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磨削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3443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3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磨削机床,其包含本体及从本体后部朝上延伸的立柱,所述本体的顶部设有内凹的加工槽,所述加工槽内设有可前后移动的工件移动装置,所述工件移动装置包含可在一固定台上前后移动的移动台,所述固定台固定于所述本体内;所述移动台的底部平行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均具有内凹的V型槽,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则设有两条平行设置且与所述V型槽相配合的V型条;在所述V型槽或V型条的其中之一上沿移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埋设于内的滚珠,该机床结构简单,磨削速度快,加工效率高,其工件运送精度好,能对工作台进行有效定位,提高加工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磨削机床,其包含本体及从本体后部朝上延伸的立柱,所述本体的顶部设有内凹的加工槽,所述加工槽内设有可前后移动的工件移动装置,所述工件移动装置包含可在一固定台上前后移动的移动台,所述固定台固定于所述本体内;所述移动台的底部平行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均具有内凹的V型槽,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则设有两条平行设置且与所述V型槽相配合的V型条;在所述V型槽或V型条的其中之一上沿移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埋设于内的滚珠,该机床结构简单,磨削速度快,加工效率高,其工件运送精度好,能对工作台进行有效定位,提高加工效果。【专利说明】新型磨削机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磨削机床的
,尤其涉及一种运动精度高、定位准确的新型磨削机床。
技术介绍
常用的磨削机床能对工件表面进行有效磨削,通过前端设置支承磨削刀具的主轴,驱动磨削刀具进行回转,从而通过磨削盘等刀具实现表面的研磨和加工。在现有的小型磨削机床中,工件进给机构单一,通常采用了手动进给模式,对工件的定位通常采用运动至磨削刀具下端后进行检测和加工。而这样的加工虽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仍然存在如下缺陷: (I)进给速度慢,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设计者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新型磨削机床,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磨削机床,其结构简单,磨削速度快,加工效率高,其工件运送精度好,能对工作台进行有效定位,提高加工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磨削机床,包含本体及从本体后部朝上延伸的立柱,所述本体的顶部设有内凹的加工槽,所述加工槽内设有可前后移动的工件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件移动装置包含可在一固定台上前后移动的移动台,所述固定台固定于所述本体内;所述移动台的底部平行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均具有内凹的V型槽,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则设有两条平行设置且与所述V型槽相配合的V型条;在所述V型槽或V型条的其中之一上沿移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埋设于内的滚珠,所述多个滚珠由保持架进行保持并仅从表面露出一小部分,从而在两条平行轨道中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其中:所述移动台的下方设置有多源驱动结构,所述多源驱动结构包含一驱动圈,所述驱动圈的内缘设有多个内齿,以及 一手动杆,其一端设有手动拨轮,另一端设有第一小齿轮,所述第一小齿轮的外缘设有与所述内齿啮合的外齿,所述手动杆可旋转的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本体内,以及 一电动杆,其一端设有驱动单元,另一端设有第二小齿轮,所述驱动单元连接至控制单元所述第二小齿轮的外缘设有与所述内齿啮合的外齿,所述电动杆可旋转的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本体内。一种新型磨削机床,包含本体及从本体后部朝上延伸的立柱,所述本体的顶部设有内凹的加工槽,所述加工槽内设有可前后移动的工件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件移动装置包含可在一固定台上前后移动的移动台,所述固定台固定于所述本体内;所述移动台的底部平行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均具有内凹的V型槽,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则设有两条平行设置且与所述V型槽相配合的V型条;在所述V型槽或V型条的其中之一上沿移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埋设于内的滚珠,所述多个滚珠由保持架进行保持并仅从表面露出一小部分,从而在两条平行轨道中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其中:所述移动台的下方设置有多源驱动结构,所述多源驱动结构包含一驱动圈,所述驱动圈的内缘设有多个内齿,以及 一手动杆,其一端设有手动拨轮,另一端设有第一小齿轮,所述第一小齿轮的外缘设有与所述内齿啮合的外齿,所述手动杆可旋转的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本体内,以及 一电动杆,其一端设有驱动单元,另一端设有第二小齿轮,所述驱动单元连接至控制单元所述第二小齿轮的外缘设有与所述内齿啮合的外齿,所述电动杆可旋转的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本体内。其中:所述电动杆为两段式设置,两段之间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其中:在所述驱动圈和移动台之间设有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含驱动圈外缘的外齿及结合于移动台底部的齿条。其中:在所述驱动圈和移动台之间设有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含位于驱动圈或移动台其中之一的电磁铁及其中另一上的永磁铁。其中:所述立柱上设有两条垂直导轨及位于两条垂直导轨之间的螺杆,一垂直滑动台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垂直导轨上,所述垂直滑动台的前方固设有加工部。其中:所述移动台的中部在整个长度上设有电磁线,所述电磁线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单元,另一端设有第二定位单元,所述加工部的下端设有电磁检测器,所述电磁检测器对所述电磁线进行检测。其中:所述加工槽的两端设有接收单元以接收所述第一、第二定位单元的信号。通过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新型磨削机床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加工速度快,能通过可更换的磨削刀具进行各种磨削操作; 2、工件移动迅速,移动方式多样,可通过控制单元进行及时控制; 3、摩擦力小,减少了发热和元件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4、替换工件后无须再次进行基准面调整,提高了加工速度和效率。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下面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且进一步结合对附图的说明将得到更加清楚和明显的了解。【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新型磨削机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了本专利技术新型磨削机床的工件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了本专利技术工件移动装置的仰视图。附图标记: 101:本体;102:立柱;103:加工槽;104:工件移动装置;105:控制台;106:垂直导轨;107:垂直驱动部;108:垂直传动部;109:螺杆;110:垂直滑动台;111:加工部;112:加工驱动单元;113:主轴部件;11:移动台;12:工作台;13:第一滑轨;14:第二滑轨;15:V型槽;16:驱动圈;17:内齿;18:手动拨轮;19:第一小齿轮;20:驱动单元;21:第二小齿轮;22:电磁线;23:第一定位单元;24:第二定位单元;25:固定台;26:滚珠。【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新型磨削机床。该磨削机床包含本体101及从本体101后部朝上延伸的立柱102,所述本体101的顶部设有内凹的加工槽103,所述加工槽103内设有可前后移动的工件移动装置104,所述本体101上还设置有一控制台105,所述控制台105对工件的磨削过程进行检测和控制。所述立柱102上设有两条垂直导轨106及位于两条垂直导轨106之间的螺杆109,一垂直滑动台110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垂直导轨106上,所述立柱106顶部设有驱动螺杆109旋转的垂直驱动部107和垂直传动部108,所述垂直驱动部107的输出轴通过垂直传动部108驱动螺杆转动。所述垂直滑动台110上设有与所述螺杆109啮合以将螺杆109的旋转转化为垂直移动的诸如螺母的传动部件,故可通过垂直驱动部107驱动垂直滑动台110进行垂直移动。所述垂直滑动台110的前方固设有加工部111,所述加工部111的下方设有主轴部件113,上方设有驱动主轴部件113的主轴进行线速度为60m/s-80m/s的高速旋转的加工驱动单元,所述主轴部件113的前端可拆卸的固定有磨削刀具。参见图2,显示了本专利技术中的工件移动装置104。所述工件移动装置104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磨削机床,包含本体及从本体后部朝上延伸的立柱,所述本体的顶部设有内凹的加工槽,所述加工槽内设有可前后移动的工件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移动装置包含可在一固定台上前后移动的移动台,所述固定台固定于所述本体内;所述移动台的底部平行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均具有内凹的V型槽,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则设有两条平行设置且与所述V型槽相配合的V型条;在所述V型槽或V型条的其中之一上沿移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埋设于内的滚珠,所述多个滚珠由保持架进行保持并仅从表面露出一小部分,从而在两条平行轨道中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旺江王金东胡斌胡文忠周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