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螺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2127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1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入螺母(1),该插入螺母具有一个外壳(2)和一个抗扭转地、能够抗扭转移动地安置在外壳(2)中的内壳(10)。在内壳(10)上的后定位横档(17)形成在弹簧臂(16)上,一旦螺钉旋入内壳(10)的螺钉接收腔(11)中,该后定位横档在具有弥补公差能力的、内壳(10)能够相对于外壳(2)变化的位置上将附件固定在支承部件上。由此,在非常简单的操作下得到可靠的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入螺母(1),该插入螺母具有一个外壳(2)和一个抗扭转地、能够抗扭转移动地安置在外壳(2)中的内壳(10)。在内壳(10)上的后定位横档(17)形成在弹簧臂(16)上,一旦螺钉旋入内壳(10)的螺钉接收腔(11)中,该后定位横档在具有弥补公差能力的、内壳(10)能够相对于外壳(2)变化的位置上将附件固定在支承部件上。由此,在非常简单的操作下得到可靠的固定。【专利说明】插入螺母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插入螺母。
技术介绍
这种插入螺母已由DElO 2005 032 699A1已知。先前已知的插入螺母具有一个外壳,该外壳形成有支承圆盘和接收凹槽。此外还有一个内壳,该内壳能够在一段移动距离内移动地安置在外壳中。该内壳形成有螺钉接收腔,螺钉能够旋入到该螺钉接收腔中,并且该内壳具有径向向外凸出超过外壳的后定位横档,从预先装配布置开始在相对于外壳旋转内壳之后该后定位横档在最终装配设置中设置在外壳的接收凹槽中。在预装配位置上这样相对于外壳旋转内壳,即,使后定位横档与外壳的管座区段对齐,以使先前已知的插入螺母插入到形成在支承部件中的接收凹座中。通过内壳相对于外壳的轴向可移动性可以弥补公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给出开头所述类型的插入螺母,该插入螺母具有相对简单、稳定以及在大批量应用中使用安全的结构特点。对于开头所述类型的插入螺母根据本专利技术借助权利要求1所表明的特征实现了该目的。通过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插入螺母中使内壳抗扭转地安置在外壳中,避免内壳相对于外壳的转动。通过使后定位横档成型在径向移动的弹簧臂上可以将插入螺母在弹簧臂压缩的情况下插入至少一个支承部件的接收凹座中,必要时也可以插入附件的接收凹座中,其中后定位横档本身出于稳定原因在导向槽中得到引导从而加强了内壳相对于外壳的扭曲限制,在大批量应用的情况下,以相应的使用安全性限定后定位横档以避免在切线方向上的偏转。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适宜的设计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体。【专利附图】【附图说明】由下面的具有相关图示的实施例的描述得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适宜的设计方案和优势。其中:图1以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具有外壳和内壳的插入螺母的实施例,该内壳逐段地插入外壳中,图2以纵剖面图示出了根据图1具有插入直至外壳中的最终位置的内壳的实施例,图3以纵剖面图示出了根据图1在最终装配设置中的实施例,在该最终装配设置中附件固定在支承部件上,图4以局部立体剖面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插入螺母的另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具有密封罩,图5以纵剖面图示出了根据图4在最终装配设置中具有压入的密封罩的另一个实施例,图6以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具有外壳和内壳的插入螺母的另一个实施例,该内壳插入直至外壳中的最终位置,图7以纵剖面图示出了根据图6具有设置在最终位置上的内壳的另一个实施例,以及图8以纵剖面图示出了根据图6具有插入直至外壳中的拆卸位置的内壳的另一个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图1以立体图示出了由硬弹性塑料材料制成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插入螺母I的实施例。该插入螺母I具有外壳2,该外壳具有支承圆盘3和与支承圆盘3相连的微长型的基杆4,该基杆与径向伸出到基杆4上面的支承圆盘3大体上呈直角。基杆4在本实施例中以大体上呈正方形的外横截面形成并且在远离支承圆盘3的底部区段5中逐渐变细。位于支承圆盘3和底部区段5之间的中间区段6在纵向上具有不变的横截面并且在中间区段的、靠近支承圆盘3的区域中以微小地凸出到外壳2的外壁上面的、在纵向延伸的平衡肋7形成。在中间区段6的、两个相互面对的壁中嵌入在纵向上延伸的微长型的接收凹槽8,该接收凹槽在其靠近底部区段5的末端区段9中相对于其余的宽度逐渐变细。此外,插入螺母I配有微长型的内壳10,该内壳具有非圆形的、在这里以相互呈角度设置的、平的侧面形成的横截面。内壳10具有在纵向上延伸的螺钉接收腔11。在根据图1的图示中,内壳10以具有光滑侧壁的边缘区段12插入到嵌入支承圆盘3中的接收凹座13中,该接收凹座具有与内壳10的横截面互补的、形式配合的横截面。在边缘区段12的区域中,内壳10形成有至少一个、然而优选两个相互面对的定位凹槽14。在定位凹槽14的、远离边缘区段12的一侧上有切断在内壳10的顶部区段15中的弹簧臂16,该弹簧臂能够在径向上弯曲并且在其靠近顶部区段15的自由末端上分别具有一个后定位横档17。该后定位横档17在松弛的设置下径向向外凸出到内壳10的外壁的外面以及外壳2的中间区段6的上面并且分别具有远离边缘区段12并且靠近顶部区段15的轴向止动面18和与轴向止动面18呈直角的径向止动面19。在远离轴向止动面18的一侧上将比后定位横档17更狭窄的三角筋条20成型到每个弹簧臂16上和每个后定位横档17上,该三角筋条从定位凹槽的对面末端开始在纵向上以与各个弹簧臂16的增加的径向间距向相关的后定位横档17的方向延伸并且具有与后定位横档17齐平的上升面21。在三角筋条20的两侧每个后定位横档17具有在各个轴向止动面18对面的分界面22。图2以纵剖面图示出了根据图1具有直至完全插入外壳2中的最终位置上的内壳10的实施例。由根据图2的图示可以看出,在最终位置上形成在外壳2的底部区段5中的定位凸起部23咬入内壳10的定位凹槽14,该定位凸起部和定位凹槽14 一起共同构成咬合装置,以使内壳10在直至比插入螺母的拉出力小的预装配力的作用下固定在外壳2中。此外可以从图2中看出,在内壳10的、相对于根据图1的设置进一步插入外壳2中的设置中后定位横档17这时设置在接收凹槽8中,其中,为了得到根据图2的设置,由于弹簧臂16的弹性在经过接收凹座13时使后定位横档17在支承圆盘3的区域中借助于上升面21在接收凹座13的边缘上的上滑径向向内压缩。在根据图2的设置中三角筋条20沉入到接收凹槽8的末端区段9中,其中,分界面22挡在接收凹槽8的、形成在末端区段9的区域中的梯度上并且避免了内壳10进一步插入外壳2中。图3以纵剖面图示出了根据图1在附件24借助螺钉26固定在支承部件25上的最终装配设置中的实施例。为了得到根据图3的最终装配设置,插入螺母I接入到形成在支承部件25中的固定凹座27中,其中,像在根据图2的描述获得最终位置时一样,在接入过程中弹簧臂16这样径向向内压缩,S卩,通过固定凹座27的边缘在三角筋条20的上升面21上上滑使后定位横档17完全降入接收凹槽8中。通过定位凹槽14和定位凸起部23的咬合,在插入螺母I的接入过程中,只要预装配力大于通过弹簧臂16强制压缩所施加的反作用力,在该预装配力的作用下使内壳10停留在完全沉入到外壳2中的、根据图2的设置中。支承圆盘3挡在支承部件25上之后,附件24平放到支承圆盘3的、远离支承部件25的一侧上并且螺钉26穿过接收凹座13插入外壳2中,直至螺钉26的螺杆28的末端逐段地沉入内壳10的螺钉接收腔11中。以图3中未示出的工具旋转螺钉26之后螺杆28的螺纹与内壳10的内壁相咬合并且脱开定位凹槽14以及定位凸起部23之间的咬合。在继续进行旋入过程中,内壳10由于其能够移动的位置而在外壳2中移动一段距离直至后定位横档17的轴向止动面18挡在支承部件25的、远离支承圆盘3的一侧上。在该设置中通过螺杆28阻止弹簧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京特·特雷梅尔英戈·豪泽克里斯蒂安·科尔布简·雷根斯布格尔
申请(专利权)人:A·雷蒙德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