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酪大球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9458447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溶酪大球菌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该溶酪大球菌为溶酪大球菌T17,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7623。溶酪大球菌T17能在含有鸟氨酸的普通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发酵产生大量的腐胺,并因此可以利用该菌发酵后从发酵液上清中分离纯化得到腐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溶酪大球菌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该溶酪大球菌为溶酪大球菌T17,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7623。溶酪大球菌T17能在含有鸟氨酸的普通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发酵产生大量的腐胺,并因此可以利用该菌发酵后从发酵液上清中分离纯化得到腐胺。【专利说明】溶酪大球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溶酪大球菌,以及溶酪大球菌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介绍
腐胺(putrescin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无色晶体或无色至微黄色液体。腐胺的分子式为NH2 (CH2) 4NH2,也被命名为I,4- 丁二胺、I,4- 二氨基丁烷、四亚甲基二胺或腐肉碱。腐胺是工业上生产尼龙-46、尼龙-6及尼龙-66的原料,尤其是尼龙-46广泛用于汽车、摩托的零部件材料,而尼龙-66是电子产品的生产原料,酸性气体吸收剂。目前腐胺的制备方法主要有(I)由氰化氢与丙烯腈反应生成的丁二腈氢化而进行规模化生产;(2)在碳酸钠的作用下,由吡咯与盐酸羟胺反应得到丁二肟,再在钠汞齐作用下,经无水乙醇加热还原制备;(3)由2,5-二氨基戊酸加热催化脱羧制备;(4)以精氨酸脱羧、脱胍制备。由此可见,目前腐胺的生产方式主要以化学合成为主,能量消耗大,对环境也有污染。我国腐胺需求量较大,但国内企业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有限,从国外进口价格也很高,因此需要寻求高纯度腐胺的制备方法,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溶酪大球菌,并通过该菌的代谢特性发酵生产腐胺,获得高浓度的腐胺发酵液。本专利技术溶酪大球T17菌于2013年5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保藏号为=CGMCC N0.7623,分类命名:溶酪大球菌 Macrococcus caseolyticus。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 是提供以上溶酪大球T17的筛选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普通营养肉汤琼脂从市售制熟的盐水鸭产品中分离得到。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37 °C中菌落是乳白色,隆起,革兰氏染色阳性,普通显微镜下是球状。本专利技术容易分离提取,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化学合成造成的环境污染,使用该微生物发酵生产腐胺,发酵液中腐胺含量较高。本专利技术再一目的是提出以上溶酪大球T17在生产高浓度腐胺方面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是以溶酪大球菌T17为生产菌株,接种保存好的纯菌接种至普通营养肉汤液体培养基中,待菌株生长到对数生长期(0D值为0.6左右);将该活化好的菌液按照1%的接种量接种到改良的普通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7°C 220rpm振荡培养4_6天;将培养后的菌体发酵液IOOOOrpm离心5min,此时的上清液即含有高浓度的腐胺,腐胺的含量在每升发酵液500mg以上。本专利技术直接以鸟氨酸为前体,通过一些特定的具有鸟氨酸脱羧酶活性的微生物的作用,可以获得高浓度的腐胺,然后从发酵液上清中分离腐胺,可以减少化学合成的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由于本专利技术溶酪大球菌是从食品中分离获得,并且也是传统发酵肉制品中的一种菌,因此从该类菌中筛选到能产腐胺的菌株T17,该类菌不携带致病基因,发酵后的菌体也容易灭菌处理,使用该菌来发酵生产腐胺会比别的微生物发酵更为安全,不会造成有毒微生物和致病基因危害。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改良普通营养肉汤培养基的成分是在普通营养肉汤培养基中添加质量百分比分别占1%和0.005%的L-鸟氨酸、磷酸吡哆醛。【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七种生物胺标样的分离效果图 图2为以鸟氨酸为底物时,溶酪大球菌T17 (CGMCC N0.7623)的发酵上清液的高效液相图。图3为溶酪大球菌T17的鸟氨酸脱羧酶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具体实施方式】一、溶酪大球菌T17的筛选和鉴定: 1、准确称取色胺、2-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酪胺、亚精胺和精胺的标准品各50mg,用0.4mol/L的高氯酸(HClO4)定容到50mL,配成lmg/mL储备液备用。分别取以上标准品储备液,用0.4mol/L HClO4配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2.5lμg/mL、5.0Pg/mLU0.0lμg/mL、25.0lμg/mL、50μg/mL、lOOlμg/mL 的混合标准溶液,铝箔避光、4°C冰箱保存备用。2、无菌条件下从每只制熟的盐水鸭中分别取5g鸭脖和鸭翅肉、15g鸭胸肉、IOg鸭腿肉及IOg鸭背肉,共40克混合捣碎,每只盐水鸭的鸭肉作为一个试验样品。无菌条件下取25g各样品分别加入225mL灭菌生理盐水(含lg/L蛋白胨、9g/LNaCl)摇床振摇30min。然后取ImL上清液依次进行10倍梯度稀释,选择合适的稀释度涂布于普通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37°C下培养48h,挑选特征性菌落进一步地进行划线分离,然后将纯化好的菌落接种到普通营养肉汤液体培养中,37 V 220rpm振荡培养12h。3、称取0.1gL-鸟氨酸盐酸盐,加入到IOOmL普通营养肉汤培养基中灭菌。将上述培养好的菌株发酵液按照1%接种量接种到含有氨基酸的普通营养肉汤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220rpm振荡培养4-6天。4、将步骤3获得的发酵液低温下IOOOOrpm离心5min,取上清500ML(不能带菌体)以及混合后的生物胺标准品加入到IOmL离心管中,依次加入500ML 0.25mol/L的Na2HPO4,50ML 4mol/L的NaOH,ImL 2.5mg/L的丹磺酰氯溶液,在离心管外边包上锡箔纸避光,放入到55°C水浴锅中避光衍生lh,然后将样品置于4°C避光保存。5.先将 G60 硅胶板(5cm*10cm)在 105°C下活化 lh。展开剂由体积比为8: I: 2的氯仿、乙醚和三乙胺组成。将25mL展开剂倒入展开缸中预饱和0.5h。使用自动点样台点样,上样量为2ML,间隔1.5cm,待样点干燥后,置入展开槽内,待展开剂扩展到距样点17cm处取出,通风厨内干燥,在366nm紫外灯下观察,然后使用自动凝胶成像分析拍照。通过和生物胺标准品进行比对,确定各分离菌株是否产生腐胺,从而筛选到能够产生腐胺的菌株T17。6、将T17菌株在普通营养肉汤固体培养基中,连续传代培养,获得纯的单菌落,菌落是乳白色,隆起,革兰氏染色阳性,普通显微镜下是小球状。然后将该纯菌落接种到灭菌后的5mL普通营养肉汤液体培养基中,37 0C 220rpm振荡培养12h,利用细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获得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片段,测序序列见表1,将测序后获得的序列信息通过GENEBANK数据库进行序列分析发现该菌为溶酪大球菌。将该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N0.7623。7、将培养12小时候的菌体培养液加入终浓度10%的灭菌甘油,_80°C保存。表I溶酪大球菌T17的16SrRNA基因序列【权利要求】1.溶酪大球菌T17,其特征在于:其保藏号为=CGMCCN0.7623。2.如权利要求1所述溶酪大球菌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制熟的盐水鸭中分离得至IJ,使用普通营养琼脂进行培养。3.—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酪大球菌在生产高浓度腐胺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的溶酪大球菌T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溶酪大球菌T17,其特征在于:其保藏号为:CGMCC?No.76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芳徐为民诸永志王道营耿志明张牧焓卞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