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PWM多组驱动以及功耗精确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35587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3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MCU单通道PWM输出,对多路负载进行功率控制的电路,特别是利用廉价的MCU,对多路LED负载进行数字化驱动,根据工作需要,对每一路负载进行功率分配;通过新算法设计,将功率分配与PWM输出解耦合,使得廉价MCU的使用成为可能;新设计中可以针对单路负载进行测量,从而获得相应支路负载的工作状态,进行故障隔离;新设计可以在生产阶段将经过测试的校准数据写入MCU,从而使得MCU能够识别多种不同的负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MCU单通道PWM输出,对多路负载进行功率控制的电路,特别是利用廉价的MCU,对多路LED负载进行数字化驱动,根据工作需要,对每一路负载进行功率分配;通过新算法设计,将功率分配与PWM输出解耦合,使得廉价MCU的使用成为可能;新设计中可以针对单路负载进行测量,从而获得相应支路负载的工作状态,进行故障隔离;新设计可以在生产阶段将经过测试的校准数据写入MCU,从而使得MCU能够识别多种不同的负载。【专利说明】单PWM多组驱动以及功耗精确测量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电路硬件设计和嵌入式软件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MCU单通道PWM输出,对多路负载进行功率控制的电路,利用廉价的MCU,对多路LED负载进行数字化驱动,根据工作需要,对每一路负载进行功率分配;通过新算法设计,将功率分配与PWM输出解耦合,使得廉价MCU的使用成为可能;新设计中可以针对单路负载进行测量,从而获得相应支路负载的工作状态,进行故障隔离;新设计可以在生产阶段将经过测试的校准数据写入MCU,从而使得MCU能够识别多种不同的负载。技术背景当前的驱动器电路,一般选择专用芯片进行设计,针对不同的负载、不同的工作条件,需要不同的设计。当负载变化较大时,驱动电路很复杂;当几个不同的负载工作时,需要预知对应的驱动电路。当前设计如图1所示。连接关系如下:输入电压10.8V?24VDC,与芯片IN管脚、C2、C3、L1、LED连接,LI与Ql、Dl连接,Dl与LED、C3连接,Ql栅极与芯片NDRV管脚连接,Ql源极与电阻R1、芯片CS管脚连接。工作过程如下:当MOS晶体管Ql导通时,能量开始在电感LI中储存,LED电流由电容C3提供;当MOS晶体管Ql截止时,电感LI中的能量转移到电容C3中,同时提供能量到LED中,转换到光能量输出。目前的方式,对于一般的驱动器应用是足够的,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但是在不能够在智能控制系统中应用,而且在参数调整过程中相关指标恶化而达不到节能、长寿命等要求。传统方法的缺点为:工作模式单一,不适合在复杂的环境下工作;不能够动态调整负载的工作状态;当多路负载存在时,不能够动态识别工作支路以及相应的工作状态;无法诊断以及隔离存在故障的支路;无法精确测量实时的功耗;无智能控制接口,无法实现远程的智能网络控制。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如图2所示为单PWM多组驱动以及功耗精确测量的电路,连接关系为:VCC与电感L1、Dl、Rll、C2、R6、R7、R8、R9、RIO、LS10、LS20、LS30、LS40、LS50 连接,MOS 管 PMOSl 栅极与RlO、Rl连接,MOS管PM0S2栅极与R9、R2连接,MOS管PM0S3栅极与R8、R3连接,MOS管PM0S4栅极与R7、R4连接,MOS管PM0S5栅极与R6、R5连接,MOS管PMOSl源极与LSlN连接,MOS管PM0S2源极与LS2N连接,MOS管PM0S3源极与LS3N连接,MOS管PM0S4源极与LS4N 连接,MOS 管 PM0S5 源极与 LS5N 连接,MOS 管 PM0S1、PM0S2、PM0S3、PM0S4、PM0S5 漏极与NM0S6漏极、Dl连接,NMOSl漏极与Rl连接,NM0S2漏极与R2连接,NM0S3漏极与R3连接,NM0S4 漏极与 R4 连接,NM0S5 漏极与 R5 连接,NMOSl、NM0S2、NM0S3、NM0S4、NM0S5 栅极分别于 MCU 的 GP101、GP102、GP103、GP104、GP105 连接,,NM0S1、NM0S2、NM0S3、NM0S4、NM0S5源极接地,光耦的二极管输入端接店租RlI,光耦的集电极余3.3V连接,光耦的射极与R12、C3、MCU的ADC CHl连接,二极管输出端与NM0S6漏极连接,NM0S6栅极与MCU的PWM输出端口连接,匪056的源极与1?13、1?14连接,1?14与(:1、0? filter的输入端连接,OP filter的输出端与 MCU 的 ADC CH2 连接,LED10、LEDlx, LEDlN 组成负载支路 1,LED20、LED2x、LED2N组成负载支路2,LED30、LED3x、LED3N组成负载支路3,LED40、LED4x、LED4N组成负载支路4,LED50、LED5x、LED5N组成负载支路5,MCU与其它设备通过I2C、RS485总线进行通信。工作原理如下:当MCU GP10输出为 “ 1”,对应的 NMOS导通,相应的PMOS 的栅极电压降低,PMOS晶体管导通,使得相应的负载之路1/2/3/4/5接入工作回路。当PWM输出为“1”,NM0S6导通,VCC电压经过L1、负载支路、NM0S6、R13接地,VCC电源再给负载支路供电的同时,将部分多余能量储存在L1、C2中;当PWM输出为“0”,NM0S6截止,L1、C2中储存的能量给负载支路供电,电流经过Dl构成回路。整个驱动,负载工作在横流模式下,电压以及电流的波动很小。负载支路断路故障检测:利用MCU GPIO将相应的负载支路接入回路,PWM工作一个固定的时间片断,通过ADC CHl与ADC CH2的数据判断。如MCU GPIOl输出“ 1”,负载支路I接入回路,PWM工作100ms。若负载支路I正常工作,负载支路压降通过光耦产生在电阻R12上产生压降,经过ADC CHl转换为数字信号,此数据与缺省设置差别不大,同时ADCCH2获得此负载支路的工作电流;若负载支路I断路,VCC通过光耦产生在电阻R12上产生压降,经过ADC CHl转换为数字信号,此数据与VCC的数字表示差别不大,但不是负载支路的压降,同时ADC CH2无法获得`此负载支路的工作电流。负载支路短路或者部分短路故障检测:负载支路全部短路,则ADC CHl中的获得数据接近“0”,而ADC CH2获得的数据接近最大值;负载支路部分短路,ADC CHl中的获得数据接偏小,而ADC CH2获得的数据偏大。负载支路负载单元个数的检测:单元负载的压降大约为3.3V,此电压通过光耦,在电阻R12上产生的电压为(3.3-1.1)*R12/R11*CTR,CTR为光耦中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的转换效率,此电压通过ADC CHl转换为数字数据;当负载支路中有N个单元负载时,在电阻R12上产生的电压为(N*3.3-1.1)*R12/R11*CTR,此电压通过ADC CHl转换为数字数据。通过转换的数据与缺省数据的比对,可以确定每个负载支路中的单元负载的个数。解耦合:当负载支路中单元负载的个数确定后,整个系统中色温的调制、色彩的调制与总功耗的PWM控制是相互分离的。PWM的功耗控制:如MCU工作在16MHz时钟,而PWM采用固定频率的256KHz,则每个256KHz的PWM中,容纳64个时钟周期,设定有8个负载支路,每个负载支路在满负荷工作下,需要64/8 = 8个时钟周期的占空比。每一个负载支路满负荷工作,需要256KHZ固定频率PWM中8个时钟周期的占空比(时钟信号为16MHz),当回路中有N个负载支路时,总的PWM占空比需要N*8个时钟周期。以上对功率的控制,不需要复杂的算法支持,仅仅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MCU单通道PWM输出,对多路负载进行功率控制的电路,包括4个部分:多路负载、负载支路控制矩阵、光电耦合模组、MCU驱动模组。多路负载是根据客户需求,每一路负载的个数与负载的支路数目是可以变化的;负载支路控制矩阵是针对每一条支路进行开关控制,将该支路负载接入或者进行旁路处理;光电耦合模组测量每一条支路的工作电压;MCU驱动模组使用PWM信号控制大功率晶体管,获得负载需要的驱动能力;在生产阶段将电路的校准数据写入后,可以精确测量负载的功耗以及识别负载的具体内容,针对故障进行隔离;利用MCU进行近距离和远距离通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登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远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