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至少一个可弯模唇元件的挤出口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2373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可弯模唇元件(1,2)的挤出口模,其用以将挤出材料从缝隙(S)中挤出,并且该缝隙的流动截面是可变化的,其中,利用多个可共同操作的杠杆元件(8)使至少一个可弯模唇元件(2)能相对于另一模唇元件(1)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可弯模唇元件的挤出口模,其用以将挤出材料从缝隙中挤出,并且该缝隙的流动截面是可变化的。
技术介绍
市场上已知且可得到的传统的挤出口模具有多种形状和实施方式。有关的例子可参阅US5494429,其中记载了一种用于挤出热塑性材料的挤出口模。EP0668143A1中也记载了一种具有至少一个可弯模唇元件的挤出口模。其中,为了改变模唇元件的出口区,需要利用一个偏心轮使弯曲条相对于口模体的斜面移动。其缺点在于,为使弯曲条相对于口模体移动需要很大的力,且这种力还特别是由于高摩擦而引起的。为此可以使弯折件或这种弯曲条以及其偏心轮之间留有孔隙,而这又不是所期望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如开头所述类型的挤出口模。其能克服上述那些缺点,并且利用其能以简便而低成本的方式精确改变由两个模唇元件组成的挤出口模的缝隙高度或缝隙。其中应能实现缝隙高度在整个宽度上均匀改变。为此,需要很小的操作力来可弯曲地移动模唇元件以改变缝隙高度。为此还应显著减少该操作元件的成型成本和维护成本以及生产成本。为解决该任务,应使至少一个带有多个可共同运行的杠杆元件的可弯模唇元件可相对于其他模唇元件运动。在本专利技术中,特别优选在位于挤出区和口模体和位于这两者间的弯曲区域之间的整个宽度上设置多个杠杆元件,并且在口模体的挤出区域内将这些杠杆元件以可偏转的方式放置。相互平行设置的杠杆元件位于对面的口模体中,且在滑块中同样以可弯曲方式放置,并且其中所述的滑块被放置和支承在口模体或分开的杠杆元件的缺口中。在略呈某个角度的结构中,根据滑块元件的操作通过操纵杆即能使挤出区相对于口模体弯折,由此而使位于相对位置处的模唇元件之间的缝隙高度可缩小或扩大。以此方法便能影响所要制备的不同厚度的膜或板材,从而使得利用一个且相同的挤出口模即能制备得到厚度不同的多种不同的产品。经由相应的操作元件,只需使滑块相对于基体或固定元件进行运动,即能操纵杠杆元件以改变缝隙高度,由此便在实质上简化了结构改变的过程。这些同样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范畴。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一些优点、特征和细节都可通过以下所述的优选实施例以及根据附图来进行阐述。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带有两个可弯模唇元件的挤出口模的至少部分剖的侧视图。图2所示为如图1的另一种挤出口模的实施方式的至少部分剖的侧视图。图3所示为特别是位于本专利技术的杠杆元件区域内的,可弯模唇元件局部的俯视图。图4所示为特别是位于本专利技术的杠杆元件和滑块区域内的,可弯模唇元件的横截面图。1模唇元件 2模唇元件3调节件 4口模体5缝隙开口 6挤出区域7弯折区域 8杠杆元件9螺栓 10槽11滑块12缺口13固定元件14轴承元件15轴承元件16操作元件17调节螺杆R1挤出口模R2挤出口模S缝隙SH缝隙高度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本专利技术的挤出口模R1具有第一个上可弯模唇元件1,其与第二个下可弯模唇元件2一起作用并且它们在两个模唇元件1,2之间构成了一个分布在整个宽度上的缝隙S。为了调节或校准在整个——在此并未详细示出——模唇元件1宽度上的流动截面,则就要在上可弯模唇元件1上设置多个相邻排列的调节件3。该调节件能允许在相应位置上,在整个宽度上对可弯模唇元件进行手动的精细校准,特别是对其进行调节。实质上,模唇元件1由口模体4.1构成,其中在缝隙开口5的区域内构成一段挤出区6.1,并且在口模体4.1与挤出区6.1之间、优选在缝隙开口5的区域内或接近其的地方构成一个变细的弯折区7.1。为形成一段平行的流动截面,就要在相对位置处设置一个符合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可弯模唇元件2,该元件同样具有一个口模体4.2并且在靠近缝隙开口5处构造一个挤出区6.2。在挤出区6.2和口模体4之间设置一个结构变细的弯折区域7.2。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柔韧的模唇元件2上配备有多个可共同操作的杠杆元件8,并且这些杠杆件特别优选跨越弯折区7.2。在挤出区6.1中且在整个宽度上,利用这里只是示意性绘出的螺栓9将相互间略有间隔的杠杆元件8固定位,同时使杠杆元件8嵌入到槽10中。另一方面,如图3和4中所示,这些杠杆元件8也可嵌入到滑块11中并以如图3所示的一个角度α而以可偏转的方式放置到这里只是示意性绘出的滑块11的缺口12中。如图1,滑块11以可以沿直线并按所示X方向相对于固定元件13进行来回移动的方式安装在固定元件13中。固定元件13可以可重新拆卸下的方式固定在口模体4.2上,如图1所示。但是也可以特别如如图2的挤出口模R2实施例中所示的那样,将固定元件13整体成型于口模体4.2内,并且在口模体4.2内设置一个相应的缺口12来容纳其中放置有杠杆元件8的滑块11。利用这里只是适宜性绘出的轴承元件14,15而使滑块11沿着杠杆元件8的抽和/或压的方向支承或安放在固定元件13内。优选用作轴承元件14,15的是辊针轴承或类似部件。为了使滑块11能沿着所示的X方向来回运动,为了使优选以相互间的微小间隔设置在模唇元件2整个宽度上的杠杆元件8(能偏转一个角度α),就要在口模体4.2上设置一个操作件16,并且该操作件优选可设计成螺杆形式。通过相应地径向旋转调节螺杆17,就能使滑块11沿着X方向来回运动。可以在调节螺杆17或操作元件16上设置任意一种驱动装置,并且在本专利技术范畴内应使相应的液压缸、伺服电动机、相应的传动件或类似部件能够驱动滑块沿着所示的X方向来回运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点是,通过优选经由轴承元件14,15而精确安置在固定元件13上的滑块11的来回运动——特别是当杠杆元件8以一定角度安装时——就能使模唇元件2相对于模唇元件1的缝隙S发生改变。这种改变过程可以自动或手动进行,其中又特别优选通过变细的弯折区7.2而使挤出区6.2相对于口模体4.2弯折。由于有多个相邻排列的杠杆元件8,因此就可以在挤出口模的整个宽度上来均匀而精确地调节缝隙S,以获得不同的和可选择的缝隙高度SH。特别的,可以通过多个杠杆元件8而获得很高的弯折力从而在模唇元件2的整个宽度上实现模唇元件2的挤出区6.2的变形。为此就要通过相应地排布杠杆元件8和最优化放置滑块11来减小操作元件16上的力,从而保证准确而精确的调节,特别是模唇元件2的挤出区6.2的弯折。以这种方式就能在整个宽度上使挤出区6.2相对于挤出区6.1而进行非常精确而准确的变形,从而调节缝隙高度SH使其适于理想的流动截面。以这种方式也就能以一个口模而制得不同厚度的膜和/或板,并且只需要通过可手动或自动控制的操作元件16即能非常快速地调节缝隙S,同时又不必中断生产。甚至还可考虑在成型过程中改变、校准缝隙宽度或可调整该缝隙宽度使能生产另一种产品。这些内容同样在本专利技术的范畴内。权利要求1.具有至少一个可弯模唇元件(1,2)的挤出口模,其用以将挤出材料从缝隙(S)中挤出,并且该缝隙的流动截面是可变化的,其特征在于,利用多个可共同操作的杠杆元件(8)使至少一个可弯模唇元件(2)能相对于另一模唇元件(1)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口模,其特征在于,可弯模唇元件(2)在挤出区(6.2)和口模体(4.2)之间具有一个变细的弯折区域(7.2),并且多个可共同操作的杠杆元件(8)设置在挤出区域(6.2)与口模体(4.2)之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挤出口模,其特征在于,多个杠杆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至少一个可弯模唇元件(1,2)的挤出口模,其用以将挤出材料从缝隙(S)中挤出,并且该缝隙的流动截面是可变化的,其特征在于,利用多个可共同操作的杠杆元件(8)使至少一个可弯模唇元件(2)能相对于另一模唇元件(1)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哈德沃格尔巴彻胡贝图斯巴特冯辛赫法姆
申请(专利权)人:布莱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