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电子装置与外围扩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89926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5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机体、一连接端口、一处理器以及一切换装置。处理器,电性连接至该连接端口,包括一检测接脚与一单线通信接脚。切换装置,耦接该处理器与该连接端口之间,将连接端口连接至检测接脚或是单线通信接脚。当该外围装置插入该连接端口时,该处理器指示该切换装置将该连接端口连接至该检测接脚,并通过该检测接脚判断该外围装置是否为一单线装置。当该处理器判断该外围装置为一单线装置时,该处理器指示该切换装置将该连接端口连接至该单线通信接脚,并通过该单线通信接脚与该外围装置进行一单线通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机体、一连接端口、一处理器以及一切换装置。处理器,电性连接至该连接端口,包括一检测接脚与一单线通信接脚。切换装置,耦接该处理器与该连接端口之间,将连接端口连接至检测接脚或是单线通信接脚。当该外围装置插入该连接端口时,该处理器指示该切换装置将该连接端口连接至该检测接脚,并通过该检测接脚判断该外围装置是否为一单线装置。当该处理器判断该外围装置为一单线装置时,该处理器指示该切换装置将该连接端口连接至该单线通信接脚,并通过该单线通信接脚与该外围装置进行一单线通信。【专利说明】手持式电子装置与外围扩充装置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电子装置与外围装置的通信方法,特别是一种电子装置与单线外围装置的通信方法。
技术介绍
手持式电子装置,如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或是个人数字助理,已经成为消费者个人或公务使用上的必需品。为增加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实用性,需要通过不同的外围装置来来增加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功能。再者,为减少手持式电子装置的连接端口种类以及降低总线接口的复杂度,单线(I 一 wire)总线因此被采用。单线(I 一 wire)总线是一种最简单的总线形式。它通过单一传输线完成全部的控制与通信,不仅节省输入输出端口,也简化了系统设计而降低硬件成本。但是手持式电子装置没有连接单线外围装置,手持式电子装置仍会不断的去轮询(polling)单线总线,这会对手持式电子装置有限的电力造成影响,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使用时间也因此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机体、一连接端口、一处理器以及一切换装置。连接端口,装置于该机体上且可被一外围装置插入,以允许该外围装置电性连接至该电子装置。处理器,电性连接至该连接端口,包括一检测接脚与一单线通信接脚。切换装置,耦接该处理器与该连接端口之间,选择性地将上述连接端口连接至上述检测接脚或是上述单线通信接脚其中之一。当该外围装置插入该连接端口时,该处理器指示该切换装置将该连接端口连接至该检测接脚,并通过该检测接脚判断该外围装置是否为一单线装置。当该处理器判断该外围装置为一单线装置时,该处理器指示该切换装置将该连接端口连接至该单线通信接脚,并通过该单线通信接脚与该外围装置进行一单线通信。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电性连接至一扩充装置,以产生一单线数据路径与一中断路径,其中该扩充装置可电性连接至至少一个外围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机体、一连接端口、一处理器以及一切换装置。连接端口,装置于该机体上且可电性连接至该扩充装置,以通过该扩充装置电性连接至上述外围装置,其中,当该扩充装置连接或移除该外围装置时,一中断信号被传送至该连接端口。处理器,电性连接至该连接端口,具有一检测接脚、一单线通信接脚、一中断接脚,其中该中断接脚通过该连接端口连接至该中断路径,以接收该中断信号。切换装置,耦接该处理器与该连接端口之间,选择性地将上述检测接脚或是上述单线通信接脚其中之一连接至上述单线数据路径。当该处理器自该中断接脚接收到该中断信号时,该切换装置将上述单线通信接脚耦接至上数单线数据路径,该处理器通过该单线数据路径,扫描连接至该扩充装置的上述外围装置的一状态。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外围扩充装置,连接至一手持式电子装置。该外围扩充装置包括一第一连接部、一第二连接部以及一控制器。第一连接部,连接至一单线外围装置,包括一第一检测脚位与一第一单线通信脚位。第二连接部,连接至一外围装置,包括一第二检测脚位与一第二单线通信脚位。控制器,包括耦接该第一检测脚位的一第一中断脚位、耦接该第二检测脚位的一第二中断脚位以及一输出脚位。当该第一中断脚位或该第二中断脚位的一逻辑状态改变时,输出一中断信号给该手持式电子装置,并建立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与该单线外围装置或该外围装置的一电性连接。【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外围装置检测与沟通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外围扩充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外围扩充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单线外围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外围装置检测与沟通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11~手持式电子装置111~处理器112~切换装置113~连接器114~单线主控制器115~检测装置12~外围装置122~连接器121~单线认证控制器31~手持式电子装置32~外围扩充装置33~单线外围装置34~USB装置311~处理器312~开关装置313~单线主控制器321~控制器322~单线装置检测器323~第一连接器324~第二连接器331~单线认证控制器41~手持式电子装置42~外围扩充装置43~单线外围装置44~USB装置411~处理器412~切换装置413~单线主控制器414~检测装置421~控制器422~连接器423~连接器431~单线认证控制器51~单线外围装置511~连接器512~单线认证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手持式电子装置11具有一机体,其中该处理器111与该切换装置112设置与该机体内部,该连接器113设置于该机体上,用以连接外端口装置。手持式电子装置11通过连接器113与外围装置12的连接器12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113可使用micro USB连接器。Micro USB连接器中包含了 5个脚位,其中一识别脚位(图1上的脚位Pl)仅适用于USB On-The-Go规范,一般情况并不会被使用,因此可以将脚位Pl作为单线通信协议(1-wire protocol)所使用的脚位。切换装置112用以建立处理器111与外围装置12之间的连线,并根据处理器111通过第二通用输入输出脚位(GP10_2)输出的一选择信号,选择建立端点A与端点BO或端点A与端点BI之间的连线。第二通用输入输出脚位(GP10_2)与切换装置112的端点S耦接。在预设情况下,切换装置112被预设建立端点A与端点BO之间的连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切换装置112为一多工器。处理器111的一第一第一通用输入输出脚位(GP10_1)耦接至切换装置112的端点B0,且端点NI与电压Vcc之间耦接一第一电阻Rl。连接器122的脚位P2耦接至一单线认证控制器121,且通过一电阻Rs耦接至一地电位。在本实施例中,电阻Rl的电阻值约IOOkQ,而电阻Rs的电阻值约15ΚΩ。当外围装置12连接到手持式电子装置11时,端点NI的电压被下拉至一低电压电平。处理器111通过脚位GP10_1检测到电压改变,触发一中断信号,让手持式电子装置11知道此时有外围装置连接。检测装置115会检测此时端点NI的电压,并判断外围装置12是否为一单线(Ι-wire)外围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外围装置12如果是单线(Ι-wire)外围装置,电阻Rs的电阻值为15ΚΩ。如果是其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机体;一连接端口,装置于该机体上且可被一外围装置插入,以允许该外围装置电性连接至该电子装置;一处理器,电性连接至该连接端口,包括一检测接脚与一单线通信接脚;一切换装置,耦接该处理器与该连接端口之间,选择性地将上述连接端口连接至上述检测接脚或是上述单线通信接脚其中之一;当该外围装置插入该连接端口时,该处理器指示该切换装置将该连接端口连接至该检测接脚,并通过该检测接脚判断该外围装置是否为一单线装置;当该处理器判断该外围装置为一单线装置时,该处理器指示该切换装置将该连接端口连接至该单线通信接脚,并通过该单线通信接脚与该外围装置进行一单线通信。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庆钟赖玉鹏张维志
申请(专利权)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