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6787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9 03:55
一种建筑物及其施工方法,该建筑物具有磁共振式非接触供电系统的送电线圈。而且,该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包括:将分别设有分割电线的多个建筑构件以包围室内空间的方式连接的工序,所述分隔电线是将作为整体形成回路的送电线圈在沿着其延伸方向的多个部位分割而成的;将所述各分割电线之间进行电连接,从而形成包围所述室内空间的所述送电线圈的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建筑物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建筑物及该建筑物的施工方法。本申请基于2011年03月31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1-078081号、2011年03月31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1-078082号主张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内容。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住宅或店铺、办公室等建筑物中,在其墙面、天花板面、地板面形成开口,在该开口中设置插座等连接器来保证供电口。而且,通过将电器(负载)的电线的插头等连接到连接器上,能够对电器进行供电。另外,随着近年来电器使用的增加,为了能够同时对更多的电器供电,例如经由台用插头等与插座等连接器连接,或不只在建筑物的墙面、在家具等也设置连接器电器来应对电源需求的增加。在这样的接触式供电系统中,需要在建筑构件上形成用于设置插座等连接器的开口,而且其设置位置可能会限制室内布局,降低室内设计的自由度。另外,连接器的设置位置也可能限制家电等电器的配置。针对这种情况,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非接触供电用面板,具有:多个非接触供电部,设置于机箱内的多个位置,产生高频磁场;非接触受电部,将利用由这些非接触供电部产生的高频磁场产生的电磁感应从各非接触供电部以非接触的方式接受的电力向负载供给;安装装置,将该非接触受电部安装于与上述各非接触供电部对置的机箱外面。通过在建筑物中设置该非接触供电用面板,能够直接向负载供电,而不需要设置插座等接触式连接器,因此,不需要在建筑构件上设置用于设置连接器的开口。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建筑构件上形成开口而引起的气密性等性能的降低,并且能够实现施工的简化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5967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在上述电磁感应式的非接触供电用面板中,需要使非接触供电部和非接触受电部相互对置且准确对位并且该面板还具有难以延长送电距离的性质。因此,存在使用中受到的限制大,不能缓和对室内布局的限制、对室内设计自由度的约束以及对负载配置的限制等问题。另外,供电时,需要使非接触供电部和非接触受电部一一对置并准确对位,因此,不能应对电器使用数量增多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上述接触式供电系统及电磁感应式的非接触供电用面板所存在的问题,缓和对室内布局的限制、对设计自由度的约束以及对负载配置的限制的具有非接触供电系统的送电线圈的建筑物及该建筑物的施工方法。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建筑物具有磁共振式非接触供电系统的送电线圈。(2)在所述(1)所述的建筑物中,可以在位于面向室内空间的最内层的建筑构件和位于面向室外的最外层的其它建筑构件之间配置有所述送电线圈。(3)在所述(1)或(2)所述的建筑物中,还可以具有与所述送电线圈以相同的频率进行共振的中继器。(4)在所述(1)~(3)中任一方式所述的建筑物中,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还具有以包围室内空间的方式连续设置的多个建筑构件,所述送电线圈设于所述各建筑构件,并使其沿所述各建筑构件的排列方向构成包围所述室内空间的回路。(5)在所述(4)所述的建筑物的情况下,所述送电线圈可以具有分隔于每个所述建筑构件的分割电线以及将这些分割电线之间进行电连接的连接器。(6)在所述(4)或(5)所述的建筑物中,所述建筑构件可以是墙壁材料、踢脚板、地板材料、天花板材料中的至少一种。(7)在所述(1)~(6)中任一方式所述的建筑物中,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还包括具有面向室内空间的室内面的建筑构件,所述送电线圈包含多个小线圈,并且这些小线圈以将所述室内面区划成多个区域的方式排列。(8)在所述(7)所述的建筑物中,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建筑构件是地板材料,其具有配置为格子状的龙骨以及配置于这些龙骨之间的隔热材料,所述小线圈一体地设置在所述隔热材料及所述龙骨的至少之一中。(9)在所述(7)或(8)所述的建筑物中,在各个区域,所述小线圈的大小可以不同。(10)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包括:将分别设有分割电线的多个建筑构件以包围室内空间的方式连接的工序,所述分割电线是将送电线圈在沿着其线材方向的多个部位进行分割而形成的;将所述各分割电线之间进行电连接,从而形成包围所述室内空间的所述送电线圈的工序。专利技术效果在上述(1)所述的建筑物中,没有采用能够传输较大功率却难以延长送电距离的电磁感应式或能够延长送电距离却难以增大能够传输的功率的电波式,而是采用电力的送电距离比电磁感应式长,并且能够传输的功率比电波式大的磁共振式非接触供电系统。而且,由于具有这样的磁共振式非接触供电系统的送电线圈,从而能够在建筑物的室内空间的任意位置对家电等负载进行非接触供电。另外,不需要设置插座等连接器,能够实现无线化,并且能够提高内部装修的创意性。另外,不需要在墙壁材料、天花板材料、地板材料等建筑构件上形成布线用的开口,能够实现施工性、设计性的提高。另外,不需要在建筑构件上形成开口,因此能够防止由形成开口所引起的建筑构件乃至建筑物的气密性等的性能降低。另外,家电等负载配置的自由度得以提高,能够容易地改变室内设计,并且布局不受限制,设计建筑物时,可以不考虑供电因素而决定布局。特别是,建筑物完成后,能够容易地改变布局或室内设计。另外,建筑物完成后不需要进行布线工程,能够降低布线的施工费用。特别是能够减轻建筑后改变布局等情况下的经济负担。由此,能够按照流行设计调整室内,能够容易地应对与时俱进的建筑物的设计变化。在上述(2)所述的建筑物的情况下,在内壁和外壁之间、或从位于形成室内空间的最内层的建筑构件到房顶上或外墙面等位于面向室外的最外层的其它建筑构件的范围内设有送电线圈。根据该结构,送电线圈不会暴露在室内空间中,能够防止送电线圈损害建筑物的室内设计。在上述(3)所述的建筑物的情况下,通过设置与送电线圈以相同的频率进行共振的中继器(repeater),能够保持供电效率且延长送电距离。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消除对室内布局、设计自由度、家电等负载的配置的限制。在上述(4)所述的建筑物的情况下,以包围室内空间的方式配设的一系列建筑构件(例如墙壁、踢脚板或梁等)具有送电线圈,所述送电线圈以包围室内空间的方式配设。由此,能够在建筑物的室内空间的任意位置对家电等负载进行非接触供电。另外,不需要设置插座等连接器,能够谋求无线化,同时能够提高内部装修的创意性。另外,不需要在墙壁、天花板、地板等建筑构件上形成布线用的开口,能够谋求施工性、室内设计性的提高。另外,不需要用于设置连接器的开口,因此还能够防止形成开口所引起的建筑构件乃至建筑物的气密性等性能的降低。另外,能够在建筑物的室内空间的任意位置对家电等负载进行非接触供电,从而家电等负载配置的自由度提高,能够容易地改变设计,同时布局不受限制,设计建筑物时,可以不考虑供电因素而决定布局。特别是,建筑物完成后,能够容易地改变布局或室内设计。另外,建筑物完成后,不需要进行布线工程,能够降低布线的施工费用。特别是在事后改变布局等情况下,能够减轻经济负担。由此,能够使室内符合流行设计,能够容易地应对与时俱进的住宅等建筑物的设计变化。在上述(5)所述的建筑物的情况下,能够在例如墙壁或踢脚板等沿包围室内空间的方向分割而形成的各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建筑物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3.31 JP 2011-078081;2011.03.31 JP 2011-078081.一种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利用多个建筑构件形成的房屋单元,将多个房屋单元进行排列安装一体化构成建筑物;所述房屋单元具有磁共振式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单一送电线圈以及以包围室内空间的方式连续设置的多个建筑构件,所述单一送电线圈具有分割于每个所述建筑构件而设置的多条分割电线以及将这些分割电线之间进行电连接的多个连接器,并且单一送电线圈是在垂直方向上的规定高度位置上,沿各建筑构件的排列方向在水平方向上包围所述室内空间的回路状;将与单一送电线圈具有相同共振频率的受电线圈粘贴到电器负载上,受电线圈与单一送电线圈产生磁共振,经由单一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之间产生的磁场从单一送电线圈向受电线圈和电器负载供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在位于面向所述室内空间的最内层的建筑构件和位于面向室外的最外层的其它建筑构件之间配置有所述送电线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与所述单一送电线圈以相同的频率进行共振的中继器。4.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佐航一郎松元建三川久保昌崇
申请(专利权)人: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