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21696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1 19:15
一种致动器,包括:线圈;永磁转子,在所述线圈的内侧固定并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输出轴;线轴,由非磁性材料制成,所述线圈卷绕在所述线轴上;第一定子,在一个方向上被插入并且固定于所述线轴,具有形成为沿所述转子的轴向方向分别延伸到所述线圈的内侧部和外侧部的内侧磁极部分和外侧磁极部分;第二定子,在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被插入并且固定于所述线轴,具有形成为沿所述转子的轴向方向分别延伸到所述线圈的内侧部和外侧部的内侧磁极部分和外侧磁极部分。所述第一定子的内侧磁极部分和外侧磁极部分在圆周方向上交替地布置,所述第二定子的内侧磁极部分和外侧磁极部分在圆周方向上交替地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一种致动器,包括:线圈;永磁转子,在所述线圈的内侧固定并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输出轴;线轴,由非磁性材料制成,所述线圈卷绕在所述线轴上;第一定子,在一个方向上被插入并且固定于所述线轴,具有形成为沿所述转子的轴向方向分别延伸到所述线圈的内侧部和外侧部的内侧磁极部分和外侧磁极部分;第二定子,在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被插入并且固定于所述线轴,具有形成为沿所述转子的轴向方向分别延伸到所述线圈的内侧部和外侧部的内侧磁极部分和外侧磁极部分。所述第一定子的内侧磁极部分和外侧磁极部分在圆周方向上交替地布置,所述第二定子的内侧磁极部分和外侧磁极部分在圆周方向上交替地布置。【专利说明】致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致动器。
技术介绍
步进电机具有永磁转子和线圈。为了提高效率,设置了定子。例如,专利文献I公开了其中两对多个线圈和多个定子设置在永磁转子的外周侧的步进电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3-18958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用作传统致动器的步进电机中,难以在永磁转子和定子之间提供均匀间隙。而且,可能会由于磁通泄漏增加损失并且转换效率可能会劣化。另外,驱动速度可能会产生变化。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以上问题并且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由磁通泄漏造成的损失减少的致动器。解决问题的手段以上目的是通过一种致动器实现的,所述致动器包括:线圈;永磁转子,所述永磁转子在所述线圈的内侧固定并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输出轴;线轴,所述线轴由非磁性材料制成,所述线圈卷绕在所述线轴上;第一定子,所述第一定子在一个方向上被插入并且固定于所述线轴,包括在所述转子的轴向方向上分别向所述线圈的内侧和外侧延伸的内侧磁极部分和外侧磁极部分;第二定子,所述第二定子在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被插入并且固定于所述线轴,包括在所述转子的轴向方向上分别向所述线圈的内侧和外侧延伸的内侧磁极部分和外侧磁极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定子的内侧磁极部分和外侧磁极部分在圆周方向上交替地布置,所述第二定子的内侧磁极部分和外侧磁极部分在圆周方向上交替地布置。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的内侧磁极部分和外侧磁极部分被形成为与线圈的内侧和外侧交叉,并且每个定子都是由单个部件构成的。因此,在磁路的中间没有形成气隙。另外,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的内侧磁极部分和外侧磁极部分在圆周方向上交替地设置,所以在线圈的内周部和外周部的每个中,磁通的磁路形成闭环。因此,可以抑制由磁通泄漏造成的损失。第一定子的内侧磁极部分和外侧磁极部分以及第二定子的内侧磁极部分和外侧磁极部分都可以是通过使从平板的中心部分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部分弯曲而形成的。因此,可以通过简单的机械加工操作容易地在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中形成有效的磁极部分。另外,在转子的轴向方向上向着线圈内侧延伸的内侧磁极部分可以自由地形成,而内侧磁极部分的长度不受限,所以可以使这个部分长,以实现具有减小尺寸和高输出的致动器。第一定子的外侧磁极部分可以隔着所述线圈面对第二定子的内侧磁极部分。因此,可以在线圈的内周部和外周部的每个中形成磁通的磁路的闭环。因此,可以抑制由磁通泄漏造成的损失。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中的一个以及线轴可以支承永磁转子的输出轴。这样可以抑制各定子的磁极部分相对于永磁转子的输出轴的位置位移,从而在永磁转子和各磁极部分之间提供均匀间隙。也就是说,通过将最小部件彼此装配在一起来设置永磁转子和各磁极部分之间的间隙。因此,在只考虑到这两者部件的制造误差的情况下限定间隙。即使当设置了窄间隙时,也可以避免由部件的制造误差造成的操作误差。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可以支承永磁转子的输出轴。这样也可以抑制各定子的磁极部分相对于永磁转子的输出轴的位置位移,从而在永磁转子和各磁极部分之间提供均匀间隙。线轴及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可以设置有用于将线轴及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定位的导向部分。这样可以抑制定子相对于线轴的位置位移。这导致减小定子相对于线圈的附接误差,从而容易地确保了磁路间隙的均匀性。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的外侧磁极部分可以形成在同一圆周面上,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的内侧磁极部分可以形成在与所述圆周面不同的同一圆周面上。这样可以使永磁转子和各磁极部分之间的间隙均匀,从而使磁路稳定。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采用这种构造,可以针对致动器使用公共部件,这样可以节省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可以提供一种使由磁通泄漏造成的损失减少的致动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组成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从图1的相对侧看到的组成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组成部件的主要部分的纵剖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组成部件的主要部分的纵剖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至图3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设置的各组成部件的立体图。图2是从图1的相对侧看到的组成部件的立体图。图3是组成部件的主要部分的纵剖图。如图1至图3中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致动器包括永磁转子1、线轴2、线圈3、第一定子4、第二定子5和输出轴6。在永磁转子I由磁体制成并且与输出轴6形成一体之后,永磁转子I在预定方向上被磁化。通常,这个磁化方向被设置成在将输出轴夹在中间的两侧分别形成N极和S极。在本专利技术中,如随后将描述的,极的数量对应于定子的数量,并且六个极在径向方向上被磁化。另外,在输出轴6中,装配到第二定子5中的接合部分6a形成在永磁转子I的一侧附近,装配到线轴2中的接合部分6b形成在永磁转子I的另一侧附近。另外,限制部分6c形成在永磁转子I的旋转方向上的两侧。限制部分6c限制其中形成永磁转子I的范围并且限制永磁转子I的附接位置。线轴2设置有:绕线部分2a,线圈卷绕在绕线部分2a上,并且绕线部分2a具有在线轴2的中心部分处装配永磁转子I的空间;绕线部分2b,用于线圈末端;轴承部分2c,用于在线轴2的两侧使输出轴6贯穿其中;多个附接导向部分2d和2g,分别用于第一定子4和第二定子5 ;孔2e和2f,第一定子4和第二定子5的磁极部分分别插入其中。线圈3卷绕在线轴2的绕线部分2a上,线圈3的末端3a与线轴2的绕线部分2b捆在一起并且被焊接。第一定子4形成有:附接孔4a,线轴2的轴承部分2c被装配到其中;内侧磁极部分4b和外侧磁极部分4c,通过弯曲操作从附接孔4a向外延伸。另外,第一定子4由三个内侧磁极部分4b和三个外侧磁极部分4c交替地形成,并且形成有三个导向孔4d,线轴2的导向部分2d被装配到其中。三个内侧磁极部分4b分别插入线轴2的插入孔2e中并且设置在线圈3内侧。另外,三个外侧磁极部分4c设置在卷绕在线轴2上的线圈3的外侧。第二定子5形成有:附接孔5a,输出轴6被装配到其中;内侧磁极部分5b和外侧磁极部分5c,通过弯曲从附接孔5a向外延伸。另外,第二定子5由三个内侧磁极部分5b和三个外侧磁极部分5c交替地形成,并且形成有三个导向孔5d,线轴2的导向部分2g被装配到其中。三个内侧磁极部分5b插入线轴2的插入孔2f中并且设置在线圈3内侧。三个外侧磁极部分5c设置在卷绕在线轴2上的线圈3的外侧。这里,第二定子5在第一定子4与线轴2附接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与线轴2附接。形成在第一定子4和第二定子5中的内侧磁极部分4b、5b和外侧磁极部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正美工藤宪一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精密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