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铜阳极泥中贱金属与贵金属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43234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8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离铜阳极泥中贱金属与贵金属的方法,将高镍铜阳极泥和浓硫酸浆化混合后,硫酸化焙烧,得焙砂渣;混合焙砂渣和低镍铜阳极泥,得混合料;按比例混合搅拌该混合料、水和浓硫酸,预浸,升温,通入氧气,恒温恒压下反应,得加压渣和浸出液;加压渣提炼金银合金板;用活性铜粉置换回收金、银、硒,完成铜阳极泥中贱金属和贵金属的分离。该方法可使高镍铜阳极泥中的大部分Cu、Ni、Te浸出进入浸出液,实现贵金属和贱金属的分离,降低回收贵金属时活性铜粉的使用量;有利于综合回收有价元素,使稀贵金属后续提纯工艺得到大幅度的简化,稀贵金属回收率高,生产成本降低,有利于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将高镍铜阳极泥和浓硫酸浆化混合后,硫酸化焙烧,得焙砂渣;混合焙砂渣和低镍铜阳极泥,得混合料;按比例混合搅拌该混合料、水和浓硫酸,预浸,升温,通入氧气,恒温恒压下反应,得加压渣和浸出液;加压渣提炼金银合金板;用活性铜粉置换回收金、银、硒,完成铜阳极泥中贱金属和贵金属的分离。该方法可使高镍铜阳极泥中的大部分Cu、Ni、Te浸出进入浸出液,实现贵金属和贱金属的分离,降低回收贵金属时活性铜粉的使用量;有利于综合回收有价元素,使稀贵金属后续提纯工艺得到大幅度的简化,稀贵金属回收率高,生产成本降低,有利于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湿法炼铜
,涉及一种从高镍铜阳极泥中分离Cu、N1、Te与贵金属的有效方法,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铜电解精炼过程中产生的阳极泥,因含有大量的贵金属和稀有元素而成为提取贵金属的重要原料。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铜精矿含镍不同,产出的铜阳极泥成分也不相同,含镍在10%以上称为高镍阳极泥,含镍在10%以下称为低镍阳极泥。目前,从高镍铜阳极泥中提取贵金属的典型方法是硫酸化焙烧蒸硒法,产出的焙砂常压浸出分铜镍后采用湿法工艺提取贵金属,但在常压浸出分铜镍过程中,大部分银进入溶液,杂质元素镍及碲几乎不被浸出,导致焙砂中贵金属含量低,而杂质元素碲及镍含量偏闻,不利于后续工序的生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提高硫酸化焙烧后焙砂中贵金属的含量,降低焙砂中杂质元素的含量,以利于后续工序的生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该分离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按重量比1: 1.2~1.5,分别取高镍铜阳极泥和浓硫酸,浆化混合,进行硫酸化焙烧,得到焙砂渣; 步骤2:按重量比1:1~2,混合焙砂渣和低镍铜阳极泥,得混合料;按3kg该混合料中分别加入11.2L水和0.8L浓硫酸的比例,分别取该混合料、水和浓硫酸,搅拌混合均匀,在80~95°C的温度下预浸至少2h ; 步骤3:将预浸后的料液升温至150~160°C,通入氧气,然后在温度160~170°C、压力0.8~1.0MPa的条件下反应5~6h后,固液分离,得到加压渣和浸出液; 步骤4:加压渣提炼金银合金板;将活性铜粉加入浸出液置换回收金、银、硒,完成铜阳极泥中贱金属和贵金属的分离。所述步骤I中硫酸化焙烧时,煅烧窑内三段温度依次为300~350°C、500~600 0C >700 ~740。。。所述步骤2中混合料、水和浓硫酸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的浆化料的酸度为100~120g/L。本专利技术分离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可使高镍铜阳极泥中的大部分Cu、N1、Te浸出,浸出率Cu96~98%,Ni93~94%,Te55~70%,并得到含Te < 0.8%、含银品位12%以上的加压渣;2)焙砂中的银以可溶性的硫酸银形式存在,与低镍铜阳极泥混合配料预浸时,铜阳极泥中的大部分单质铜将Ag+置换为单质银,提高了浸出渣中银含量; 3)进行高压氧浸后浸出液中银的含量大幅度降低,降低了回收贵金属时活性铜粉的使用星; 4)经过高压氧浸后的浸出液和加压渣容易处理,有利于综合回收其中的有价元素,使稀贵金属后续提纯工艺得到大幅度的简化,稀贵金属回收率高,生产成本降低,有利于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分离方法通过硫酸化焙烧高镍铜阳极,将镍、铜和银转化为硫酸盐进入到焙砂中,将产出的焙砂与低镍铜阳极泥进行混合配料,加酸预浸出;然后进行加压、加氧浸出;固液分离,产出的加压渣进入卡尔多炉提炼金银合金板,分离液采用活性铜粉置换回收金、银、硒。本专利技术分离方法能提高进入火法吹炼工序的加压渣中银的含量,从而缩短深度吹炼时间,降低金、银、硒的火法损耗除杂试剂的使用量,减少回收银硒时活性铜粉的使用量,其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分离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按重量比1: 1.2~1.5,分别取高镍铜阳极泥和浓硫酸,浆化混合后,进行硫酸化焙烧;焙烧时,煅烧窑内三段温度控制依次为300~350°C、500~600°C、700~740°C,得到焙砂渣; 步骤2:按重量比1:1~2,分别取焙砂渣和低镍铜阳极泥,混合成混合料, 按3kg该混合料中分别加入11.2L水和0.8L浓硫酸的比例,分别取该混合料、水和浓硫酸,搅拌混合均匀,得浆化料,该浆化料的酸度为10(Tl20g/L ;在80~95°C的温度下预浸至少2h,这样才能确保单质铜和银离子反应完全; 步骤3:将预浸后的料液升温至150~160°C,通入氧气,在温度160~170°C、压力0.8~1.0MPa的条件下反应5~6h,固液分离,得到浸出渣和浸出液;大部分Cu、N1、Te和少量Ag、Se进入浸出液,大部分Au、Ag、Se进入浸出渣; 步骤4:将浸出渣送入卡尔多炉提炼金银合金板;浸出液中加入活性铜粉置换回收浸出液中的金、银、硒,完成铜阳极泥中贱金属和贵金属的分离。硫酸化焙烧高镍铜阳极泥时,高镍铜阳极泥中的镍、铜和银基本转化为硫酸盐形式进入焙砂,焙砂和低镍铜阳极泥混合预浸时,铜阳极泥中单质铜会置换硫酸银中的银离子,将银富集到渣相中,从而提高加压渣中的银含量,降低浸出液中银含量;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方法之间的最大区别是利用传统硫酸化焙烧和先进的加压浸出工艺的优缺点,采用其混合工艺进行处理铜阳极泥,相互补充,从而达到最佳状态。传统硫酸化焙烧工艺太长,不能经济化运行,而先进的加压浸出工艺在浸出铜阳极泥中的铜时也消耗了大量试剂,铜在加压浸出过程中也是要浸出的杂质。这样采用两种工艺互补,使其达到了完美结合,节约了能源消耗,使生产经济运行,降低了生产成本。实施例1 按重量比1: 1.2,分别取高镍铜阳极泥和浓硫酸,浆化混合后,硫酸化焙烧;焙烧时,煅烧窑内三段温度控制依次为300°C、50(TC、70(rC,得到焙砂渣;按重量比1: 2,分别取焙砂渣和低镍铜阳极泥,混合成混合料,按3kg该混合料中分别加入11.2L水和0.8L浓硫酸的比例,分别取该混合料、水和浓硫酸,搅拌混合均匀,得浆化料,该浆化料的酸度为100g/L ;在80°C的温度下预浸2h ;将预浸后的料液升温至150°C,通入氧气,在温度160°C、压力0.8MPa的条件下反应6h,固液分离,得到浸出渣和浸出液;经检测,该浸出渣中的Te<0.8%、含银品位12%以上,96~98%的Cu、93~94%的Ni和55~70%的Te进入浸出液中;将浸出渣送入卡尔多炉提炼金银合金板;浸出液中加入活性铜粉置换回收其中的金、银、硒,完成铜阳极泥中贱金属和贵金属的分离。实施例2 按重量比1: 1.5,分别取高镍铜阳极泥和浓硫酸,浆化混合后,硫酸化焙烧;焙烧时,煅烧窑内三段温度控制依次为350°C、550°C、72(rC,得到焙砂渣;按重量比1: 1,分别取焙砂渣和低镍铜阳极泥,混合成混合料,按3kg该混合料中分别加入11.2L水和0.8L浓硫酸的比例,分别取该混合料、水和浓硫酸,搅拌混合均匀,得浆化料,该浆化料的酸度为120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4/201310472156.html" title="一种分离铜阳极泥中贱金属与贵金属的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分离铜阳极泥中贱金属与贵金属的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铜阳极泥中贱金属与贵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分离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按重量比1︰1.2~1.5,分别取高镍铜阳极泥和浓硫酸,浆化混合,进行硫酸化焙烧,得到焙砂渣;?步骤2:按重量比1︰1~2,混合焙砂渣和低镍铜阳极泥,得混合料;按3kg该混合料中分别加入11.2L水和0.8L浓硫酸的比例,分别取该混合料、水和浓硫酸,搅拌混合均匀,在80~95℃的温度下预浸至少2h;?步骤3:将预浸后的料液升温至150~160℃,通入氧气,然后在温度160~170℃、压力0.8~1.0MPa的条件下反应5~6h后,固液分离,得到加压渣和浸出液;?步骤4:加压渣提炼金银合金板;将活性铜粉加入浸出液置换回收金、银、硒,完成铜阳极泥中贱金属和贵金属的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天陈大林吴建明贾晓东洪渊张燕张霞芝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