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虾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10513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7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虾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对虾配合饲料,原料组成为鱼粉、发酵豆粕、麦麸、啤酒酵母、面粉、磷酸氢二钾、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A、扇贝粉、食盐和复合诱食剂。对虾配合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将甘氨酸、谷氨酸、糖蜜和马钱子进行超微粉碎,得到复合诱食剂粉;(B)将饲料其余组分粉碎后置于搅拌机中,加入复合诱食剂后搅拌;(C)将混合均匀的各成分置于干燥器中干燥20-30分钟,最后采用造粒机制成颗粒状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虾配合饲料中添加了诱食剂,改善了饲料的适口性,提高了对虾的摄食量,既促进了对虾的生长也减少了残饵,有利于保护水体环境。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对虾配合饲料,原料组成为鱼粉、发酵豆粕、麦麸、啤酒酵母、面粉、磷酸氢二钾、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A、扇贝粉、食盐和复合诱食剂。对虾配合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将甘氨酸、谷氨酸、糖蜜和马钱子进行超微粉碎,得到复合诱食剂粉;(B)将饲料其余组分粉碎后置于搅拌机中,加入复合诱食剂后搅拌;(C)将混合均匀的各成分置于干燥器中干燥20-30分钟,最后采用造粒机制成颗粒状成品。本专利技术在对虾配合饲料中添加了诱食剂,改善了饲料的适口性,提高了对虾的摄食量,既促进了对虾的生长也减少了残饵,有利于保护水体环境。另外,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 对虫下(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奸,又称中国对奸、斑节奸。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对虾属个体大,通称大虾。雌性成长个体体长一般16?22厘米,重约50?80克,最大的可达30厘米,重250克;雄性较小,体长13?18厘米,重30?50克。对虾为广温广盐性海产动物。体呈长筒形,左右侧扁,身体分为头、胸和腹部,由20个体节组成。腹部较长,肌肉发达,分节明显。我国是对虾养殖大国,近几年来发展势头日趋迅猛。仅2003年全国养殖对虾总产量就达到78万吨,为我国的出口创汇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市面上许多对虾饲料适口性不好,采食量下降,势必影响摄入养分的总量,无疑也会影响到饲料的效果,影响对虾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营养全面、适口性好的对虾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对虾配合饲料,以重量份数计,原料组成为鱼粉10-15份、发酵豆柏20-30份、麦麸25-35份、啤酒酵母1-3份、面粉15-20份、磷酸氢二钾0.5-1.5份、维生素C 0.5-1.5份、维生素D 0.2-0.5份、维生素A 0.5-0.8份、扇贝粉0.5-1.3份、食盐1-5份和复合诱食剂0.2-0.8 份。所述复合诱食剂包括甘氨酸15-25份、谷氨酸30-40份、糖蜜10_20份和马钱子25-35 份。所述的一种对虾配合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将甘氨酸15-25份和谷氨酸30-40份进行超微粉碎,过200目筛;马钱子25-35份在100°C水中提取0.5h,过滤,得到清液后,加入经过超微粉碎的甘氨酸和谷氨酸,充分溶解后,浓缩通过喷雾干燥得到干燥的粉末,之后与糖蜜10-20份充分搅拌均匀得到复合诱食剂; (B)将鱼粉10-15份、发酵豆柏20-30份、麦麸25-35份、啤酒酵母1_3份、面粉15-20份、磷酸氢二钾0.5-1.5份、维生素C 0.5-1.5份、维生素D 0.2-0.5份、维生素A 0.5-0.8份和扇贝粉0.5-1.3份分别粉碎后置于搅拌机中,加入步骤(A)中的复合诱食剂0.2-0.8份和食盐1-5份后开始搅拌,搅拌速度为每分钟20转,搅拌时间为30-50分钟; (C)将步骤(B)中混合均匀后的饲料半成品置于干燥器中干燥20-30分钟,最后采用造粒机制成颗粒状成品,成品颗粒粒径大小2-3_。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在对虾配合饲料中添加了诱食剂,改善了饲料的适口性,提高了对虾的摄食量,既促进了对虾的生长也减少了残饵,有利于保护水体环境。本专利技术的对虾配合饲料中还添加了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D,营养全面,满足了对虾生长的需求。另外,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一种对虾配合饲料,以重量份数计,原料组成为鱼粉15份、发酵豆柏20份、麦麸25份、啤酒酵母3份、面粉20份、磷酸氢二钾0.5份、维生素C 0.5份、维生素D 0.5份、维生素A 0.8份、扇贝粉1.3份、食盐5份和复合诱食剂0.8份。所述复合诱食剂包括甘氨酸15份、谷氨酸30份、糖蜜20份和马钱子35份。所述的一种对虾配合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将甘氨酸15份和谷氨酸30份进行超微粉碎,过200目筛;马钱子35份在100°C水中提取0.5h,过滤,得到清液后,加入经过超微粉碎的甘氨酸和谷氨酸,充分溶解后,浓缩通过喷雾干燥得到干燥的粉末,之后与糖蜜20份充分搅拌均匀得到复合诱食剂; (B)将鱼粉15份、发酵豆柏20份、麦麸25份、啤酒酵母3份、面粉20份、磷酸氢二钾0.5份、维生素C 0.5份、维生素D 0.5份、维生素A 0.8份和扇贝粉1.3份分别粉碎后置于搅拌机中,加入步骤(A)中的复合诱食剂0.8份和食盐5份后开始搅拌,搅拌速度为每分钟20转,搅拌时间为30分钟; (C)将步骤(B)中混合均匀后的饲料半成品置于干燥器中干燥30分钟,最后采用造粒机制成颗粒状成品,成品颗粒粒径大小2mm。本专利技术在对虾配合饲料中添加了诱食剂,改善了饲料的适口性,提高了对虾的摄食量,既促进了对虾的生长也减少了残饵,有利于保护水体环境。本专利技术的对虾配合饲料中还添加了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D,营养全面,满足了对虾生长的需求。另外,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实施例1通过实际养殖可知,本实施例的对虾的生长速度提高了 1.5倍,水中的残饵减少了 30%。实施例2: 本实施中,一种对虾配合饲料,以重量份数计,原料组成为鱼粉10份、发酵豆柏30份、麦麸35份、啤酒酵母I份、面粉15份、磷酸氢二钾1.5份、维生素C 1.5份、维生素D 0.2份、维生素A 0.5份、扇贝粉0.5份、食盐I份和复合诱食剂0.2份。所述复合诱食剂包括甘氨酸25份、谷氨酸40份、糖蜜10份和马钱子25份。所述的一种对虾配合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将甘氨酸25份和谷氨酸40份进行超微粉碎,过200目筛;马钱子25份在10(TC水中提取0.5h,过滤,得到清液后,加入经过超微粉碎的甘氨酸和谷氨酸,充分溶解后,浓缩通过喷雾干燥得到干燥的粉末,之后与糖蜜10份充分搅拌均匀得到复合诱食剂; (B)将鱼粉10份、发酵豆柏30份、麦麸35份、啤酒酵母I份、面粉15份、磷酸氢二钾1.5份、维生素C 1.5份、维生素D 0.2份、维生素A 0.5份和扇贝粉0.5份分别粉碎后置于搅拌机中,加入步骤(A)中的复合诱食剂0.2份和食盐I份后开始搅拌,搅拌速度为每分钟20转,搅拌时间为50分钟; (C)将步骤(B)中混合均匀后的饲料半成品置于干燥器中干燥20分钟,最后采用造粒机制成颗粒状成品,成品颗粒粒径大小3mm。本专利技术在对虾配合饲料中添加了诱食剂,改善了饲料的适口性,提高了对虾的摄食量,既促进了对虾的生长也减少了残饵,有利于保护水体环境。本专利技术的对虾配合饲料中还添加了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D,营养全面,满足了对虾生长的需求。另外,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实施例2通过实际养殖可知,本实施例的对虾的生长速度提高了 1.4倍,水中的残饵减少了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虾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为鱼粉、发酵豆粕、麦麸、啤酒酵母、面粉、磷酸氢二钾、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A、扇贝粉、食盐和复合诱食剂;以重量份数计,鱼粉10?15份、发酵豆粕20?30份、麦麸25?35份、啤酒酵母1?3份、面粉15?20份、磷酸氢二钾0.5?1.5份、维生素C?0.5?1.5份、维生素D?0.2?0.5份、维生素A?0.5?0.8份、扇贝粉0.5?1.3份、食盐1?5份和复合诱食剂0.2?0.8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