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彩膜基板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8934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5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彩膜基板制作方法,其中,所述触控式显示面板包括触控部分和显示部分,所述显示部分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设置于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触控部分包括:一触控基板,所述触控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平行且位于所述彩膜基板远离液晶层的一侧;用于感应用户触控、并产生触控信号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基板上;用于输出所述触控信号的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仅需一层触控基板即可实现触控功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其中,所述触控式显示面板包括触控部分和显示部分,所述显示部分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设置于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触控部分包括:一触控基板,所述触控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平行且位于所述彩膜基板远离液晶层的一侧;用于感应用户触控、并产生触控信号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基板上;用于输出所述触控信号的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仅需一层触控基板即可实现触控功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技术,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Touch (触摸)功能作为一种便捷的输入显示方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种显示领域。如图1所示,传统的电容式Touch panel (触控式面板)包括阵列基板1、彩膜基板3,所述阵列基板I与彩膜基板3之间填充有液晶层2,所述彩膜基板3包括形成于衬底基板上的黑矩阵31、像素单元32、以及公共电极层33,为了实现触控功能,需要在彩膜基板3外专门制作两张Cover glass (玻璃基板)4,且上下Glass分别有带有感应功能的ITO sensor(传感电极)5来实现,搭载电路驱动,实现Touch感应的功能。但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包括触控部分和显示部分,所述显示部分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触控部分包括:一触控基板,所述触控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平行且位于所述彩膜基板远离液晶层的一侧;用于感应用户触控、并产生触控信号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基板上;用于输出所述触控信号的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形成交错的矩阵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彩膜基板的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分别独立设置有用于显示的第三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进一步的,所述彩膜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非显示区域的黑矩阵,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显示区域的像素单元,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黑矩阵上,所述第三电极设置在所述像素单元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触控基板上靠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面上。进一步的,所述触控基板为一玻璃基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构图工艺,在衬底基板上形成黑矩阵;通过构图工艺,形成像素单元;通过构图工艺,在所述黑矩阵上形成第二电极;通过构图工艺,在所述像素单元上形成第三电极。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三电极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仅需一层触控基板即可实现触控功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表示现有技术触控式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触控式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包括触控部分和显示部分,所述显示部分包括阵列基板1、彩膜基板3以及设置于阵列基板I与所述彩膜基板3之间的液晶层2,所述触控部分包括:一触控基板9,所述触控基板9与所述彩膜基板3相平行且位于所述彩膜基板3远离液晶层的一侧;用于感应用户触控、并产生触控信号的第一电极10,所述第一电极10设置于所述触控基板9上;用于输出所述触控信号的第二电极8,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3上。采用设置在彩膜基板3的第二电极8作为感应触控的一个电极,另外仅需一层设有第一电极10的触控基板9即可实现触控功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所述第一电极10和所述第二电极8形成交错的矩阵结构。操作时,触控基板9的外侧面被触碰,使得第一电极10与第二电极8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以产生触控信号,第二电极8将所述触控信号输出,以便确定碰触点的位置。所述彩膜基板3的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分别独立设置有第三电极6和所述第二电极8。所述彩膜基板3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黑矩阵4,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像素单元5,所述第二电极8设置在所述黑矩阵4上,所述第三电极6设置在所述像素单元5上。将现有技术中一体形成于黑矩阵4、像素单元5上的公共电极层划分为第二电极8,以及保持原有功能的第三电极6,且第二电极8通过单独的电路引出,以将触控信号输出。像素单元5为绝缘体,所述第二电极8的边缘可以与所述像素单元的边缘相接触。为了保证第二电极8和第三电极6更好地隔离,所述第三电极8与所述像素单元5之间也可以具有间隙,间隙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所述第一电极10设置在所述触控基板9上靠近所述彩膜基板3的一面上。所述触控基板9为一玻璃基板。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触控式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3、阵列基板1、触控基板9,所述彩膜基板3与阵列基板I之间填充有液晶2,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第三电极6仍然保持用于显示的功能,只是与第二电极8分隔设置,使得第二电极8与第一电极10相互作用,实现触控功能。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构图工艺,在衬底基板上形成黑矩阵4 ; 通过构图工艺,形成像素单元5 ;通过构图工艺,在所述黑矩阵4上形成第二电极8 ;通过构图工艺,在所述像素单元5上形成第三电极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8、所述第三电极6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同时形成,提高工作效率。以上所述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包括触控部分和显示部分,所述显示部分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部分包括: 一触控基板,所述触控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平行且位于所述彩膜基板远离液晶层的一侧; 用于感应用户触控、并产生触控信号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基板上; 用于输出所述触控信号的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形成交错的矩阵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基板的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分别独立设置有用于显示的第三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非显示区域的黑矩阵,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显示区域的像素单元,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黑矩阵上,所述第三电极设置在所述像素单元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触控基板上靠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基板为一玻璃基板。7.—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8.一种用于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包括触控部分和显示部分,所述显示部分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部分包括:一触控基板,所述触控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平行且位于所述彩膜基板远离液晶层的一侧;用于感应用户触控、并产生触控信号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基板上;用于输出所述触控信号的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红明陈明金雄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