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金松专利>正文

锁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280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模机构,包括前板、后板,前板、后板之间设有中间板,该中间板由两块分板拼接而成,两分板相对处分别开有第一半圆槽、第二半圆槽,第一半圆槽、第二半圆槽拼接后形成容纳增压缸活塞杆的圆孔;两分板以可径向移动的方式设于前板、后板之间;其中一分板固接在锁模缸活塞杆上,另一分板固接在锁模缸缸筒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范围广,可以单独用于小型的直压式注射成型机,也可以用于大型的卧式注射成型机。使用效果好,控制简单维修方便,可以和机床其他部分方便的组成系统,可以大量的节约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模机构,尤其是一种用于液体硅橡胶注射成型机的锁模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液体硅橡胶注射成型机的锁模机构通常包括夹式机构、三板四缸液压锁紧机构、复式缸锁模机构、双肘式锁模机构。通过对以上一些常用的锁模机构的分析可以看出,夹式机构和双肘式机构是机械式的机构,应用范围有限,切操作不够灵活;三板四缸式锁模机构是应用的最为广泛的结构,但他只适合直压式注射机,由于其所用的液压缸太多,不好控制和同步,对大型设备有一定的局限性;复式缸锁模机构和四缸两板差动锁模机构结构复杂,费用较高,在节约成本方面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应用范围广的锁模机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锁模机构,包括前板、后板,前板、后板之间设有中间板,该中间板由两块分板拼接而成,两分板相对处分别开有第一半圆槽、第二半圆槽,第一半圆槽、第二半圆槽拼接后形成容纳增压缸活塞杆的圆孔;两分板以可径向移动的方式设于前板、后板之间;其中一分板固接在锁模缸活塞杆上,另一分板固接在锁模缸缸筒上。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应用范围广,可以单独用于小型的直压式注射成型机,也可以用于大型的卧式注射成型机。使用效果好,控制简单维修方便,可以和机床其他部分方便的组成系统,可以大量的节约制造成本。其主要特点有1)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由于它用一个液压缸,在设计上非常的简便,结构轻巧,运行平稳,给设备的维修和用户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方便。2)用在大型的卧式硅橡胶注射成型机上可以多个锁模机构同时使用组成系统,液压控制系统设计简便,给注射机的大型化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方便。3)锁模力为三板封闭式受力,锁模油缸可以把增压缸卡紧,可以增加增压缸受力。4)该技术成本低,应用方便,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质量可靠,通过我厂的实际使用情况看,其效果可与国外同类技术比美。因此,如果采用这种技术,可为国家节约大量的外汇,经济前景看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总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中间板与锁模缸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分板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分板右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分板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分板左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分板、第二分板拼接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垫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垫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垫板的后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垫板的后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液体硅橡胶注射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液体硅橡胶注射成型机锁模机构锁模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中间板1,圆孔2,锁模缸活塞杆3,锁模缸缸筒4,法兰5,长螺栓6,左动模机架7,底板8,后板9,前板10,第一分板11,第一半圆槽111,第一螺孔112,第一凸块113,第二分板12,第二半圆槽121,通孔122,第二凸块123,第二螺孔124,增压缸活塞杆13,垫板14,上机架15,导轨16,右动模机架17,右侧机架18,增压缸19,模具板20,左侧机架21,合模油缸22。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这种锁模机构,包括前板10、后板9,前板10、后板9之间设有中间板1,前板10、后板9之间在中间板1的外侧衬有垫板14,前板10、后板9、垫板14通过穿过三者的螺栓紧固在一起,垫板14一侧开有供该螺栓穿过的固定孔141,另一侧开有供长螺栓6、活塞杆3穿过的贯通孔142。垫板14在前板10、后板9通过螺栓连接时,起支撑作用。中间板1由第一分板11、第二分板12拼接而成,第一分板11、第二分板12相对处分别开有第一半圆槽111、第二半圆槽121,第一半圆槽111、第二半圆槽121拼接后形成容纳增压缸活塞杆13的圆孔2;第一分板11、第二分板12以可径向移动的方式设于前板10、后板9之间;第一分板11、第二分板12上分别设有第一凸块113、第二凸块16,后板9上开有与该第一凸块113、第二凸块16相匹配的滑槽92,第一凸块113、第二凸块16位于滑槽92内且与该滑槽92呈滑动配合。滑槽92用于定位,对第一分板11、第二分板12的运动起导向作用。第一分板11侧壁的上下两侧分别开有第一螺孔112,所述锁模缸缸筒4上固接有法兰5,法兰5上下两侧分别固接有长螺栓6,该长螺栓6穿过第二分板上的通孔122,其内端与第一螺孔112螺纹连接,通孔122的直径大于长螺栓6;第二分板12侧壁中部开有第二螺孔124,所述锁模缸的活塞杆3与第二螺孔124螺纹连接。这样,第一分板11随着与他固连的锁模缸缸筒4一起运动,第二分板12随着与他固连的锁模缸活塞杆3一起运动。即第一分板11、第二分板12随着锁模缸缸筒4和锁模缸活塞杆3的相对运动而运动,实现第一分板11、第二分板12的分开和合拢。合拢时将增压缸活塞杆13锁紧,从而实现锁模。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在自由状态下,给液压油缸通油后,则液压缸缸筒和活塞杆之间会产生相对运动,如过液压缸缸筒受到的阻力小则液压缸缸筒先运动,如果活塞杆受到的阻力小则活塞杆先运动。当先运动的一方遇到较大的外界阻力后,另一方会向相反方向相对运动。即在自由状态下,给液压缸通油,活塞杆和液压缸做相对运动,活塞杆和缸筒同时运动,达到活塞杆伸出的效果;反向通油后,活塞杆和缸筒再次做相对运动,达到活塞杆缩回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传统的三板式结构,其中前板10和后板9固定在左动模机架7上,中间板1具有圆孔2,与增压缸活塞杆13相配合,中间板1山第一分板11、第二分板12拼成,两板合一起的时候,中间是一个圆孔2,可以把增压缸活塞杆13锁紧。中间板1与锁模缸相连,其中第二分板12连接在锁模缸活塞杆3上,第一分板11通过法兰5连接在锁模缸缸筒4上,利用液压缸的相对运动把增压缸活塞杆13锁紧。中间板1运动的位置山挡板确定,当先运动一方(锁模缸缸筒4或者锁模缸活塞杆3)遇到挡板后,压力增加,另一方(锁模缸活塞杆3或锁模缸缸筒4)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利用液压缸的相对运动把增压缸增压缸活塞杆13锁紧。本专利技术中增压缸活塞杆13套有套筒,与锁模机构相配合,便于将增压缸活塞杆13锁紧。套筒上开有与中间板1相配合的凹槽,使中间板1刚好卡紧于该凹槽内。图12、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应用示意图,其中,21是左侧机架,22是合模油缸,15是上机架,16是导轨,7是左动模机架,17是右动模机架,18是右侧机架,19是增压缸,20是模具板。权利要求1.一种锁模机构,包括前板(10)、后板(9),前板(10)、后板(9)之间设有中间板(1),其特征是该中间板(1)由两块分板拼接而成,两分板相对处分别开有第一半圆槽(111)、第二半圆槽(121),第一半圆槽(111)、第二半圆槽(121)拼接后形成容纳增压缸活塞杆(13)的圆孔(2);两分板以可径向移动的方式设于前板(10)、后板(9)之间;其中一分板固接在锁模缸活塞杆(3)上,另一分板固接在锁模缸缸筒(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模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两分板分别是第一分板(11)、第二分板(12),第一半圆槽(111)开于第一分板(11),第二半圆槽(121)开于第二分板(12);第一分板(11)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模机构,包括前板(10)、后板(9),前板(10)、后板(9)之间设有中间板(1),其特征是:该中间板(1)由两块分板拼接而成,两分板相对处分别开有第一半圆槽(111)、第二半圆槽(121),第一半圆槽(111)、第二半圆槽(121)拼接后形成容纳增压缸活塞杆(13)的圆孔(2);两分板以可径向移动的方式设于前板(10)、后板(9)之间;其中一分板固接在锁模缸活塞杆(3)上,另一分板固接在锁模缸缸筒(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金松
申请(专利权)人:余金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