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加工平台及加工玻璃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8372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5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玻璃加工平台及加工玻璃的方法,包括:载台,用于直接承载所述玻璃,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真空吸附装置,其包括底座、多个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杆另一端的真空吸盘以及与所述真空吸盘连接的第一真空管路;升降装置,其用于使所述真空吸盘的吸附面与所述载台承载面之间形成高度差,并在真空吸盘吸附了玻璃之后消除所述的高度差使所述玻璃的被吸附面与所述载台的承载面处于相同的水平面;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中,贯穿所述载台;所述真空吸盘在受到所述玻璃下压压力时可向下移动或发生向下弹性变形。这样,使翘曲的玻璃就会被拉平贴附在所述载台的承载面上,提高了载台对玻璃的吸附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包括:载台,用于直接承载所述玻璃,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真空吸附装置,其包括底座、多个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杆另一端的真空吸盘以及与所述真空吸盘连接的第一真空管路;升降装置,其用于使所述真空吸盘的吸附面与所述载台承载面之间形成高度差,并在真空吸盘吸附了玻璃之后消除所述的高度差使所述玻璃的被吸附面与所述载台的承载面处于相同的水平面;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中,贯穿所述载台;所述真空吸盘在受到所述玻璃下压压力时可向下移动或发生向下弹性变形。这样,使翘曲的玻璃就会被拉平贴附在所述载台的承载面上,提高了载台对玻璃的吸附成功率。【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制造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
技术介绍
在目前液晶面板制造领域,出于高精度稳定固定玻璃的需要,可吸附式载台被广泛应用于玻璃的承载及固定。为了保证载台的平整性和固定玻璃的稳定性,通常在刚性、平整的载台表面设置内凹式吸盘或者吸孔,并与载台内部真空管路连接,当玻璃基板放置于载台上时,借由在玻璃基板与载台之间形成真空,来达成固定玻璃基板的目的。载台吸附玻璃原理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载台200表面设置有吸孔201,吸孔201连接真空管路202,通过吸孔201对玻璃700进行吸附固定。由于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的复杂性,液晶面板玻璃700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规则翘曲(如图2所示),随着玻璃700尺寸的增大,此种翘曲的幅度亦不断加大,极易导致对应玻璃翘起位置的载台区域的真空无法建立,因而会导致载台200吸附固定玻璃700失败。在目前的载台吸附固定玻璃的过程中,频繁发生因玻璃翘曲导致的载台真空建立失败,此时往往需要人员以手动按压玻璃翘曲处来重新建立载台真空,从而严重影响设备生广效率和广品品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附玻璃成功率高、可靠性好的玻璃加工平台及加工玻璃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玻璃加工平台,包括:载台200,用于直接承载所述玻璃700,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201 ;第一真空吸附装置110,其包括底座111、多个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111上的支撑杆113、设置在支撑杆另一端的真空吸盘113以及与所述真空吸盘115连接的第一真空管路114 ;升降装置117,其用于使所述真空吸盘115的吸附面与所述载台200承载面之间形成高度差,并在真空吸盘115吸附了玻璃之后消除所述的高度差使所述玻璃的被吸附面与所述载台200的承载面处于相同的水平面;所述支撑杆113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201中,贯穿所述载台200 ;所述真空吸盘115在受到所述玻璃700下压压力时可向下移动或发生向下弹性变形。优选的,所述高度差的形成和消除是通过所述升降装置117对所述第一真空吸附装置110进行提升和降下来实现。优选的,所述高度差的形成和消除是通过所述升降装置117对所述载台200进行降下和提升来实现。优选的,所述载台200上设置有与所述真空吸盘115形状相应的凹槽205,当所述真空吸盘115下降到载台200承载面时,所述真空吸盘115没入所述凹槽205中。通过凹槽205可提高吸盘与载台200之间的密封性能。优选的,所述第一真空管路114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13内部。这样的结构更加简单。优选的,所述底座111内设置有第二真空管路112与所述第一真空管路114连通,多个所述第一真空管路114以并列方式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真空管路112连通。此种结构设置比较简单,避免了复杂的管路设置。优选的,还包括第二真空吸附装置120,其包括设置在所述载台200上的多个第二通孔122以及第三真空管路121,所述第二通孔122与所述第三真空管路121连通。通过在载台上设置第二通孔122并与第三真空管路121连通,在玻璃700被拉下后,对玻璃进行吸附,提高吸附效果。优选的,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通孔122之间设置一个所述真空吸盘115。这样设置可提高吸附均匀性,进而提高吸附成功率。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122以及所述真空吸盘115按矩阵排列方式设置在所述载台200上。这样可提高吸附均匀性,进而提高吸附成功率。一种加工玻璃的方法,包括将玻璃吸附在加工平台上的步骤S,该步骤S分别包括以下步骤:S1、在载台200承载面与第一真空吸附装置110的吸附面之间形成高度差并吸附玻璃700 ;S2、消除所述高度差,使玻璃700的被吸附面与所述承载面处于相同的水平面。本专利技术由于在载台上设置第一真空吸附装置,通过升降装置在真空吸盘的吸附面与所述载台的承载面之间形成高度差,使真空吸盘直接承载所述玻璃,在玻璃的压力下真空吸盘可向下移动或发生弹性变形进而使得每个真空吸盘都尽可能的吸附住玻璃;之后再通过所述升降装置消除所述的高度差,使玻璃的被吸附面与所述承载面处于相同的水平面,在真空吸盘的吸附拉力下,翘曲的玻璃就会被拉平贴附在所述载台的承载面上,完成对玻璃的真空吸附,提高了载台对玻璃的吸附成功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的稳定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载台承载玻璃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载台吸附玻璃的原理及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载台结构示意图及第一真空吸附装置吸附玻璃时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载台完成吸附玻璃时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载台结构示意图及载台完成吸附玻璃时的示意图。其中图3-图5:110、第一真空吸附装置,111、底座,112、第二真空管路,113、支撑杆,114、第一真空管路,115、真空吸盘,117、升降装置,120、第二真空吸附装置,121、第三真空管路,122、第二通孔,200、载台,201、第一通孔,205、凹槽,700、玻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提供的一个玻璃加工平台,其包括:载台200、第一真空吸附装置110、以及升降装置117 ;所述载台200用于直接承载所述玻璃700,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201 ;所述第一真空吸附装置110包括底座111、多个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111上的支撑杆113、设置在支撑杆另一端的真空吸盘115以及与所述真空吸盘115连接的第一真空管路114 ;所述升降装置117其用于使所述真空吸盘115的吸附面与所述载台200承载面之间形成高度差,并在真空吸盘115吸附了玻璃700之后消除所述的高度差使所述玻璃的被吸附面与所述载台200的承载面处于相同的水平面;所述支撑杆113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201中,贯穿所述载台200 ;所述真空吸盘115在受到所述玻璃700下压压力时可向下移动或发生向下弹性变形。如图3所示,由于在载台200上设置第一真空吸附装置110,通过升降装置117在真空吸盘115的吸附面与所述载台200的承载面之间形成高度差,使真空吸盘115直接承载所述玻璃700,在玻璃700的压力下真空吸盘115可向下移动或发生弹性变形进而使得每个真空吸盘115都尽可能的吸附住玻璃700 ;如图4所示,之后再通过所述升降装置117消除所述的高度差,使玻璃700的被吸附面与所述承载面处于相同的水平面,在真空吸盘115的吸附拉力下,翘曲的玻璃700就会被拉平贴附在所述载台20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载台(200),用于直接承载所述玻璃(700),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201);第一真空吸附装置(110),其包括底座(111)、多个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111)上的支撑杆(113)、设置在支撑杆另一端的真空吸盘(113)以及与所述真空吸盘(115)连接的第一真空管路(114);升降装置(117),其用于使所述真空吸盘(115)的吸附面与所述载台(200)承载面之间形成高度差,并在真空吸盘(115)吸附了玻璃(700)之后消除所述的高度差使所述玻璃的被吸附面与所述载台(200)的承载面处于相同的水平面;所述支撑杆(113)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201)中,贯穿所述载台(200);所述真空吸盘(115)在受到所述玻璃(700)下压压力时可向下移动或发生向下的弹性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栋宋涛刘明马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