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6473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9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包括:三个并联的桥臂,每一个桥臂包括串联在一起的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并且所述三个桥臂与直流电源并联;三相交流绕组,所述三相交流绕组中的每相绕组的一端连接到中性点,另一端连接到所述三个桥臂的其中一个桥臂所包括的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之间;以及,第三控制开关,其连接在所述中性点和所述直流电源之间,用于改变所述电动机的工作方式。该电动机可以改变其工作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包括:三个并联的桥臂,每一个桥臂包括串联在一起的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并且所述三个桥臂与直流电源并联;三相交流绕组,所述三相交流绕组中的每相绕组的一端连接到中性点,另一端连接到所述三个桥臂的其中一个桥臂所包括的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之间;以及,第三控制开关,其连接在所述中性点和所述直流电源之间,用于改变所述电动机的工作方式。该电动机可以改变其工作方式。【专利说明】—种电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
技术介绍
电动机是一种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设备。电动机可以按照全桥方式或半桥方式工作,其中,按照全桥方式工作的电动机是全桥式的电动机,按照半桥方式工作的电动机是半桥式的电动机。全桥式的电动机和半桥式的电动机具有不同的结构,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景。在实际中,工作场景是随着时间改变的,从而,在某个时段可能需要电动机以全桥方式进行工作,而在另一时段可能需要电动机以半桥方式进行工作。然而,现有的电动机的结构在出厂时就被固定了,只能以全桥方式或半桥方式进行工作。从而,现有的电动机不能根据需要改变工作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机,其能够改变工作方式。按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机,包括:三个并联的桥臂,每一个桥臂包括两个串联在一起的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并且所述三个桥臂与直流电源并联;三相交流绕组,所述三相交流绕组中的每相绕组的一端连接到中性点,另一端连接到所述三个桥臂的其中一个桥臂所包括的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之间;以及,第三控制开关,其连接在所述中性点和所述直流电源的之间,用于改变所述电动机的工作方式。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由于存在用于改变所述电动机的工作方式的第三控制开关,因此,所述电动机可以改变其工作方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点、优点和益处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图1示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例。参见图1,其示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动机10可以包括三个并联的桥臂QB1、QB2和QB3。其中,桥臂QBl包括两个串联在一起的控制开关KGl和KG4。控制开关KGl包括作为可控开关器件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VTl和二极管D1,其中,二极管Dl的阴极和阳极分别连接晶体管VTl的集电极和发射极。控制开关KG4包括作为可控开关器件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VT4和二极管D4,其中,二极管D4的阴极和阳极分别连接晶体管VT4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其中,晶体管VTl的发射极连接到晶体管VT4的集电极。桥臂QB2包括两个串联在一起的控制开关KG2和KG5。控制开关KG2包括作为可控开关器件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VT2和二极管D2,其中,二极管D2的阴极和阳极分别连接晶体管VT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控制开关KG5包括作为可控开关器件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VT5和二极管D5,其中,二极管D5的阴极和阳极分别连接晶体管VT5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其中,晶体管VT2的发射极连接到晶体管VT5的集电极。桥臂QB3包括两个串联在一起的控制开关KG3和KG6。控制开关KG3包括作为可控开关器件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VT3和二极管D3,其中,二极管D3的阴极和阳极分别连接晶体管VT3的集电极和发射极。控制开关KG6包括作为可控开关器件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VT6和二极管D6,其中,二极管D6的阴极和阳极分别连接晶体管VT6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其中,晶体管VT3的发射极连接到晶体管VT6的集电极。此外,电动机10还可以包括三相交流绕组K,其包括三个相绕组A、B和C。其中,相绕组A的一端连接中性点N,另一端连接到桥臂QBl所包括的控制开关KGl和KG4之间。相绕组B的一端连接中性点N,另一端连接到桥臂QB2所包括的控制开关KG2和KG5之间。相绕组C的一端连接中性点N,另一端连接到桥臂QB3所包括的控制开关KG3和KG6之间。此外,电动机10还可以包括直流电源DC1,其与桥臂QB1、QB2和QB3并联。具体地,直流电源DCl的正极连接到绝缘栅双极晶体管VT1、VT2和VT3的集电极,直流电源DCl的负极连接到绝缘栅双极晶体管VT4、VT5和VT6的发电极。此外,电动机10还可以包括用于改变电动机10的工作方式的控制开关KG7,其连接在中性点N和直流电源DCl的负极之间。其中,控制开关KG7包括作为可控开关器件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VT7和二极管D7。其中,二极管D7的阴极和阳极分别连接晶体管VT7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二极管D7的这种连接方式减少电磁干扰(EMI)和减少在电动机10的关断状态中的电涌。下面,描述如何利用控制开关KG7来改变电动机10的工作方式。具体地,当控制开关KG7中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VT7的栅极接收到低电平控制信号时,绝缘栅双极晶体管VT7处于关断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桥臂QB1、QB2和QB3中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VTl、VT2、VT3、VT4、VT5和VT6处于可工作状态。从而,电动机10以全桥方式进行工作。当控制开关KG7中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VT7的栅极接收到高电平控制信号时,绝缘栅双极晶体管VT7处于导通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在桥臂QB1、QB2和QB3中,绝缘栅双极晶体管VT4、VT5和VT6 —直处于关断状态,只有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VT1、VT2和VT3处于可工作状态。从而,电动机10以半桥方式进行工作。由上述可见,通过向控制开关KG7中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VT7的栅极输入低电平控制信号或高电平控制信号,就可以改变电动机10的工作方式,使得其以全桥方式或半桥方式进行工作。其它变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控制开关KG7所包括的二极管D7的阴极和阳极分别连接晶体管VT7的集电极和发射极,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二极管D7的阴极和阳极分别连接晶体管VT7的集电极和中性点N,如图2所示。二极管D7的这种连接方式,将在例如刹车等这样的非正常操作模式中向晶体管VT7提供较好的保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控制开关KG7包括有二极管D7,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在电磁干扰和电涌等不存在或较小的情况下,控制开关KG7也可以不包括二极管D7。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控制开关KG7的其中一端连接到直流电源DCl的负极,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开关KG7的该其中一端也可以连接到直流电源DCl的正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控制开关KG1、KG2、KG3、KG4、KG5和KG6所包括的可控开关器件是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开关KGl、KG2、KG3、KG4、KG5和KG6所包括的可控开关器件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开关器件,例如晶闸管、功率场效应晶体管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控制开关KG1、KG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机,包括:三个并联的桥臂,每一个桥臂包括串联在一起的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并且所述三个桥臂与直流电源并联;三相交流绕组,所述三相交流绕组中的每相绕组的一端连接到中性点,另一端连接到所述三个桥臂的其中一个桥臂所包括的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之间;以及第三控制开关,其连接在所述中性点和所述直流电源的之间,用于改变所述电动机的工作方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承志朱锦斌
申请(专利权)人:博世电动工具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