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空间飞行器仿真试验的微干扰力矩环境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41631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8 18:29
一种适用于空间飞行器仿真试验的微干扰力矩环境模拟装置,包括基座、气浮球轴承副、转接环和仪表平台,所述的气浮球轴承副包括气浮球轴、公共缓冲腔、单排环隙节流孔、排气孔、环隙节流器和气浮球轴承,基座安装在地基上,气浮球轴承下端安装在基座上,气浮球轴能够悬浮于气浮球轴承上,气浮球轴能够三维转动自由度,气浮球轴上端设有转接环,转接环与仪表平台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原理简单、安全可靠,同时具有一般空气轴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适用于空间飞行器仿真试验的微干扰力矩环境模拟装置,包括基座、气浮球轴承副、转接环和仪表平台,所述的气浮球轴承副包括气浮球轴、公共缓冲腔、单排环隙节流孔、排气孔、环隙节流器和气浮球轴承,基座安装在地基上,气浮球轴承下端安装在基座上,气浮球轴能够悬浮于气浮球轴承上,气浮球轴能够三维转动自由度,气浮球轴上端设有转接环,转接环与仪表平台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设计原理简单、安全可靠,同时具有一般空气轴承的优点。【专利说明】适用于空间飞行器仿真试验的微干扰力矩环境模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量技术,具体说就是一种适用于空间飞行器仿真试验的微干扰力矩环境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空间飞行器一旦发射将难以维修,其特殊的运行环境使其地面仿真试验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在地面进行充分的试验分析,地面仿真系统研制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飞行器在太空中微干扰力矩运行环境的模拟。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0710064795.2,为“单轴全物理仿真磁浮台”,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单轴全物理仿真磁浮台,主要用于对航天器等运动体的控制系统进行全物理仿真,作为一种自由转台,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一般的半物理仿真机械转台摩擦力矩大的缺点,但其磁浮特性不适用于对剩磁具有严格要求的场合,并且实现三轴磁浮具有一定的困难。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0720173799.X,为“气浮台”,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气浮台,该气浮台包括气浮平台、高压气源、模拟平台,高压气源为模拟平台提供高压气体,并使模拟平台在高压气体作用下漂浮在气浮平台上,所述模拟平台由平台本体和固定在平台本体下方的至少三个气浮块构成,该平台具有一维转动和二维平动能力。李季苏等在“气浮台在卫星控制系统仿真中的应用”(航天控制,2008年,第5期,33-38页)论文中叙述了单轴和三轴气浮台仿真设备在卫星控制系统仿真中的应用,但没有具体给出气浮台的设计方法。本专利技术基于气浮球轴承给出一种原理简单、安全可靠、容易工程实现的微干扰力矩环境模拟装置,具有三维转动自由度,可以模拟飞行器在空间中微干扰力矩的环境,适用于飞行器的地面全/半物理仿真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理简单、安全可靠、容易工程实现并适用于空间飞行器仿真试验的微干扰力矩环境模拟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于空间飞行器仿真试验的微干扰力矩环境模拟装置,包括基座、气浮球轴承副、转接环和仪表平台,所述的气浮球轴承副包括气浮球轴、公共缓冲腔、单排环隙节流孔、排气孔、环隙节流器和气浮球轴承,基座安装在地基上,气浮球轴承下端安装在基座上,气浮球轴能够悬浮于气浮球轴承上,气浮球轴能够三维转动自由度,气浮球轴上端设有转接环,转接环与仪表平台固定连接;气浮球轴承内部设置有公共缓冲腔,公共缓冲腔与供气口连接,单排环隙节流孔一端连接公共缓冲腔,单排环隙节流孔另一端连接环隙节流器,环隙节流器镶嵌在气浮球轴承中,气浮球轴承底部设置有排气孔,气浮球轴采用中空设计;供气口设有单向阀。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如下特征:所述的气浮球轴承副工作气压不大于0.8MPa,压缩空气经一根管路进入缓冲腔,然后经环隙节流孔进入气浮球轴承,压缩空气在气浮球轴与气浮球轴承之间形成气膜,该气膜压力抵消掉气浮台体的重力后,台体就能够自由旋转。本专利技术适用于飞行器仿真试验的微干扰力矩环境模拟装置,利用高压气体在气浮球轴和气浮球轴承座之间形成高压气膜,具有摩擦力/力矩极小的特点,可以模拟飞行器在空间中微干扰力矩的环境,适用于飞行器的地面全/半物理仿真试验。系统设计原理简单、安全可靠、制造工艺性好,同时具有一般空气轴承的优点,如运动精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无磨损、精度寿命长、适应速度变化范围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组成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气浮球轴承副组成示意图。其中,1、基座,2、气浮球轴承,3、气浮球轴,4、转接环,5、仪表平台,6、公共缓冲腔,7、单排环隙节流孔,8、排气孔,9、环隙节流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结合图1,一种适用于空间飞行器仿真试验的微干扰力矩环境模拟装置,包括基座1、气浮球轴承副、转接环4和仪表平台5,所述的气浮球轴承副包括气浮球轴3、公共缓冲腔6、单排环隙节流孔7、排气孔8、环隙节流器9和气浮球轴承2,基座I安装在地基上,气浮球轴承2下端安装在基座I上,气浮球轴3能够悬浮于气浮球轴承2上,气浮球轴3能够三维转动自由度,气浮球轴3上端设有转接环4,转接环4与仪表平台5固定连接,可以安装不同规格的仪表平台;气浮球轴承2内部设置有公共缓冲腔6,有效提高球轴承的动态特性和可靠性,公共缓冲腔6与供气口连接,单排环隙节流孔7 —端连接公共缓冲腔6,单排环隙节流孔7另一端连接环隙节流器9,环隙节流器9镶嵌在气浮球轴承2中,气浮球轴承2底部设置有排气孔8,气浮球轴3采用中空设计,在保证自身刚度的情况下减轻自重,提高有效载重能力;供气口设有单向阀,防止回流,提高工作安全性;所述的气浮球轴承副工作气压不大于0.8MPa,有利于提高动态稳定性,并且低压供气安全、易实现,压缩空气经管路进入缓冲腔,然后经环隙节流孔进入气浮球轴承,压缩空气在气浮球轴与气浮球轴承之间形成气膜,该气膜压力抵消掉气浮台体的重力后,台体就能够自由旋转。实施例2如图2所示,所述的气浮球轴承副包括气浮球轴3、公共缓冲腔6、单排环隙节流孔7、排气孔8、环隙节流器9和气浮球轴承2,其中气浮球轴3采用中空设计,在保证自身刚度的情况下减轻自重,提高有效载重能力;气浮球轴承2设计有单排环隙节流孔7,气浮球轴承2底部设计有I个排气孔8,提高了制造工艺性,并且避免多排节流孔、排气孔的扰流问题,提高系统的性能;所述的气浮球轴承2设计有公共缓冲腔6,一方面可以起到滤波稳定供气压力的作用,对气浮球轴承2起到“阻尼”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轴承的动态特性;同时由于在进气口设计有单向阀,可以在供气故障中保持气浮球轴承正常工作一段时间,给工作人员足够的反应时间,这也提高了系统的安全系数。并且这种设计只需连接一条供气管路即可向所有的节流器同时供气,不仅简化了结构,降低了供气管路故障率,而且减少了供气管路的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提高了供气效率。实施例3如图2所示,所述环隙节流器9是镶嵌在气浮球轴承中的,并选择过盈配合,以防配合面漏气或节流器在压力作用下脱落,妨碍气浮轴承副正常工作。由于节流器是单独零件,不仅便于加工维护,而且保证了精度的同一性。实施例4为了减轻重量,仪表平台采用硬铝制造,并由形状相同的四部分组合而成,以提高铸造和加工工艺性。球轴和球轴承采用38(:具人制造,经过渗氮淬火,渗氮表面具有一定的抗锈性及尺寸稳定性。基座采用灰铸铁(HT200)铸造,既降低了成本,又具有较好的工艺性。实施例5该装置基于气浮球轴承构建,气浮球轴承供气压力不大于0.SMPa,经管路进入缓冲腔,然后经环隙节流孔进入气浮球轴承,压缩空气在气浮球轴与轴承之间形成气膜,该气膜压力抵消掉气浮台体的重力后,台体就可以自由旋转,从而实现空间飞行器在轨三轴自由转动的模拟;仪表平台上装载飞行器的各种模拟设备或运动机构及飞行器有效载荷等产品,以便真实地模拟整个飞行器的结构布局和工作状态,通过对其台体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空间飞行器仿真试验的微干扰力矩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气浮球轴承副、转接环和仪表平台,所述的气浮球轴承副包括气浮球轴、公共缓冲腔、单排环隙节流孔、排气孔、环隙节流器和气浮球轴承,基座安装在地基上,气浮球轴承下端安装在基座上,气浮球轴能够悬浮于气浮球轴承上,气浮球轴能够三维转动自由度,气浮球轴上端设有转接环,转接环与仪表平台固定连接;气浮球轴承内部设置有公共缓冲腔,公共缓冲腔与供气口连接,单排环隙节流孔一端连接公共缓冲腔,单排环隙节流孔另一端连接环隙节流器,环隙节流器镶嵌在气浮球轴承中,气浮球轴承底部设置有排气孔,气浮球轴采用中空设计;供气口设有单向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常虹夏红伟马广程宋效正李莉庞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