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从运动原理、机械结构等不同于现有任何形式的称之为往复式茶叶连续揉捻机的茶叶揉捻机械,从附图1中可看出,其特点是经过杀青的茶叶按其所需进给量不断投入到运动在机架上的链轮履带输送装置向前推进,茶叶进入到揉叶箱体内进行揉搓成条,然后通过箱体后端的出茶门输送出去;依次形成先进先出,后进后出的连续揉捻作业,同时还具有不积温,不增温,通气散热好的特点,从而保持绿茶的内在品质。(*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农产品加工机械,它将通过杀青或萎凋的茶青按其所需进给量不断通过链轮履带输送装置投入到箱体内,通过箱体内的往复搓揉、挤压运动将茶叶揉捻成条,并按进给量多少揉叶并自动排放,依次形成先进先出,后进后出的可自动作业的往复式茶叶连续揉捻机。揉捻茶叶是茶叶初制生产工艺中的重要环节,茶叶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揉捻的结果,目前我国主要应用的圆桶式、圆盘式的揉捻机均为圆周运动,茶叶在桶或盘内被揉捻和挤压,由于受离心力的影响,茶叶在桶内受到的挤压程度不同,揉捻不均匀,而且只能单机作业,上下茶叶均为人工搬运和手工控制,劳动强度大,而且机型杂乱,三化程度很低,难于提高茶叶品质,远远不能适应我国茶叶生产发展的要求。另一种是半连续作业的桶式圆盘连续揉捻机,桶式层叠式连续揉捻机,它是在一个大圆盘上有数个桶式或盘式的揉捻机,但也只能是间隙作业,这两种机型,也同样是通过圆周运动来进行茶叶的揉捻工作的,同样满足不了先进先出,后进后出的自动化连续作业功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运动原理,机械结构、外观等都不同于现有的任何形式的茶叶揉捻机械,称为往复式茶叶连续揉捻机。其特点是使用该机械可以使茶叶生产的整个工艺流程实现连续自动化,在该机前面连接上杀青机,后面接上烘干机,即可从鲜叶进入杀青机开始至从烘干机中获得初制茶叶的连续作业,本机可根据需要的不同制造大小尺寸不同的机型,制作容易,操作方便,工效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还具有不积温、不增温,通气散热好,从而保持绿茶清汤绿叶的内在品质,所揉制出来的茶叶均可达到国家标准。本专利技术是由下列方式完成的往复式茶叶揉捻机是由链轮履带输送装置和设置在其上方的长形揉叶箱体,与箱体相连接并带动箱体运动的曲轴连杆机构,支承整个揉捻机的机架构成,为了使揉捻后被输送出来的茶叶能迅速从履带板上脱落下去,在履带输送装置的输出方设置一个与之垂直的用棕毛制成的能扫出粘在履带板上茶叶的扫叶装置,它由两端的轴承支承。所说的链轮履带输送装置是由前后各一对的链轮将履带板带动,履带板是由若干块有一定凹度长、宽、高相等的材料连接而成,在每块履带板之间用一定宽度的防漏板相连接,在每块履带板的凹幅内镶有一定数量的橡胶阻滞物,以上这些形成一条长形的移动揉捻输送带,将鲜茶叶送入揉叶箱体,然后将揉捻好的茶叶输送出来。所说的设置在输送装置上方的其内壁固定有棱骨的长形箱体是由前后两个相连接的形状不同的箱体构成,在前箱体两侧下方设置一个带有双柱支撑轮和在其上方支撑滑行导轨的支撑滚轮的凸轮,以便于使曲轴连杆机构带动箱体作往复运动,前箱体的正前方的箱板设置为刮板形式,便于将鲜茶叶刮入箱体,后箱体的顶盖设置为装有弹簧的浮动加压盖,在加压盖上方固定一个龙门架,箱体尾端的箱板中央设置一可活动的出茶门,在后箱体的侧面装有一个控制出茶门的手轮。工作程序,按上电源,揉茶机开始工作,这时链轮履带输送装置在动力的牵引下将鲜茶叶输送入箱体内,由于箱体在曲轴连杆机构的带动和牵引,按所需行程作往复运动,茶叶在箱体内通过棱骨及履带板上阻滞物的压力作用,相互搓揉,挤压;当茶叶被送入后箱体,由于茶叶的不断增加,后箱体的浮动加压盖逐渐上升,当搓揉到一定时间后,茶叶从出茶门被输送出来,由于茶叶逐渐减少,这时浮动加压盖下降,缓冲了茶叶在箱体内受到棱骨和阻滞物的压力,浮动加压盖的压力和箱体前后移动带来的振动及前后挤压的强挤压力量,避免了茶叶的破碎。茶叶从出茶门出来后通过扫叶装置落入盛茶筐内,从而完成揉捻工作,如果配上相应型号的烘干机,即可将从出茶门输送出来的茶叶直接输送到烘干机内进行烘干。下面对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构造及工作状况、原理作进一步的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A是往复式茶叶连续揉捻机主体剖面示意图。附图1B是往复式茶叶连续揉捻机主体俯视图。附图2A是链轮履带输送装置4剖面示意图附图2B是链轮履带输送装置4的俯视图。附图3A是曲轴连杆机构5剖面图。附图3B是曲轴连杆机构5俯视图。附图4A、B是长形箱体7不同工作状态示意图。附图4C、D是出茶门22的阶梯剖视图。从图中可看出,茶叶3在链轮履带输送装置4的作用下。进入由前箱体16和后箱体17构成的长形箱体7内。链轮履带输送装置由无数块有一定凹度长、宽、高相等的称为履带板24的板连接而成,为了防止茶叶在输送和揉捻过程中从履带板连接间隙和每块板的两端接头处向外漏出,在履带板之间和每块板的两端接头处分别用具有一定宽度,能自由分离、闭合的防漏板12及侧防漏板13与之相连。从而防止了茶叶漏出或溢出,为了使茶叶在箱体内能自由翻动搓揉,在履带板的凹幅内镶有无毒橡胶制成的阻滞物11,长形箱体由于受到曲轴连杆机构5的牵引,在一定行程内作往复运动,使茶叶在箱体内上下翻滚,搓揉、挤压、成条,曲轴连杆机构与箱体相连是通过前箱体两侧设置的凸轮20,在凸轮20的上方连接一个支撑滚轮6的双柱支撑轮19,滚轮6的上方连接有滑行导轮18,曲轴在运动时通过凸轮的作用使箱体来回推动,凸轮上升至最高点时,前箱体也随着凸轮上升而抬高,往下落时由前箱体前端设置的刮板25将传送带上面的茶叶刮入前箱体进行轻微搓揉。然后茶叶徐徐进入后箱体内进行翻滚搓揉。为了使运行在履带板上的茶叶能迅速进入箱体,将前箱体16的前箱板制作为刮板25,为了增加茶叶在箱体内的挤压和摩擦作用,在箱体内壁设置有与阻滞物11相应的棱骨2,由于茶叶在箱体内受到履带板向前推进的压力,盖板的压力,棱骨所产生的压力,为了减少这些压力,将后箱体的顶盖设置为具有弹簧21的浮动加压盖23,在箱体工作时,具有弹簧的加压盖随着茶叶翻滚起落而上下浮动,这样缓冲了茶叶在箱体内产生的挤压力量,可以避免茶叶的破碎。由于长形箱体7在揉捻作业时,茶叶的挤压翻滚而产生茶叶向上将箱体抬高脱轨造成箱体左右晃动,损坏了曲轴连杆机构和箱体,为此在后箱体顶盖上面设有一个2侧固定在机架上的龙门架8,保护和控制箱体在运动时产生的晃动。为了使揉捻好的茶叶能方便的排放出箱体,在后箱体17的尾端后板中央设置一个出茶门22,并在箱体侧面安装一个控制出茶门的手轮9,为了使揉捻的茶叶成条率得到提高和合乎标准,本机揉捻部分由大小、结构相同的2个长形箱体7构成,共用一个链轮履带输送装置,茶叶首先被送入第一个箱体,通过第一个箱体的揉捻后,基本成条的茶叶被送出冷却后又被送入第二个箱体继续揉捻,经过2个箱体的不断搓揉和挤压,茶叶的成条率等指标均达到要求。茶叶从第二个箱体输出来后直接送入烘干机进行烘干,或者直接输送出来落入盛叶筐内,为了使粘在履带板上的茶叶能很快落入盛叶筐内,在与履带装置垂直的落茶处设置一个用棕毛制成的两端由轴承支承的扫叶装置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适用于各类条形茶初制加工,并且具有可使茶叶先进先出,后进后出连续作业的往复式茶叶连续揉捻机,其主要特征是在链轮履带输送装置4的上方配置有2个形状和结构完全相同的长形揉叶箱体7和与箱体相连接的曲轴连杆机构5,扫叶装置10及支承机身的机架1所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适用于各类条形茶初制加工,并且具有可使茶叶先进先出,后进后出连续作业的往复式茶叶连续揉捻机,其主要特征是在链轮履带输送装置4的上方设置有2个形状和结构完全相同的长形揉叶箱体7和与箱体相连接的曲轴连杆机构5,扫叶装置10及支承机身的机架1所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连续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轮履带输送装置4是由固定有橡胶阻滞物11的履带板24和防漏板12,侧防漏板13相互连接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连续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长形揉叶箱体是由前箱体16和后箱体17构成,前箱体16与曲轴连杆机构5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茶叶连续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前后箱体内壁均设置固定有梭骨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后茶叶连续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前箱体两侧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举,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