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加劲肋的腹板开洞压型钢板组合梁及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31826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1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加劲肋的腹板开洞压型钢板组合梁及安装方法,该钢板组合梁包括:钢梁、腹板洞口、洞口加劲肋、压型钢板、栓钉剪力连接件、钢筋及混凝土;该安装方法包括:钢梁腹板中开洞口;钢梁腹板洞口四周焊接纵向加劲肋和横向加劲肋;钢梁上翼缘摆置压型钢板,并采用透焊方式在压型钢板上焊接栓钉剪力连接件;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并养护,构件制作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在腹板洞口周边焊接纵向、横向加劲肋进行补强,提高了腹板洞口处刚度和承载力,避免了洞口拐角发生剪切破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的弥补了开洞口引起的承载力和刚度损失,提高了腹板洞组合梁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具有很好的转化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该钢板组合梁包括:钢梁、腹板洞口、洞口加劲肋、压型钢板、栓钉剪力连接件、钢筋及混凝土;该安装方法包括:钢梁腹板中开洞口;钢梁腹板洞口四周焊接纵向加劲肋和横向加劲肋;钢梁上翼缘摆置压型钢板,并采用透焊方式在压型钢板上焊接栓钉剪力连接件;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并养护,构件制作完成。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在腹板洞口周边焊接纵向、横向加劲肋进行补强,提高了腹板洞口处刚度和承载力,避免了洞口拐角发生剪切破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的弥补了开洞口引起的承载力和刚度损失,提高了腹板洞组合梁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具有很好的转化前景。【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板组合梁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腹板开洞压型钢板组合梁一般包括:钢梁、腹板洞ロ、压型钢板、栓钉剪カ连接件、钢筋及混凝土,其中压型钢板与钢筋混凝土共同组成组合楼盖。但是,腹板洞ロ周围尚未有补强的方法和措施,这会导致在腹板洞ロ拐角处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且在腹板开洞压型钢板组合梁承受荷载时,在洞ロ处截面容易出现剪切破坏,组合梁的承载カ会明显下降。所以,需要考虑腹板洞ロ周围的补强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旨在解决现有的腹板开洞压型钢板组合梁,腹板洞ロ周围尚未有补强的方法和措施,导致在腹板洞ロ拐角处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在洞ロ处截面容易出现剪切破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有加劲肋的腹板开洞压型钢板组合梁,该带有加劲肋的腹板开洞压型钢板组合梁包括:钢梁、腹板洞ロ、洞ロ加劲肋、压型钢板、栓钉剪カ连接件、钢筋及混凝土,洞ロ加劲肋包括横向加劲肋和纵向加劲肋;压型钢板上方设置混凝土,压型钢板与钢筋混凝土共同组成的组合楼盖固定在钢梁上方,钢梁腹板中开有洞ロ,腹板洞ロ周边设置纵向加劲肋和横向加劲肋。进ー步,压型钢板组合楼盖通过栓钉剪力连接件固定在钢梁上翼缘上方。进ー步,腹板洞ロ周边通过焊接设置纵向加劲肋和横向加劲肋。本专利技术安装例的另ー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加劲肋的腹板开洞压型钢板组合梁安装方法,该带有加劲肋的腹板开洞压型钢板组合梁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钢梁腹板中开设洞ロ ;钢梁腹板洞ロ四周焊接加劲肋;钢梁上翼缘摆置压型钢板,并焊透压型钢板焊接栓钉;绑扎钢筋;烧筑混凝土并养护,构件制作完成。进一歩,该带有加劲肋的腹板开洞压型钢板组合梁安装方法的具体步骤为:第一歩,钢梁带有腹板洞ロ,钢梁为H型钢,腹板洞ロ为四角倒圆角的矩形洞ロ,钢梁截面被腹板洞ロ分割成上部T型和下部倒T型截面,腹板洞ロ高度不宣超过钢梁高度的0.7倍,上部T型、下部倒T型截面的高度不应低于钢梁高度的0.1倍,下部倒T型与上部T型截面的高度之比宜为I?2,洞ロ长度不宜超过腹板洞ロ高度的2.5倍,腹板洞ロ距离临近支座的距离不宜小于腹板洞ロ高度和长度的较小值;第二步,钢梁的腹板洞ロ四周围焊加劲肋,包括纵向加劲肋和横向加劲肋,加劲肋与腹板洞ロ边缘的净距不宜小于8mm,纵向加劲肋探出腹板洞ロ左右边缘的距离均不宣小于腹板洞ロ高度与150mm的较大值;第三步,在钢梁的上翼缘外侧布设压型钢板和栓钉剪カ连接件,采用栓钉焊接机进行焊接,栓钉剪カ连接件焊接完成后,进行强度试验以确保焊接的质量和连接的可靠;第四步,在上部压型钢板组合板中布置钢筋,钢筋的做法与现行工程做法一致;第五歩,混凝土可采用普通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浙青混凝土或其他各类掺合料混凝土,进行浇筑。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有加劲肋的腹板开洞压型钢板组合梁及安装方法,通过采用在腹板洞ロ周边焊接纵向、横向加劲肋进行补强,提高了腹板洞ロ处刚度和承载力,避免了洞ロ拐角发生剪切破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的弥补了开洞ロ引起的承载カ和刚度损失,提高了腹板洞组合梁承载カ和抗变形能力,具有很好的转化前景。【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安装例提供的带有加劲肋的腹板开洞压型钢板组合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安装例提供的带有加劲肋的腹板开洞压型钢板组合梁安装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梁腹板洞ロ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3钢梁腹板洞ロ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腹板洞ロ焊接加劲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5加劲肋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组合梁浇灌混凝土之前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7组合梁浇灌混凝土之前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组合梁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9组合梁的截面结构图;图中:1、钢梁;2、腹板洞ロ ;3、加劲肋;4、压型钢板;5、栓钉剪カ连接件;6、普通钢筋;7、混凝土。具体安装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安装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歩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安装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干限定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安装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进ー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安装例的带有加劲肋的腹板开洞压型钢板组合梁主要由:钢梁1、腹板洞ロ 2、洞ロ加劲肋3、压型钢板4、栓钉剪力连接件5、钢筋6及混凝土 7 ;压型钢板4上方是混凝土 7,压型钢板组合楼盖通过栓钉剪力连接件5固定在钢梁I上翼缘上方,钢梁I腹板中开设洞ロ 2,腹板洞ロ 2四角倒小圆角,腹板洞ロ 2周边焊接有洞ロ加劲肋3,洞ロ加劲肋3包括纵向加劲肋和横向加劲肋;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安装例的带有加劲肋的腹板开洞压型钢板组合梁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01:钢梁腹板中开洞ロ ;S202:钢梁腹板洞ロ四周焊接加劲肋;S203:钢梁上翼缘摆置压型钢板,并焊透压型钢板焊接栓钉;S204:绑扎钢筋;S205:浇筑混凝土并养护,构件制作完成。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步骤为:第一歩,钢梁腹板带有洞ロ,钢梁一般为H型钢,腹板洞ロ 一般为四角倒圆角的矩形洞ロ,钢梁截面被腹板洞ロ分割成上部T型和下部倒T型截面,腹板洞ロ高度不宣超过钢梁高度的0.7倍,上部T型、下部倒T型截面的高度不应低于钢梁高度的0.1倍,下部倒T型与上部T型截面的高度之比不宣大于2且不宜小于I,洞ロ长度不宜超过腹板洞ロ高度的2.5倍,腹板洞ロ距离临近支座的距离不宜小于腹板洞ロ高度和长度的较小值;第二步,钢梁的腹板洞ロ四周围焊加劲肋,它包括纵向加劲肋和横向加劲肋,加劲肋的厚度需根据钢梁腹板的厚度按照相关国家或国际规范要求选取,加劲肋与腹板洞ロ边缘的净距不宜小于8mm,以满足焊缝的要求,纵向加劲肋探出腹板洞ロ左右边缘的距离均不宜小于腹板洞ロ高度与150mm的较大值;第三步,在钢梁的上翼缘外侧布设压型钢板和栓钉连接件,栓钉连接件一般采用栓钉焊接机进行焊接,需要先在试验品上调试出合适的工作电压,以使焊接达到如下效果:1、能将栓钉剪力连接件5下方的压型钢板4熔透;2、熔透后的孔洞不能太大,只能比栓钉剪力连接件下ロ直径略大;3、能将栓钉剪力连接件5、压型钢板4、钢梁I上翼缘焊在一起,成为ー个整体,栓钉剪力连接件5焊接完成后,可取一定比例的试验批进行强度试验以确保焊接的质量和连接的可靠;第四步,在上部压型钢板组合板中安置钢筋6,钢筋6的做法与现行工程做法一致;第五歩,混凝土 I可采用普通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浙青混凝土或其他各类掺合料混凝土,进行浇筑;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加劲肋的腹板开洞压型钢板组合梁,其特征在于,该带有加劲肋的腹板开洞压型钢板组合梁包括:钢梁、腹板洞口、洞口加劲肋、压型钢板、栓钉剪力连接件、钢筋及混凝土;压型钢板上方浇筑混凝土,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成的组合楼盖固定在钢梁上方,钢梁腹板中开有洞口,腹板洞口周边设置纵向加劲肋和横向加劲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夏闽唐伟方必纪江玮杨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