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极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45744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8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方法、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使实际像素电压更接近充电电压,从而改善显示效果。该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压生成单元,用于在一行扫描时间中生成第一电压,所述一行扫描时间依次由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组成;第二电压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阶段生成第二电压;开启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阶段输出所述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之和,在所述第二阶段输出所述第一电压;截止单元,用于在所述一行扫描时间结束时输出截止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方法、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涉及液晶显示
,使实际像素电压更接近充电电压,从而改善显示效果。该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压生成单元,用于在一行扫描时间中生成第一电压,所述一行扫描时间依次由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组成;第二电压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阶段生成第二电压;开启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阶段输出所述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之和,在所述第二阶段输出所述第一电压;截止单元,用于在所述一行扫描时间结束时输出截止电压。【专利说明】栅极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栅极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液晶显示器通常是通过二阶栅极电压来控制每行像素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 TFT),即提供高电压和低电压,高电压时像素TFT导通,数据线为像素电 极充电至像素电压,低电压时像素TFT截止,像素电压被存储。然而,栅极电压的变化会通过寄生电容或存储电容使得像素电极电压产生跳变电 压(Feed through Voltage),因此,在像素TFT截止后,栅极电压从高电压变为低电压的过 程会使得像素电极产生跳变电压并使实际像素电压小于像素TFT导通时数据线提供的充 电电压,从而导致显示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使实际像素电压更接 近充电电压,从而改善显示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压生成单兀,用于在一行扫描时间中生成第一电压,所述一行扫描时间依 次由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组成;第二电压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阶段生成第二电压;开启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阶段输出所述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之和,在所述第二 阶段输出所述第一电压;截止单兀,用于在所述一行扫描时间结束时输出截止电压。 具体地,所述第一电压生成单元包括η个栅极信号输入端,η个栅极信号输入端用 于依次在一行扫描时间中输出第一电压,其中η为正整数;所述第二电压生成单兀包括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和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所述第 一时钟信号输入端用于在奇数行扫描时间的第一阶段输出第二电压,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输 入端用于在偶数行扫描时间的第一阶段输出所述第二电压;所述开启单元包括η个第一薄膜晶体管和η个电容,第一薄膜晶体管不能被所述 第二电压控制导通;所述截止单元包括低电压输入端和η个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能够被 所述第二电压控制导通;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还包括η行栅线;每行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一行栅线、一个栅极信号输入端、一个电容、一个第一薄膜 晶体管和一个第二薄膜晶体管;在每行栅极驱动电路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栅极信号输入端,奇数行中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偶数行中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在每行栅极驱动电路中,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连接于栅极信号输入端,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于栅线;在每行栅极驱动电路中,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于所述低电压输入端,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于栅线,奇数行中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偶数行中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具体地,在每一行扫描时间的第一阶段输出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之和至每一行栅线,所述每一行的扫描时间依次由所述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组成;在所述每一行扫描时间的第二阶段输出所述第一电压至每一行栅线;在所述每一行扫描时间的第二阶段结束时输出截止电压至每一行栅线。具体地,在奇数行扫描时间的第一阶段,栅极信号输入端输出第一电压,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出第二电压,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出0,第一薄膜晶体管导通,第二薄膜晶体管截止;在奇数行扫描时间的第二阶段,栅极信号输入端输出第一电压,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出0,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出0,第一薄膜晶体管导通,第二薄膜晶体管截止;在奇数行扫描时间的第二阶段结束时,栅极信号输入端输出0,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出0,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出第二电压,第一薄膜晶体管截止,第二薄膜晶体管导通;在偶数行扫描时间的第一阶段,栅极信号输入端输出第一电压,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出0,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出第二电压,第一薄膜晶体管导通,第二薄膜晶体管截止;在偶数行扫描时间的第二阶段,栅极信号输入端输出第一电压,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出0,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出0,第一薄膜晶体管导通,第二薄膜晶体管截止;在偶数行扫描时间的第二阶段结束时,栅极信号输入端输出0,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出第二电压,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出0,第一薄膜晶体管截止,第二薄膜晶体管导通。进一步地,所述一行扫描时间中,所述第一阶段大于所述第二阶段。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上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阵列基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栅极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将现有的二阶驱动方式变为三阶驱动方式,第一阶段通过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之和作为栅极电压驱动像素TFT导通,第二阶段同样维持像素TFT导通,但是将栅极电压降低至第一电压,第二阶段结束之后将栅极电压降低至截止电压使像素TFT截止,由于跳变电压是栅极电压的瞬间变化导致的,因此第二阶段起到缓冲作用,从第一电压与截止电压之间的压差较小,因此产生的跳变电压较小,使实际像素电压更接近充电电压,从而改善显示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栅极驱动电路的结构框图;图2为与图1中栅极驱动电路连接的一行栅线的信号时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棚极驱动电路的电路意图;图4为图3中栅极驱动电路的信号时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压生成单兀I,用于在一行扫描时间T中生成第一电压VI,—行扫描时间T依次由第一阶段Tl和第二阶段T2组成;第二电压生成单元2,用于在第一阶段Tl生成第二电压V2 ;开启单元3, 用于在第一阶段Tl输出第一电压Vl与第二电压V2之和,在第二阶段T2输出第一电压Vl ; 截止单兀4,用于在一行扫描时间T结束时输出截止电压Vgl。具体地,上述栅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栅线G’,用于为一行像素TFT提供栅极电压,每行栅线通过像素TFT连接于一行像素电极。一行扫描时间T指每一行像素TFT 需要导通的时间,以下通过一行像素的驱动过程进一步说明上述栅极驱动电路的原理。首先在一行扫描时间T的第一阶段Tl中,第一电压Vl与第二电压V2之和作为栅极电压使像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压生成单元,用于在一行扫描时间中生成第一电压,所述一行扫描时间依次由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组成;第二电压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阶段生成第二电压;开启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阶段输出所述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之和,在所述第二阶段输出所述第一电压;截止单元,用于在所述一行扫描时间结束时输出截止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荣铖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