度5米以内时效果较佳,输送高度在5米或总长度在10米时输送产量就会减半,输送产量随距离增远而降低,最远输送总长度不能超过25米,最高距离不能超过8米。现在技术二为蝶阀式真空上料机,蝶阀式真空上料机一般由气动射流式真空发生器或电动真空源、顶盖、反吹气囊、过滤芯组、进料仓(与下料仓共用I仓)、振动器、气动蝶阀组成。控制与板阀式真空上料机相同,一般也用气控或电控来完成吸料和放料的交替循环工作,吸料和放料的时间均可设定,比如设定吸料时间为5S,下料时间为3S,打开压缩空气进行工作,先进行5S吸料:接通真空,下料板阀自动关闭,物料和部分气流在真空作用下经吸料管进入吸料仓,经过过滤芯组将物料阻留在下料仓中而空气被真空排出;当运行时间持续达到设定5S后就自动转入3S下料:真空自动关闭,下料蝶阀自动打开,气囊由顶盖向滤芯瞬间释放气体洗过滤芯、振动器开始工作辅助下料;当下料运行时间持续达到设定3S后又再自动转入5S吸料,就这样自动轮回工作达到吸料、放料的目的,完成物料经管道负压输送到指定的容器或设备中,蝶阀式真空上料机若采用气动射流式真空发生器则输送效果根板阀式真空上料机完全相同。若采用电动真空源则输送距离有所增加,不使用清空阀的输送高度可达71米,使用清空阀的输送高度可达14米?18米,输送总长度最远达35?45米,同样存在输送的距离越远其效率就越低。物料特性不同其输送效果也不相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距离、远距离、大产量的并列连续式真空上料机。所述并列连续式真空上料机,包括两台真空上料机,所述真空上料机包括过滤仓,所述过滤仓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过滤仓内部设置有滤芯组,所述过滤仓外部与滤芯组对应位置设置有反吹气囊,所述过滤仓上部设置有气动真空阀,用于与真空机组连接,所述过滤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气动进料阀,还包括共用吸料管道以及PLC控制器,所述共用吸料管道分别与两个真空上料机上的气动进料阀连接,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两台真空上料机连接。所述出料口处还设置有气下料阀。所述出料口上部外侧设置有振动器以及液化器。所述共用吸料管道前端距离I米内装上一套气动清空阀。与PLC控制器连接的还包括文字显示器。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并列连续式真空上料机,实现了高远距离的粉体负压输送,水平距离输送可达80-100米,垂直高度可达输送25~40米,同种物料的输送产量比较,并列连续式上料机是同尺寸的单台蝶阀式真空上料机在相同工况下的3倍以上,输送距离越远其效果就越明显,因单台蝶阀式真空上料机高远距离输送时必须每次具有吸料清空时间,而连续式上料机没有清空,只有停机时才有清空程序,并列连续式上料机的总成本比2台独立的蝶阀式真空上料机少,吸料管、真空管、程序等部分都减少了,弥补了单台真空上料机长距离无法输送的缺陷,可以取代正压输送,实现了无粉尘泄漏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规避了正压输送存在的粉尘爆炸高风险。且成本比同工况的正压输送低得多。【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并列连续式真空上料机,将两台蝶阀式真空上料机I进行并列,两台上料机I的进料管合并为一根共用吸料管道2,出料口接在同一设备或同一容器上,真空源使用同一台电动真空泵,两台蝶阀式真空上料机分别各自安装上气动进料阀3、气动真空阀4、气动下料阀5、反吹气囊6、滤芯组7、振动器8或流化器9,在共用吸料管道前端距离一米内装上一套气动清空阀10,共用一套PLC+文本显示器进行控制,用PLC控制电磁阀,电磁阀驱动各气动执行元件,文本显示器用来设定时间参数、切换手动与自动程序、显示文字报警等。工作原理:两台上料机的吸料时间与下料时间设为相等(一般8~15S),当一台真空上料机处于真空上料状态时而另一台正好处于下料和反吹状态,让两台上料机的上料与下料程序实现自行循环切换,确保共用吸料管道内物料始终处于连续输送状态。若在高距离或长距离的输送中要求中途停止,则程序会自动将气动清空阀打开来切断前端物料而只进空气,让清空阀后端高距离或长距离的共用吸料管道内物料被吸净,以免出现堵塞造成下次无法输送。3)不是将两台蝶阀式真空上料机进行简单的组合,若处理不好就会出现反喷、不吸料或堵塞现象,必须注意以下的几点:①当一台设备的吸料动作结束时与另一台设备的开始吸料必须提前进行交替时重叠广2秒(即2台上料机同时吸料叠合广2秒),否则出现公共管内物料下落乃至堵塞下料阀门打开时起要延时2~4秒后才进行气囊反吹,否则出现物料倒灌或出现滤芯组被堵塞2台蝶阀式真空上料机必须分别各自安装上气动进料阀,且阀门关严时无泄漏,否则出现不吸料现象。本技术实施例并列连续式真空上料机,实现了高远距离的粉体负压输送,水平距离输送可达80-100米,垂直高度可达输送25~40米,同种物料的输送产量比较,并列连续式上料机是同尺寸的单台蝶阀式真空上料机在相同工况下的3倍以上,输送距离越远其效果就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并列连续式真空上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台真空上料机,所述真空上料机包括过滤仓,所述过滤仓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过滤仓内部设置有滤芯组,所述过滤仓外部与滤芯组对应位置设置有反吹气囊,所述过滤仓上部设置有气动真空阀,用于与真空机组连接,所述过滤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气动进料阀,还包括共用吸料管道以及PLC控制器,所述共用吸料管道分别与两个真空上料机上的气动进料阀连接,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两台真空上料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才权,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帕泰克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