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铜熔炼烟气余热及粉尘的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8813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5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金属铜熔炼烟气余热及粉尘的回收利用装置。属于余热利用和废气处理的方法。余热回收装置和粉尘回收装置由逆流换热余热锅炉A、氮化硅多孔陶瓷过滤器、逆流换热余热锅炉B、逆流换热余热锅炉工质预热器、片式流道气体逆流换热器、袋式过滤除尘器、引风机;通过管线或管件连接而成,经余热及粉尘回收后的烟气去硫酸车间脱硫处理后,尾气达标排放;包括如下步骤:余热一级回收,高温烟气过滤除尘净化,余热二级回收、余热三级回收、四级余热回收、低温过滤除尘、经过滤除尘后的烟气送入硫酸车间脱硫处理,尾气达标排放。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效率高,粉尘回收完全,工艺控制简便、回收成本较低的金属铜熔炼烟气余热及粉尘的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金属铜熔炼烟气余热及粉尘的回收利用装置。属于余热利用和废气处理的方法。余热回收装置和粉尘回收装置由逆流换热余热锅炉A、氮化硅多孔陶瓷过滤器、逆流换热余热锅炉B、逆流换热余热锅炉工质预热器、片式流道气体逆流换热器、袋式过滤除尘器、引风机;通过管线或管件连接而成,经余热及粉尘回收后的烟气去硫酸车间脱硫处理后,尾气达标排放;包括如下步骤:余热一级回收,高温烟气过滤除尘净化,余热二级回收、余热三级回收、四级余热回收、低温过滤除尘、经过滤除尘后的烟气送入硫酸车间脱硫处理,尾气达标排放。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效率高,粉尘回收完全,工艺控制简便、回收成本较低的金属铜熔炼烟气余热及粉尘的回收利用装置。【专利说明】金属铜熔炼烟气余热及粉尘的回收利用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金属铜熔炼烟气余热及粉尘的回收利用装置。属于余热利用和废气处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铜冶炼过程消耗大量热能,而且金属铜在冶炼工艺中,烟气排放量大、粉尘含量高、二氧化硫浓度大,而且烟气温度高达1400°C。因此,金属铜熔炼烟气中携带的热量回收价值高,烟气除尘难度大。现有技术中,铜冶炼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大都采用余热锅炉,只对高温烟气余热进行了回收利用,中低温余热还未被完全回收利用,因此,存在余热资源回收率较低。仍有部分余热随尾气排入大气。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现有技术中的铜冶炼烟气中粉尘的回收方法,有干法收尘和湿法收尘。干法收尘回收粉尘使用较多,存在过程控制不稳定,烧坏布袋回收器,或者布袋堵塞的故障时有发生,而且能耗较高。一种不仅回收高温余热,而且回收中低温余热,余热回收效率高,粉尘回收完全,而且设备投资省、工艺控制简便的回收成本较低的金属铜熔炼烟气余热及粉尘的回收利用装置,是人们所期待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不仅回收高温余热,而且回收中低温余热,余热回收效率高,粉尘回收完全,而且设备投资省、工艺控制简便的回收成本较低的金属铜熔炼烟气余热及粉尘的回收利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铜熔炼烟气余热及粉尘的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余热回收装置和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和粉尘回收装置由逆流换热余热锅炉Al、氮化硅多孔陶瓷过滤器2、逆流换热余热锅炉B3、逆流换热余热锅炉工质预热器4、片式流道气体逆流换热器5、袋式过滤除尘器6、引风机7通过管线或管件连接而成,经余热及粉尘回收后的烟气去硫酸车间8脱硫处理后,尾气达标排放;所述回收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余热一级回收来自铜精炼炉的烟气进入逆流换热余热锅炉Al,与锅炉内工质逆流换热,将其携带的高温热能传递给锅炉工质;烟气自身温度降低到< 700°C实现余热一级回收;②.高温烟气过滤除尘净化经步骤①余热一级回收后的烟气进入氮化硅多孔陶瓷过滤器2,过滤除尘净化;③.余热二级回收经步骤②过滤除尘净化后的烟气进入逆流换热余热锅炉3,与锅炉工质逆流换热,将其携带的热能传递给锅炉蒸发工质;烟气自身温度降低到≤ 400°C实现余热二级回收;④.余热三级回收经步骤③余热二次回收后的烟气进入逆流换热余热锅炉工质预热器4,与逆流换热余热锅炉工质预热器4的工质逆流换热,将其携带的热能传递给锅炉工质预热器的工质;烟气自身温度降低到≤150°C实现余热三级回收;⑤.四级余热回收经步骤④余热三级回收后的烟气进入片式流道气体逆流换热器5,将其携带的热能传递给室温空气,产生的热空气供铜精制氧化阶段利用,自身温度降低到< 70°C ;⑥.低温过滤除尘 经步骤⑤空气余热回收后的低温烟气,进入袋式过滤除尘器6,进一步过滤除尘净化;⑦.脱硫经步骤⑤过滤除尘后的烟气送入硫酸车间8脱硫处理,尾气达标排放。从热力学的理论讲,最合理的换热方式是逆流换热,同样换热条件下,逆流换热可以实现均匀的温差,使得换热过程产生的不可逆损失小,因此换效率高。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采用逆流换热方式对于金属铜熔炼排放的烟气中携带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的技术方案,对于解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多孔陶瓷耐高温、密度低、化学稳定性好,适用于高温流体过滤装置。尤其是氮化硅稳定的共价结构,赋予它熔点高、高温强度高、硬度高、弹性模量大、耐磨、热膨胀系数小、热稳定性好等诸多优异性能。因此,氮化硅多孔陶瓷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抗热震、抗氧化、耐磨损等良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选用的氮化硅多孔陶瓷过滤器,对完成本专利技术的任务产生了预想不到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铜熔炼烟气余热及粉尘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中采用的氮化硅多孔陶瓷过滤器2,选用氮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钇组成的氮化硅泡沫陶瓷材料制造。三者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氮化硅:氧化铝:氧化钇=90:6:4,氮化硅泡沫陶瓷材料的孔径为0.05~0.08 μ m,孔率为40%~60%。烟尘回收率≥90%。是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铜熔炼烟气余热及粉尘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①、③、④中采用的余热回收装置逆流换热余热锅炉Al、逆流换热余热锅炉B3和逆流换热余热锅炉工质预热器4烟气与锅炉余热回收工质之间的换热采用双套管式逆流换热方式,或三套管式逆流换热方式;其中:所述的双套管式逆流换热方式,换热装置由数根直径不同的二直管套装配置组合构成,烟气走中心管,余热回收工质走环隙管,二者流动方向相反,实现逆流换热;所述的三套管式逆流换热方式,换热装置由直径不同的三直管套装配置构成,烟气走中心管和外环隙,余热回收工质走内环隙管,二者流动方向相反,实现逆流换热。是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铜熔炼烟气余热及粉尘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①、③、④中余热回收装置逆流换热余热锅炉Al、逆流换热余热锅炉B3和逆流换热余热锅炉工质预热器4烟气与锅炉余热回收工质之间的换热均采用双套管式逆流换热方式.换热装置由数根直径不同的二直管套装配置组合构成,烟气走中心管,余热回收工质走环隙管,二者流动方向相反,实现逆流换热。是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铜熔炼烟气余热及粉尘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①、③、④中采用的余热回收装置逆流换热余热锅炉Al、逆流换热余热锅炉B3和逆流换热余热锅炉工质预热器4烟气与锅炉工质之间的换热均采用三套管式逆流换热方式,换热装置由直径不同的三直管套装配置构成,烟气走中心管和外环隙,余热回收工质走内环隙管,二者流动方向相反,实现逆流换热。是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铜熔炼烟气余热及粉尘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①、③、④中采用余热回收装置逆流换热余热锅炉Al烟气与锅炉余热回收工质之间的换热均采用双套管式逆流换热方式;逆流换热余热锅炉B3和逆流换热余热锅炉工质预热器4烟气与锅炉工质之间的换热采用三套管式逆流换热方式。是最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铜熔炼烟气余热及粉尘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⑤片式流道气体逆流换热器5,由多组流道片换热单元组成,每组流道片换热单元由通过共用换热板连接在一起的流道片A和流道片B组成,流道片A的一侧面的上端开有流道入口,另一相对的侧面下端开有流道出口 ;流道片B的一侧面的下端开有流道入口,另一相对的侧面上端开有流道出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铜熔炼烟气余热及粉尘的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余热回收装置和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和粉尘回收装置由逆流换热余热锅炉A(1)、氮化硅多孔陶瓷过滤器(2)、逆流换热余热锅炉B(3)、逆流换热余热锅炉工质预热器(4)、片式流道气体逆流换热器(5)、袋式过滤除尘器(6)、引风机(7)通过管线或管件连接而成,经余热及粉尘回收后的烟气去硫酸车间(8)脱硫处理后,尾气达标排放;所述回收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余热一级回收来自铜精炼炉的烟气进入逆流换热余热锅炉A(1),与锅炉内工质逆流换热,将其携带的高温热能传递给锅炉工质;烟气自身温度降低到≤700℃实现余热一级回收;②.高温烟气过滤除尘净化经步骤①余热一级回收后的烟气进入氮化硅多孔陶瓷过滤器(2),过滤除尘净化;③.余热二级回收经步骤②过滤除尘净化后的烟气进入逆流换热余热锅炉(3),与锅炉工质逆流换热,将其携带的热能传递给锅炉蒸发工质;烟气自身温度降低到≤400℃实现余热二级回收;④.余热三级回收经步骤③余热二次回收后的烟气进入逆流换热余热锅炉工质预热器(4),与逆流换热余热锅炉工质预热器(4)的工质逆流换热,将其携带的热能传递给锅炉工质预热器的工质;烟气自身温度降低到≤150℃实现余热三级回收;⑤.四级余热回收经步骤④余热三级回收后的烟气进入片式流道气体逆流换热器(5),将其携带的热能传递给室温空气,产生的热空气供铜精制氧化阶段利用,自身温度降低到≤70℃;⑥.低温过滤除尘经步骤⑤空气余热回收后的低温烟气,进入袋式过滤除尘器(6),进一步过滤除尘净化;烟气中粉尘98%以上被除去;⑦.脱硫经步骤⑤过滤除尘后的烟气送入硫酸车间(8)脱硫处理,尾气达标排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庆淮王京连王彦华王春雨陈春光韦子木吕瑞新刘靖吕瑞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升有色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