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6252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摸显示屏,包括触摸模组、显示模组、黏结层及视觉透明的缓冲层。触摸模组的第二表面与显示模组的显示面相向设置。触摸模组、显示模组及黏结层形成一密闭空腔。缓冲层包括多个弹性凸起,弹性凸起位于密闭空间内,并设于第二表面及显示面的其中至少一个上。由于在显示模组与触摸模组之间设置有缓冲层,缓冲层上设有多个弹性凸起,能够缓冲触碰时触摸模组产生的形变,从而避免显示模组与触摸模组接触,从而避免产生光圈。或者,即使显示模组与触摸模组接触,缓冲层也可减少触摸模组恢复形变的时间,从而减少显示模组表面存在光圈的时间。因此,上述触摸显示可有效的减轻表面光圈的影响,从而使得显示效果得到显著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摸显示屏,包括触摸模组、显示模组、黏结层及视觉透明的缓冲层。触摸模组的第二表面与显示模组的显示面相向设置。触摸模组、显示模组及黏结层形成一密闭空腔。缓冲层包括多个弹性凸起,弹性凸起位于密闭空间内,并设于第二表面及显示面的其中至少一个上。由于在显示模组与触摸模组之间设置有缓冲层,缓冲层上设有多个弹性凸起,能够缓冲触碰时触摸模组产生的形变,从而避免显示模组与触摸模组接触,从而避免产生光圈。或者,即使显示模组与触摸模组接触,缓冲层也可减少触摸模组恢复形变的时间,从而减少显示模组表面存在光圈的时间。因此,上述触摸显示可有效的减轻表面光圈的影响,从而使得显示效果得到显著改善。【专利说明】触摸显示屏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交互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摸显示屏。
技术介绍
触摸显示屏是一种特殊的外部输入设备,通过手指或电子笔轻轻触及显示装置就能实现输入,使人机交互更为直接,具有简单、快捷、人性化等特点。目前,典型的触摸显示屏包括触摸装置和显示装置。触摸装置与显示装置贴合,形成完整的触摸显示屏。然而,在传统的触摸显示屏中,触摸装置与显示装置之间存在空隙,当使用者触碰触摸装置时,触摸装置受到压迫会发生形变,并与显示装置接触,产生可见的光圈。而且,即使使用者完成触摸操作后,由于触摸装置具有较强的可脑性,触摸装置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形变,从而使得光圈长时间存在于触摸显示屏上,进而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通过减轻表面光圈的影响,从而提升显示效果的触摸显示屏。一种触摸显示屏,包括:触摸模组,为板状结构,所述触摸模组包括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显示模组,为板状结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及与所述显示面相对设置的背光面,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触摸模组相对设置,且所述触摸模组的第二表面与所述显示面相对设置;黏结层,所述黏结层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触摸模组及所述显示模组的边缘粘接,以将所述触摸模组与所述显示模组贴合,所述触摸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及所述黏结层形成一密闭空腔;及视觉透明的缓冲层,包括多个弹性凸起,所述弹性凸起位于所述密闭空间内,并设于所述第二表面及所述显示面的其中至少一个上,所述弹性凸起的高度小于所述黏结层的厚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凸起为多条网格线相互交叉形成的连续网状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线相互交叉形成的网格呈正六边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线相互交叉形成的网格为随机不规则网格。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由透明材料制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形成所述缓冲层的材料为紫外光固化油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线的宽度小于等于5微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设于所述第二表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设于所述显示面。上述触摸显示屏,由于在显示模组与触摸模组之间设置有缓冲层,缓冲层上设有多个弹性凸起,能够缓冲触碰时触摸模组产生的形变,从而避免显示模组与触摸模组接触,从而避免产生光圈。或者,即使显示模组与触摸模组接触,缓冲层也可减少触摸模组恢复形变的时间,从而减少显示模组表面存在光圈的时间。因此,上述触摸显示可有效的减轻表面光圈的影响,从而使得显示效果得到显著改善。【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触摸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触摸显示屏中缓冲层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触摸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的触摸显示屏100包括触摸模组110、显示模组120、黏结层130及缓冲层140。触摸模组110为板状结构,触摸模组110包括第一表面112及与第一表面112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114。触摸模组110上设有导电层(图未示),导电层之间形成电容结构。当用户的手指或是其他导体接触第一表面112时,会引起触摸点电容的变化,从而在电路中产生电流。因此,触摸模组110用于将触摸信号转变成电信号。显示模组120为板状结构,显示模组120包括显示面121及与显示面121相对设置的背光面123。应用于电子设备时,背光面123与背光源相对,显示面121根据输入的变流变化,显示不同的图像。其中,显示模组120与触摸模组110相对设置,且触摸模组110的第二表面114与显示面121相对设置,从而形成具有触摸功能的显示屏。黏结层130的两侧分别与触摸模组110及显示模组120的边缘粘接,以将触摸模组110与显示模组120贴合。黏结层130可由树脂、光学胶等材料形成。具体的,可在触摸模组110及显示模组120中其中一个的边缘涂覆树脂或光学胶,再将其中另外一个进行贴附,待树脂或光学胶固化后,便可得到环状的黏结层130。黏结层130位于触摸模组110及显示模组120边缘的非触摸区域及非显示区域。因此,黏结层130不会影响触摸显示屏100的触摸及显示效果。而且,触摸模组110、显示模组120及黏结层130形成一密闭空腔150。触摸模组110不与显示模组120直接接触,两者之间间隔预设距离。与通过完整的片状胶合层将触摸模组110与显示模组120粘接的结构相比,本专利技术中的结构可获得更好的显示效果。因为胶合层由胶状物固化形成,而涂覆胶状物时难免会产生气泡,从而使得形成的胶合层内存在气泡。因此,触摸模组110与显示模组120之间的介质是非均匀的,由于光线的反射及折射作用会在显示屏的表面产生条纹或阴影。而采用环状的黏结层130将触摸模组110与显示模组120粘接,则可使得触摸模组110与显示模组120间隔预设距离,两者之间的介质为均匀的空气或真空,从而不会影响显示效果。缓冲层140视觉透明,不会影响光线的通过。缓冲层140包括多个弹性凸起141。弹性凸起141位于密闭空间150内,并设于第二表面114及显示面121的其中至少一个上,弹性凸起141的高度小于黏结层130的厚度。弹性凸起141具有弹性,在压力的作用下形变后可快速恢复形变。由于触摸模组110与显示模组120之间间隔预设距离,导致触摸模组110缺乏支撑。当用户进行触摸操作时,触摸模组110受到压迫发生形变,其触摸点指向显示模组120的方向弯曲。当触摸点弯曲到特定程度时,弹性凸起141与触摸模组110及显示模组120均接触,从而使得缓冲层140能够缓冲触碰时触摸模组110产生的形变,从而避免显示模组120与触摸模组110接触,从而避免产生光圈。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模组,为板状结构,所述触摸模组包括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显示模组,为板状结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及与所述显示面相对设置的背光面,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触摸模组相对设置,且所述触摸模组的第二表面与所述显示面相对设置;黏结层,所述黏结层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触摸模组及所述显示模组的边缘粘接,以将所述触摸模组与所述显示模组贴合,所述触摸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及所述黏结层形成一密闭空腔;及视觉透明的缓冲层,包括多个弹性凸起,所述弹性凸起位于所述密闭空间内,并设于所述第二表面及所述显示面的其中至少一个上,所述弹性凸起的高度小于所述黏结层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菲孙超薛胜男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