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形钢腹板后焊收缩预应力组合结构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43708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8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波形钢腹板组合结构施工工艺,公开了一种波形钢腹板后焊收缩预应力组合结构施工工艺,包括波形钢腹板(1)、翼缘板(2)、混凝土(4),包括以下步骤:A、将波形钢腹板(1)与翼缘板(2)部分焊接;B、在翼缘板(2)上浇筑混凝土;C、波形钢腹板(1)与翼缘板(2)整体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先浇筑混凝土,后焊接翼缘板与波形钢板,利用翼缘板与波形钢板焊接时的收缩,应对混凝土浇筑后发生收缩与徐变,达到钢板与混凝土协同收缩,减少了砼收缩裂缝和组合结构应力重分布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波形钢腹板组合结构施工工艺,公开了一种波形钢腹板后焊收缩预应力组合结构施工工艺,包括波形钢腹板(1)、翼缘板(2)、混凝土(4),包括以下步骤:A、将波形钢腹板(1)与翼缘板(2)部分焊接;B、在翼缘板(2)上浇筑混凝土;C、波形钢腹板(1)与翼缘板(2)整体焊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先浇筑混凝土,后焊接翼缘板与波形钢板,利用翼缘板与波形钢板焊接时的收缩,应对混凝土浇筑后发生收缩与徐变,达到钢板与混凝土协同收缩,减少了砼收缩裂缝和组合结构应力重分布现象。【专利说明】波形钢腹板后焊收缩预应力组合结构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波形钢腹板组合结构施工工艺,尤其涉及了一种波形钢腹板后焊收缩预应力组合结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组合结构中的砼存在收缩与徐变,但连接键在砼的收缩与徐变过程中不能应变,如平直钢板制成的翼缘板在砼收缩时不能收缩,还承担了砼收缩时传递的纵向压应力,本专利能翼缘板与砼协同变化,利用螺栓时的位力,使翼缘板在砼收缩时具备一定的纵向收缩应变,减少了砼收缩裂缝和组合结构应力重分布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平直钢板制成的翼缘板在砼收缩时不能收缩,还承担了砼收缩时传递的纵向压应力,当混凝土浇筑后发生收缩与徐变时,导致钢板与混凝土发生脱壳,甚至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纹,影响组合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中等缺点,提供了一种通过先浇筑混凝土,后焊接翼缘板与波形钢板,利用翼缘板与波形钢板焊接时的收缩,应对混凝土浇筑后发生收缩与徐变,达到钢板与混凝土协同收缩,减少了砼收缩裂缝和组合结构应力重分布现象的波形钢腹板后焊收缩预应力组合结构施工工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波形钢腹板后焊收缩预应力组合结构施工工艺,包括波形钢腹板、翼缘板、混凝土,包括以下步骤:A、将波形钢腹板与翼缘板部分焊接;B、在翼缘板上浇筑混凝土 ;C、波形钢腹板与翼缘板整体焊接。步骤A中的部分焊接,并不是完全的焊接,而是通过点焊或者间隔式点固焊,使波形钢腹板与翼缘板连接在一起,在安装和运输的过程中不至于脱落即可,焊接工作量小,所述的翼缘板与波形钢腹板焊接,翼缘板与砼结合。首先,在现有技术中,多是将翼缘板与腹板完全焊接后运输至施工现场,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平直腹板与翼缘板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焊缝为纵向直线,因此其焊接时翼缘板基本上是产生横向收缩,产生纵向的收缩几乎可以忽略。但是,波形钢板与翼缘板的焊接焊缝为波浪形或折线形,其焊接的过程中会导致翼缘板发生纵向收缩以及横向收缩,由于梁的纵向长度较长,因此以纵向收缩为主。可以想象的是,当混凝土浇筑后在固化的过程中,翼缘板如果产生纵向收缩,必然导致与翼缘板连接部分的混凝土也产生纵向收缩,该效果等同于对混凝土两侧施加外力,使其向中间压紧、压实,即此时的混凝土为具有一定向内收紧预应力的预应力混凝土。在后续混凝土凝结收缩的过程中,混凝土的自然收缩对翼缘板的影响较小,因此便减少了砼收缩裂缝和组合结构应力重分布现象。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A中:翼缘板上设置有连接键,连接键与混凝土结合。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键为栓钉或开孔钢板,栓钉或开孔钢板与翼缘板焊接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A中:部分焊接为间隔式点固焊,保障构件制作、运输与前期施工阶段的结构稳定性。通过间隔式点固焊,使波形钢板与翼缘板连接在一起,紧起到初步连接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C中:整体焊接为将波形钢腹板和翼缘板除部分焊接以外的焊缝全部焊接,促进翼缘板与混凝土的协同收缩。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C中:整体焊接在混凝土达到50%强度以上进行。作为优选,所述的翼缘板上设有微型应变波。作为优选,所述的翼缘板为平直钢板。作为优选,所述的翼缘板为拱形。作为优选,所述的栓钉与翼缘板焊接的根部设有空间活动套。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先浇筑混凝土,后焊接翼缘板与波形钢板,利用翼缘板与波形钢板焊接时的收缩,应对混凝土浇筑后发生收缩与徐变,达到钢板与混凝土协同收缩,减少了砼收缩裂缝和组合结构应力重分布现象。【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拱形翼缘板的结构图。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I一波形钢腹板、2—翼缘板、3—连接键、4 一砼、5—活动空间、6—空间活动套、7—限位端板、21—微形应变波、61—弹性胶圈、62—薄形钢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2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波形钢腹板后焊收缩预应力组合结构施工工艺,如图1所示,包括波形钢腹板1、翼缘板2、混凝土 4,包括以下步骤:A、将波形钢腹板I与翼缘板2部分焊接;B、在翼缘板2上浇筑混凝土 ;C、波形钢腹板I与翼缘板2整体焊接。步骤A中的部分焊接,并不是完全的焊接,而是通过点焊或者间隔式点固焊,使波形钢腹板I与翼缘板2连接在一起,在安装和运输的过程中不至于脱落即可,焊接工作量小,所述的翼缘板2与波形钢腹板I焊接,翼缘板2与砼4结合。首先,在现有技术中,多是将翼缘板与腹板完全焊接后运输至施工现场,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平直腹板与翼缘板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焊缝为纵向直线,因此其焊接时翼缘板基本上是产生横向收缩,产生纵向的收缩几乎可以忽略。但是,波形钢板与翼缘板的焊接焊缝为波浪形或折线形,其焊接的过程中会导致翼缘板发生纵向收缩以及横向收缩,由于梁的纵向长度较长,因此以纵向收缩为主。可以想象的是,当混凝土浇筑后在固化的过程中,翼缘板如果产生纵向收缩,必然导致与翼缘板连接部分的混凝土也产生纵向收缩,该效果等同于对混凝土两侧施加外力,使其向中间压紧、压实,即此时的混凝土为具有一定向内收紧预应力的预应力混凝土。在后续混凝土凝结收缩的过程中,混凝土的自然收缩对翼缘板的影响较小,因此便减少了砼收缩裂缝和组合结构应力重分布现象。步骤A中:翼缘板2上设置有连接键3,连接键3与混凝土 4结合。连接键3为开孔钢板,开孔钢板与翼缘板焊接连接。步骤A中:部分焊接为间隔式点固焊,保障构件制作、运输与前期施工阶段的结构稳定性。通过间隔式点固焊,使波形钢板与翼缘板连接在一起,紧起到初步连接的作用。翼缘板2为平直钢板。步骤C中:整体焊接为将波形钢腹板I和翼缘板2除部分焊接以外的焊缝全部焊接,促进翼缘板2与混凝土 4的协同收缩。步骤C中:整体焊接在混凝土达到50%强度以上进行。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翼缘板2上设有微型应变波21。翼缘板2带有微形应变波21,翼缘板2 二端焊有限位端板7。限位端板7设在梁的两端,通过在翼缘板上设置微形应变波21,与现有技术中的平直翼缘板无法纵向收缩相比,带有微型应变波的翼缘板2能够在纵向与混凝土一起收缩,而与翼缘板2连接的波形钢板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纵向收缩能力,因此,整个组合结构中:砼、翼缘板、波形钢板三者协同收缩,使整个结构能协同受力,达到完全组合状态。微形应变波21的波高小于翼缘板2厚度的6倍,微形应变波的波峰与波峰之间为1500mm。如图2所示,翼缘板2为拱形。连接键为栓钉,栓钉与翼缘板2焊接的根部设有空间活动套6。空间活动套6为弹性胶圈61,弹性胶圈61的厚度大于0.5毫米,弹性胶圈61为耐老化的乙烯类、聚胺酯或硅胶类高分子化合物。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波形钢腹板后焊收缩预应力组合结构施工工艺,包括波形钢腹板(1)、翼缘板(2)、混凝土(4),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波形钢腹板(1)与翼缘板(2)部分焊接;B、在翼缘板(2)上浇筑混凝土;C、波形钢腹板(1)与翼缘板(2)整体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天明董中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博数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