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家骥专利>正文

一种使坐骨凹陷会阴悬空的保健型自行车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83960 阅读:4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5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坐骨凹陷会阴悬空的保健型自行车座,包括座壳、包覆层及减震支撑机构,特征是座壳由座面和与其圆滑连接的环周曲面下折边构成,座壳的俯视外形轮廓为纵向跨度小于横向跨度的圆角、曲线边等腰三角形,左右斜边及底边对应的环周曲面下折边段为内凹曲面,自座面中央至前端三角形顶角左右对称设置左右内倾斜面形成V形凹槽,自所述V形凹槽后端的槽沿沿座面两侧边延伸至座面后端沿、对称间隔设置与坐骨结节部位对应的左右支撑曲面凹坑,座面两侧边为下凹曲线;包覆层为固定包覆在座壳表面的弹性柔质软垫,上表面与座壳左右支撑曲面凹坑对应部位为支撑平面,其余结构与座壳吻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保护会阴、坐骨、透气排汗及支撑均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坐骨凹陷会阴悬空的保健型自行车座,包括座壳、包覆层及减震支撑机构,特征是座壳由座面和与其圆滑连接的环周曲面下折边构成,座壳的俯视外形轮廓为纵向跨度小于横向跨度的圆角、曲线边等腰三角形,左右斜边及底边对应的环周曲面下折边段为内凹曲面,自座面中央至前端三角形顶角左右对称设置左右内倾斜面形成V形凹槽,自所述V形凹槽后端的槽沿沿座面两侧边延伸至座面后端沿、对称间隔设置与坐骨结节部位对应的左右支撑曲面凹坑,座面两侧边为下凹曲线;包覆层为固定包覆在座壳表面的弹性柔质软垫,上表面与座壳左右支撑曲面凹坑对应部位为支撑平面,其余结构与座壳吻合。本专利技术优点:保护会阴、坐骨、透气排汗及支撑均衡。【专利说明】—种使坐骨凹陷会阴悬空的保健型自行车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部件,尤其涉及一种使坐骨凹陷会阴悬空的保健型自行车座。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汽车成为主流交通工具,所带来的不必要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交通堵塞、人民体质下降、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下降以及不必要的占据空间等问题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健康生活理念。自行车作为一种代步、体育竞技及体能锻炼工具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尤其适合当今社会对生态环境维护、公民体能素质提高的需求。车座是直接与人体接触的自行车部件,其结构与造型直接影响骑行过程中的人体状况。当今普遍采用的自行车座还是传统的那种:主要包括由座壳与包覆层构成的座体及支撑座体的减震支撑机构,座体均为前窄后宽、纵向长、横向短并具有前端狭长伸出端,整体近似长三角形形状,制作中多为在塑料基底上包覆软质材料和皮革面形成;减震支撑机构一般采用后位两个弹簧。但这种自行车车座结构的弊端是:⑴沿车座纵向由狭长伸出端至车座后端,呈现总体的上凸鼓坝状,身体重压下会阴部的软组织会在坐骨结节内侧的束缚下向上拥挤,造成了这一部位的压强增大,致使血管和神经被挤压造成阻断,让骑行者感觉生殖器麻木;而且在骑行中狭长伸出端会磨大腿根部内侧,在骑行者累了或者坐骨结节很疼的时候,往往迫使人将臀部向前挪来减轻痛苦,这时候的狭长伸出端对会阴穴区的伤害会更大。⑵坐骨碾压疼痛;车座没有坐骨结节的容纳区,即使软垫很厚,在座面皮革的拉力下也使得坐骨结节部位仍然会比别的地方压强大得多,因此,会有坐骨碾压疼痛两个支撑弹簧设置在车座后位,车座前端的连接方式为车座弹簧架与座壳插孔式连接,有少量上下活动空间,因此,车座不能适度左右摇摆,顶胯骨是必然的现象。⑷车座表面为皮革,骑行者在盛夏或者长途骑行时,臀部会有汗湿不能排出,在碾压下常会造成皮肤红肿、细菌感染形成皮肤病。本 申请人:的在先专利“舒适型自行车座”即对传统车座进行了改进,通过在座面上开孔使坐骨部位免除碾压、通过转动腿板增加使用面积来减少臀部压强、通过采用伸缩式平行四边形对角扭簧减震器使座体达到平衡式减震,虽然这些改进可以减轻会阴压力及坐骨碾压,但是因为骑行人向下蹬车的一侧坐骨也会向下随,同时会向这一侧“扭逛”,两坐骨结节会做规律式位移,因此,坐骨所对应的孔要开的很大才行,这样浪费面积,使车座座体面积增大,结构笨拙,还使得坐骨结节部位没有担负适度承重;采用平行四边形结构方式减震,不能适度摇摆,会造成顶胯;增设腿板需要设置多个滚动轴承及关节轴承,必然增加了制造成本,而且不适合运动车型。综上所述,如何改进现有自行车座,实现保护会阴供血通畅、坐骨不碾压皮肉,进而能透气排汗保护臀部肌肤及支撑均衡,并达到结构紧凑、无面积浪费、制造成本低、美观、轻型和精巧的车座,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对现有自行车车座进行改进,提供一种使坐骨凹陷会阴悬空的保健型自行车座,达到保护会阴、减轻坐骨结节部位承压的主要效果,进而实现透气舒适及压力均衡,并满足运动型和休闲型自行车对体小量轻及节省成本方面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设计理念是针对传统自行车在骑行中,会阴部顶压造成血流不畅、坐骨碾压皮肉造成疼痛、臀部与车座面接触产生汗湿不能排除及左右压力不均衡的技术问题,研发出在自行车骑行中,具有与人体坐骨结节和臀部特征相吻合、与骑行动作相吻合、符合人体生理要求,同时,坐骨在不形成碾压的前提下还能让坐骨结节部位也承受同等压强的压力来减轻臀部压强的自行车车座,最终实现一种使坐骨凹陷、会阴悬空且透气排汗、均衡压力的保健型自行车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坐骨凹陷会阴悬空的保健型自行车座,包括座壳、包覆在座壳表面的包覆层及支撑在座壳底部的减震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壳由座面和与所述座面圆滑一体连接的环周曲面下折边构成,座壳的俯视外形轮廓为纵向跨度小于横向跨度的圆角、曲线边等腰三角形,其左右斜边及底边分别对应的环周曲面下折边段均为内凹曲面,以座面纵向中心线为中心,自座面中央至前端三角形顶角左右对称设置左右内倾斜面并形成V形凹槽,自所述V形凹槽后端的槽沿沿座面左右侧边延伸至座面后端沿、左右对称相互间隔设置分别与人体坐骨结节部位对应的左右支撑曲面凹坑;所述座面左右侧边为下凹曲线;所述包覆层为固定包覆在座壳表面的弹性柔质软垫,其底部形状与座壳形状完全吻合;上部形状仅在对应座壳的左右支撑曲面凹坑处为左右支撑平面,其余部位形状与座壳形状吻合 O所述座壳表面设有均布的若干座壳透气孔,在所述包覆层上与所述座壳透气孔对应设有大小形状相同的包覆层透气孔。所述包覆层上均布设有若干半球形凸起。所述减震支撑机构由支架和连接在其上部的三个弹簧构成,其中一个弹簧固定在座壳底面前端,其余两个弹簧对称固定在座壳底面后部左右两侧。所述圆角、曲线边等腰三角形的纵向跨度与横向跨度之比为3: 4.6,其顶角角度为 85。-88。。所述V形凹槽的最大深度≥3cm,凹槽槽口横向最大跨度≥5cm。所述左右支撑曲面凹坑最大深度> 1.3cm,其外形轮廓最大跨度> 5cm,所述左右支撑曲面凹坑的最低点位置为:在沿座壳纵向中心线由前端向后至其纵向跨度的六分之五处,再分别向左右位移至距离纵向中心线4-6cm处。所述座面左右侧边的下凹最大深度> 1cm,所述等腰三角形两斜边对应的环周曲面下折边段的内凹最大深度< 1cm。所述座壳底面设有加强筋。所述弹性柔质软垫的材质为聚氨酯软泡、硅胶发泡、橡胶海绵或天然乳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座壳、包覆层及减震支撑机构的改进,实现了使骑行者悬空会阴、凹陷坐骨、透气排汗、均衡支撑。有效避免了骑行者的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和肛门等部位受压造成的血流不畅、坐骨碾压皮肉疼痛、汗湿情况下碾压臀部皮肉造成皮肤危害等弊端,并消除了左右压力不均衡产生顶胯的问题,实现了轻松、舒适及保护健康的骑行效果。此外,与现有技术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洁紧凑、座面充分有效利用,减少不必要的面积,重量减轻,制造成本降低,使用方便,促进自行车在代步、体育竞技及体能锻炼中的应用,有利于维护绿色生态环境【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座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座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座壳的结构尺寸示意图;图8是座壳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包覆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包覆层,11包覆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坐骨凹陷会阴悬空的保健型自行车座,包括座壳、包覆在座壳表面的包覆层及支撑在座壳底部的减震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壳由座面和与所述座面圆滑一体连接的环周曲面下折边构成,座壳的俯视外形轮廓为纵向跨度小于横向跨度的圆角、曲线边等腰三角形,其左右斜边及底边分别对应的环周曲面下折边段均为内凹曲面,以座面纵向中心线为中心,自座面中央至前端三角形顶角左右对称设置左右内倾斜面并形成V形凹槽,自所述V形凹槽后端的槽沿沿座面左右侧边延伸至座面后端沿、左右对称相互间隔设置分别与人体坐骨结节部位对应的左右支撑曲面凹坑;所述座面左右侧边为下凹曲线;所述包覆层为固定包覆在座壳表面的弹性柔质软垫,其底部形状与座壳形状完全吻合;上部形状仅在对应座壳的左右支撑曲面凹坑处为左右支撑平面,其余部位形状与座壳形状吻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骥
申请(专利权)人:李家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