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农作物秧苗移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5185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1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农作物秧苗移栽机,包括支撑轮、驱动轮、埋土轮、三点式连接架、安装杆、支撑轮、苗筒旋转分配器、座椅、机架、埋土轮旋钮、刮刀、埋土轮、梨刀开沟器、踏板、短链轮罩、长链轮罩、驱动轮、动力传动机构、平行四边形臂、工作单元连接架等结构。三点式连接架连接机动车,连接在移栽机安装杆的侧上方,安装杆为一横梁,安装杆的下方为两个支撑轮,每个支撑轮轮轴连接纵向调节梁,纵向调节梁与安装杆之间为螺旋式连接。该移栽机可实现调整移栽工作单元与地面的高度,调整行距,调整株距,调整栽植深度,调整施肥量,调整浇水量等,真正实现通用性、适应性强的特点,其功能既多样化,结构又简单,制造成本也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农作物秧苗移栽机,包括支撑轮、驱动轮、埋土轮、三点式连接架、安装杆、支撑轮、苗筒旋转分配器、座椅、机架、埋土轮旋钮、刮刀、埋土轮、梨刀开沟器、踏板、短链轮罩、长链轮罩、驱动轮、动力传动机构、平行四边形臂、工作单元连接架等结构。三点式连接架连接机动车,连接在移栽机安装杆的侧上方,安装杆为一横梁,安装杆的下方为两个支撑轮,每个支撑轮轮轴连接纵向调节梁,纵向调节梁与安装杆之间为螺旋式连接。该移栽机可实现调整移栽工作单元与地面的高度,调整行距,调整株距,调整栽植深度,调整施肥量,调整浇水量等,真正实现通用性、适应性强的特点,其功能既多样化,结构又简单,制造成本也低。【专利说明】多功能农作物秧苗移栽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农作物秧苗移栽机,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国外制造的移栽机设备比较先进,但其技术与我国的农艺要求有差异,价格较高,不符合我国国情。而国内制造的移栽机械有钳夹式、吊篮式、挠性圆盘式等几种型式。这些型式在应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通用性差(如伤苗、漏栽等),通常只适应于一种农作物,且性能不稳定,功能也单一,其工作效率也低。因此,还不能广泛地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要得到广大农民的接受和应用,就需要一种通用性强、适应性好、性能稳定,结构简单、价格适中、功能多样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半自动移栽机机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农作物秧苗移栽机,可实现调整移栽工作单元与地面的高度,调整行距,调整株距,调整栽植深度,调整施肥量,调整浇水量等,真正实现通用性、适应性强的特点,其功能既多样化,结构又简单,制造成本也低。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移栽机包括支撑轮、驱动轮、动力传动机构、埋土轮、三点式连接架、安装杆、支撑轮、苗筒旋转分配器、座椅、机架、埋土轮旋钮、刮刀、埋土轮、梨刀开沟器、踏板、短链轮罩、长链轮罩、驱动轮、平行四边形臂、工作单元连接架等结构,所述三点式连接架连接机动车,连接在移栽机安装杆的侧上方,安装杆为一横梁,安装杆的下方为两个支撑轮,每个支撑轮轮轴连接纵向调节梁,纵向调节梁与安装杆之间为螺旋式连接;安装杆连接多个工作单元连接架,每个工作单元连接架转动连接两套平行四边形臂,两套平行四边形臂转动连接驱动轮两侧护板;驱动轮连接于机架下方,驱动轮轮轴通过动力传动机构连接秧苗旋转分配器驱动轴,秧苗旋转分配器连接于机架的上方,秧苗旋转分配器的后方为座椅;秧苗旋转分配器的下方、机架底部连接梨刀开沟器,梨刀开沟器的后方为埋土轮;机架的后端连接刮刀和刮刀旋转手柄,刮刀的刀刃设置在埋土轮外圆周的外侧,并与埋土轮外圆表面具有等距间隙。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杆的上表面设有滑槽,工作单元连接架的顶部边缘处设有伸出的钩状体,钩状体与滑槽为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三点式连接架包括两根斜梁和一根直梁,斜梁与安装杆的连接为转动连接,两斜梁的顶部为彼此平行相对的连接板,并开有连接孔;直梁固定安装于安装杆上两斜梁中间,直梁终端连接柱形件,柱形件伸出连接孔内。进一步地,所述苗筒旋转分配器为一圆盘,内置10苗筒,苗筒底部有下苗通道。进一步地,所述纵向调节梁内部连接螺杆,螺杆的顶端连接摇杆,安装杆前侧面固定有螺母,螺母与螺杆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的齿轮链条传动和连杆传动,调整齿轮可调节秧苗分配器转速和连杆频率,而实现按农艺要求的株距调整,同时实现施肥、浇水作业的同步,以保证不同农作物农艺要求的通用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这种多功能农作物秧苗移栽机,秧苗栽植深度均等一致,深浅符合农作物种植要求;秧苗保持直立、散落状态,不歪斜倒伏、漏栽重栽; 行距、棵距均等一致,不过密或稀疏;秧苗无损伤,避免补栽使作物生长不一致; 按穴施肥量均等一致,避免作物生长营养参差不齐;按穴浇水量均等一致,避免冲漂秧苗的根系;覆土量多少和覆土虚实符合农作物栽培要求。其工作原理如下:移栽机在拖拉机牵引下,依靠驱动轮与地面接触滚动获取动力、传动机构带动苗筒旋转分配器、施肥机构、浇水机构。栽植作业时,随着移栽机的前行,操作人只将秧苗旋转分配器投放到苗筒苗杯中,在苗筒旋转中秧苗通过下苗通道自由下落到开沟器开出的地沟中,同步完成穴施肥、穴浇水作业,埋土轮拢挤地沟两侧土壤覆土封苗。【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农作物秧苗移栽机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移栽机包括三点式连接架1、安装杆2、支撑轮3、苗筒4、苗筒旋转分配器5、座椅6、手柄7、刮刀8、埋土轮9、梨刀开沟器10、短链轮罩12、长链轮罩13、驱动轮14、平行四边形臂15、工作单元连接架16、摇杆17、纵向调节梁18和机架。按照上述设计思路,研制的移栽机械在符合农作物栽培农艺要求的前提下,除人工上苗、投苗外,其它栽植工序(开沟、植苗、施肥、浇水、覆土等)协调一次完成,实现半自动化作业,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栽植费用的效果。同时从农民角度考虑,力求结构简单化,多种农作物通用化,多类地形 适应化,使其成为经济适用受农民欢迎的移栽机械。三、各部分结构及功能 (一)安装杆。安装杆2起着与工作单元连接架16连接的作用。考虑到移栽机作业时的阻力和连接固定方便的需要,安装杆的材质选用冷型钢,形状为方形,上下面为槽型,长短随悬挂的工作单元数量而定。这样的设计一是耐拉不变形,二是可利用U型滑槽固定部件,便于拆装和调整。(二)驱动轮。驱动轮14在移栽机作业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是产生驱动力作用,为移栽机传动机构提供动力,带动各机构转动作业。其次是仿行作用,在遇到凸凹不平的地面时可减少或避免漏栽重载现象。驱动轮14选用宽幅适中,有凹凸花纹的轮胎,好处一是在松软土地上行驶时不易下陷减少阻力,二是附着力强产生动力均匀。驱动轮安装位置设计尽量与开沟器接近,因为两者距离越近仿行效果越好,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漏栽现象。(三)秧苗旋转分配器与植苗机构。秧苗旋转分配器5与植苗机构是移栽机的关键技术,其技术要求是从投苗到秧苗落至沟底的过程中不能产生机械碰撞而造成伤苗,且保持直立状态,按这一技术要求,操作人员作业难度决定着栽植速度、植苗方式决定着对秧苗的保护程度。因此,在设计苗筒和植苗机构时,从速度、秧苗安全出发考虑机械可利用空间,将分配器设计为圆盘式,在圆盘上设置10个投苗杯,投苗区域大、操作人员在投放秧苗时相对轻松,有利于提高作业速度和避免漏栽。为防止机械碰撞伤苗,对植苗机构设计简单,苗筒下方为一个方形下苗通道,直通沟底,通道下方设一片拨板,当秧苗降下到底部时拨板将其从通道中拨出植于沟底,由开沟回土流固定钵体使秧苗直立,完成植苗作业。(四)梨刀开沟器。梨刀开沟器10是移栽机的主要部件。由刀刃、两侧翼板和底板组成。作用是开出地沟方便植苗。刀刃决定入土和切土开沟的效果,两侧翼板夹角大小决定开沟的宽窄,底板起到使沟底平坦便于植苗的作用。签于此,梨刀开沟器的技术要求为阻力小、沟底平、回流土适当。由此刀刃设计为锐角,尖部锐利有利于入土和切开土壤。其阻力小,回流土量小,既保证了秧苗的直立度,又防止了干土回流到沟底。对于开沟的深度设计了一个调节装置,可予以调整。(五)埋土轮。埋土轮9是移栽机的主要部件之一,起着保证秧苗栽植质量的作用。作业时埋土轮将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农作物秧苗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机包括支撑轮、驱动轮、动力传动机构、埋土轮、三点式连接架、安装杆、支撑轮、苗筒旋转分配器、座椅、机架、埋土轮旋钮、刮刀、埋土轮、梨刀开沟器、踏板、短链轮罩、长链轮罩、驱动轮、平行四边形臂、工作单元连接架等机构,所述三点式连接架连接机动车,连接在移栽机安装杆的侧上方,安装杆为一横梁,安装杆的下方为两个支撑轮,每个支撑轮轮轴连接纵向调节梁,纵向调节梁与安装杆之间为螺旋式连接;安装杆连接多个工作单元连接架,每个工作单元连接架转动连接两套平行四边形臂,两套平行四边形臂转动连接驱动轮两侧护板;驱动轮连接于机架下方,驱动轮轮轴通过动力传动机构连接秧苗旋转分配器驱动轴,调整传动机构齿轮可调节株距,秧苗旋转分配器连接于机架的上方,秧苗旋转分配器的后方为座椅;秧苗旋转分配器的下方、机架底部连接梨刀开沟器,梨刀开沟器的后方为埋土轮;机架的后端连接刮刀和手柄,刮刀的刀刃设置在埋土轮外圆周的外侧,并与埋土轮外圆表面具有等距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成献刘晓锋何桂仁徐志森李奇叶国有吴保东孙延松乔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市利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