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制机的模具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2776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模具驱动装置(10),它具有一油缸机构(40)和一附加驱动机构(41),前者可液压地驱动活塞部件(46),后者可依靠不是液压驱动源的一驱动源(120)驱动活塞部件(46)。一个第一油液室(81)形成在活塞部件(46)的一侧。一个第二油液室(82)和一个第三油液室(83)形成在活塞部件(46)的另一侧。一个差压油液通路(95)把第一油液室(81)和第二油液室(82)互相连接起来。第一油液室(81)的活塞承压面积等于第二油液室(82)的活塞承压面积和第三油液室(83)的活塞承压面积之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在模制机,诸如注射模制机、压模铸造机等等中的模具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用在诸如注射模制机或压模铸造机之类的模制机中的模具驱动装置包括一个由例如油压驱动的油缸机构作为模具闭合/打开操作的驱动源。与市场上能够买到的常规油缸机构类似,这种油缸机构具有在活塞的一侧的第一油液室(邻近活塞杆)和在活塞的另一侧的第二油液室(邻近油缸头)。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设置一个差压回路来减少油缸机构里的工作流体的量。这种差压回路配有一个油液通路,这个通路把第一油液室和第二油液室互相连通。工作流体由一个液压泵压送入这个油液通路。在带有这种差压回路的油缸机构中,第一油液室的活塞承压表面的面积(下文称为活塞承压面积)比第二油液室的大。第一和第二油液室通过所述油液通路互相连接起来。在由液压泵把工作流体压送到差压回路的油液通路时,活塞将向例如第二油液室运动,这取决于第一和第二两个油液室的活塞承压面积之间的差值。在这样做时,第二油液室里的某些工作流体流进第一油液室,借以抵补第一油液室里的某些工作流体。这样,可以降低液压泵的用于驱动活塞的排量,因此可以减小泵容量。还有,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10-296739中描述了一种采用液压缸机构的模具驱动装置,其中活塞可由一个不是液压源的附加驱动源(例如包括伺服马达和滚珠丝杠的驱动源)来驱动。所提出的例如图6中所示的油缸机构具有一个第一油液室1、一个第二油液室2以及一个可被液压地向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驱动的活塞3。在这一机构中,活塞3可由一个不是液压源的附加驱动源4驱动,因此可使活塞3高速运动或使其精确地停止在一个所希望的位置。采用伺服马达5和滚珠丝杠6的驱动机构是附加驱动机构4的一个例子。第一和第二两个油液室1和2可通过一个差压油液通路7互相连通。一个逻辑阀(logicvalve)8设置在油液通路7上。这个阀门的开/关操作由向导压力控制。差压油液通路7、逻辑阀8等构成一个差压回路。如果有油压施加于第一油液室1(或者说如果活塞3被向第一方向推动),逻辑阀8就打开;而如果有油压施加于第二油液室(或者说如果活塞3被向第二方向推动),逻辑阀8就关闭。如果活塞3由附加驱动源4驱动以高速向例如第一方向运动,那么第二油液室2里的压力增高,同时第一油液室1里的压力降低。所以,如果逻辑阀8是打开的,第二油液室2里的工作流体就会流向第一油液室1。但是,由于第一油液室1的活塞承压面积比第二油液室2的大,来自第一油液室1的工作流体的量在活塞3向第一方向运动时显得不足。如果能够从一个油柜(未示)吸入补充的油液量,就可补偿工作流体的这种不足。在具有如上所述的附加驱动源4的常规油缸机构中,在活塞3被驱动源4推动的过程中,必须从油柜吸入补充数量的工作流体。所以,这种机构要求采用一个诸如预充注阀门的附加元件。而且,为了降低吸入过程中的压力损失,预料需要增大差压油液通路7等油路的通流面积,因此,管路尺寸将不可避免地增大。还有,由于第二油液室2的容量相对较大,在活塞3被向第二方向驱动时必须由泵供给大量的工作流体,这要求用大容量的泵。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驱动装置,这种模具驱动装置可避免采用大容量泵,并且,由于可以用一个附加驱动机构来驱动活塞,可以把从油柜吸出的工作流体的量减小到零或很少的程度。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驱动模制机的一可动模具的、具有一油缸机构的一模具驱动装置,该油缸机构包括一油缸体;一装在该油缸体里的活塞部件(pistonmember),所述活塞部件可沿着油缸体的一轴线向两个互相相反的一第一方向和一第二方向运动;一个由活塞部件的一承压表面和油缸体的内表面限定的一第一压力产生部分,并且这个第一压力产生部分被构造成其容量随着活塞部件向第一方向运动而增大;以及,一个由活塞部件的另一承压表面和油缸体的内表面限定的一第二压力产生部分,并且这个第二压力产生部分被构造成其容量随着活塞部件向第一方向运动而减小,第一压力产生部分由一个油液室形成,而第二压力产生部分由多个油液室形成。按照这一构造,第二压力产生部分由多个油液室形成,并且预期只需把工作流体供给到各个油液室中的某一个。所以,只用少量的工作流体就可向第二方向推动活塞部件。这样,可以减小泵容量,因而为这一用途可采用一个小容量泵。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的方面,所述第一压力产生部分具有一第一油液室,而所述第二压力产生部分具有一第二油液室和一第三油液室,所述第一油液室和所述第二油液室由一个油液通路互相连接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差压回路。按照这种构造,只需少量的工作流体就能驱动活塞部件向第一方向运动,因而可降低泵的排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这种油缸机构包括一个附加驱动机构,这个附加驱动机构被构造成能够依靠一个不是液压驱动源的驱动源驱动活塞部件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运动。这个附加驱动机构依靠不是液压驱动源的驱动源(例如伺服马达)驱动活塞部件。按照这种结构,可以使活塞部件相对于油缸体高速运动或精确地停止在例如一个给定的位置。较佳的是,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油液室的活塞承压面积等于所述第二油液室的活塞承压面积和所述第三油液室的活塞承压面积之和。如果所述第一压力产生部分的活塞承压面积被做成为等于所述第二压力产生部分的活塞承压面积,那么在由所述附加驱动机构驱动活塞部件时可能由各活塞承压面积之间的差值引起的工作流体的过量或不足可被减小到零或一个很小的数值。因此,可不必从油柜吸出工作流体或只吸出一点点就可以了。这样,就不必设置装有用于帮助吸进工作流体的任何辅助元件的管路。由于不必考虑吸入过程中的管路压力损失,所以可减小管路尺寸。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在以下的说明中一并阐述,其中某些将在以下说明中显现出来,某些可能需要通过实践本专利技术来体会。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优点可利用以下特别指出的手段和组合来实现和达到。附图说明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各附图,与上面给出的一般性说明和下面将给出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一起,都是用于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一个注射模制机的剖视图,它设置有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模具驱动装置;图2是图1中所示的油缸机构的剖面图和液压回路的原理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液压回路的一方向控制阀的通路转换方式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一模具驱动装置的油缸机构的剖面图和一液压回路的原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一模具驱动装置的油缸机构的剖面图和一液压回路的原理图;以及图6是一个常规的模具驱动装置的一油缸机构的剖面图和一液压回路的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照图1-3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模具驱动装置。图1表示出一个注射模制机11的一部分,其作为设有模具驱动装置10的模制机的一个例子。该注射模制机11包括一个固定压板12、一个作为运动件之一例的可动压板13以及用于驱动可动压板13的模具驱动装置10等等。固定的模具15和可动的模具16分别固定于固定压板12和可动压板13。可动模具16面对固定模具15,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把材料模制成零件的模腔17。固定模具15成形有与模腔17相通的一材料通道18。一注射喷嘴19的远端在材料通道18的一进口部分上。固定压板12设有多个拉紧杆25(图1中仅表示出一个),这些拉紧杆互相平行。可动压板13可沿着各拉紧杆25运动。每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驱动模制机的一可动模具的具有一个油缸机构(40)的模制机模具驱动装置,这种油缸机构(40)包括一个油缸体(45)和装在油缸体(45)里的一活塞部件(46),所述活塞部件(46)可沿着所述油缸体(45)的轴线向两个互相相反的一第一方向(M1)和一第二方向(M2)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机构(40)还包括:一个由所述活塞部件(46)的一个承压表面和所述油缸体(45)的内表面限定的一第一压力产生部分(71),并且这个第一压力产生部分(71)被构造成其容量随着所述活 塞部件(46)向第一方向(M1)运动而增大;以及一个由所述活塞部件(46)的另一个承压表面和所述油缸体(45)的内表面限定的一第二压力产生部分(72),并且这个第二压力产生部分(72)被构造成其容量随着所述活塞部件(46)向第一方向 (M1)运动而减小,所述第一压力产生部分(71)是由一个油液室(81)形成的,以及所述第二压力产生部分(72)是由多个油液室(82、83)形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池纯宫内隆纪菊地治彦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