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黄宽专利>正文

一种通过营造环境气压差方式建立的定向气流场来避免医、患间传染的诊疗环境构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32865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1 23:22
通过营造环境气压差方式建立的定向气流场来避免医、患间传染的诊疗环境构筑方法,是一个改善诊疗环境,避免医生受到带菌飞沫伤害的医院感染防护与控制技术方法,由如下这些单元结构组合而成:医患隔离壁A,有透风孔的顶板B,可调节高度的导风窗片与窗口C,可升降的窗片与窗口D,通往医生工作环境的门E,病患出入气流场管控环境的门F,气流场管控环境的回风吸入口G,排风管道H,叉流换热器I,接排风机的管道J,叉流换热器的新风吸入管道K,换热后新风进入医生工作区域的出风口L。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不影响正常就诊操作的前提下,诊疗环境安全性提高,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通过营造环境气压差方式建立的定向气流场来避免医、患间传染的诊疗环境构筑方法,是一个改善诊疗环境,避免医生受到带菌飞沫伤害的医院感染防护与控制技术方法,由如下这些单元结构组合而成:医患隔离壁A,有透风孔的顶板B,可调节高度的导风窗片与窗口C,可升降的窗片与窗口D,通往医生工作环境的门E,病患出入气流场管控环境的门F,气流场管控环境的回风吸入口G,排风管道H,叉流换热器I,接排风机的管道J,叉流换热器的新风吸入管道K,换热后新风进入医生工作区域的出风口L。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不影响正常就诊操作的前提下,诊疗环境安全性提高,节能。【专利说明】一种通过营造环境气压差方式建立的定向气流场来避免 医、患间传染的诊疗环境构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诊疗环境的安全性防范措施
,属于院内感染防护与控制技术 措施,特别针对解决通过呼吸道传染的高危诊疗环境中,病患不由自主出现的咳嗽或者喷 嚏所形成的飞沫对医护人员的传染问题。技术背景医生诊疗病患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相互近距离相处,在病患感染呼吸道疾 病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不由自主的咳嗽与喷嚏,其所形成的带致病菌的飞沫,会在诊疗环境 中迅速弥漫,致使医护人员非常容易在诊疗过程中获得感染。这种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疾病传染,属于医院感染的防控范畴,是国家卫生部明文 规定需要建立防范管控措施的范畴。而事实上,目前最常用的技术措施就是要求医生以及就诊病患佩戴口罩,依靠口 罩以减少病患飞沫输出以及减少医护人员呼吸道对飞沫的被动吸入机会。然而事实上所述口罩的防护效果仍然有限,医护人员经常不可避免的会在诊疗过 程中受到感染,最终不得不依靠感染以及后续治疗而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抵抗力。在当今不断变异升级的呼吸道凶险致病菌演进侵袭人类过程中,医护人员有可能 循环往复的受到感染,健康状况受到工作环境的损害状况明显。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至少包括如下两个方面:首先是病患有时不严格佩戴口罩,或者因为难受而主动摘下口罩,咳嗽与喷嚏飞 沫仍然会出现;其次是医护人员佩戴的口罩,实际上也是不能够做到边缘密闭,含致病菌的空气 仍然有可能通过口罩边缘缝隙被吸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营造环境气压差方式建立的定向气流场来避免 医、患间传染的诊疗环境构筑方法,在医、患就诊相处的环境中,通过持续的气流方向营造 与控制,构成一个定向的气流场,使得病患的咳嗽与喷嚏飞沫,跟随定向气流移动,杜绝这 些致病菌飞沫与医护人员接触,从而达到避免医、患之间传染的目标。实现上述目标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医患隔离壁A,有透风孔的顶板B,可调节高 度的导风窗片与窗口 C,可升降的窗片与窗口 D,通往医生工作环境的门E,病患出入气流场 管控环境的门F,气流场管控环境的回风吸入口 G,排风管道H,叉流换热器I,接排风机的管 道J,叉流换热器的新风吸入管道K,换热后新风进入医生工作区域的出风口 L,按说明书附 图2方式组合在一起。如说明书附图1以及附图3所示,在门、窗关闭情况下,利用气流场管控环境的回 风吸入口 G吸入气流场管控环境的空气,形成该环境的负压;由于该气流场管控环境与医生工作环境之间,存在一些导通结构:有透风孔的顶 板B,可调节高度的导风窗片与窗口 C,可升降的窗片与窗口 D,通往医生工作环境的门E ; 为此医生工作环境的气流将通过这些导通结构,源源不断的流向病患所在的气流场管控环境。这些气流的固定流向,正好营造了一个气流场,杜绝了病患咳嗽与喷嚏产生的飞 沫接触医生的机会。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所述的营造定向气流场来避免医患传染的诊疗环境构筑方法中:已经采用的医患隔离壁A,阻隔了医患之间的空气随机流动的可能性;已经采用的有透风孔的顶板B,将在所述气流场管控环境的回风吸入口 G的吸风 工作情况下,形成持续稳定的下降气流环境,促使空气中的致病菌流向所述气流场管控环 境的回风吸入口 G ;已经采用的可调节高度的导风窗片与窗口 C,可以满足医生就诊时需要与病患之 间传递的纸面资料,并可以通过高度调节,达到最合适开度,同时由于环境气压梯度营造成 功的缘故,这个窗口将会有持续不断的气流,从医生工作环境流向病患所在的气流场管控 环境,致病菌飞沫不会逆流接触医生;已经采用的可升降的窗片与窗口 D,可以满足医生就诊时需要与听诊或者触诊病 患的空间需求,并可以通过高度调节,达到最合适开度,同时由于环境气压梯度营造成功的 缘故,这个窗口将会有持续不断的气流,从医生工作环境流向病患所在的气流场管控环境, 致病菌飞沫不会逆流接触医生;已经采用的通往医生工作环境的门E,可以满足医生在遇到特殊情况,需要进入病 患所在区域,实施各种特殊处置操作时的通道需要,同时由于环境气压梯度营造成功的缘 故,这个通道将会有持续不断的气流,从医生工作环境流向病患所在的气流场管控环境,致 病菌飞沫不会逆流污染医生工作环境;已经采用的叉流换热器I,将使得从病患所在的气流场管控环境排出的污染空气 中的空调能量,得以回收,利用高效的气流热交换特性,调节被动吸入医生工作环境的新鲜 空气,达到节能的目的。本诊疗环境构筑方法,与传统的只依靠口罩避免医患相互感染的方法相比,防护 效果将明显改善,医生工作环境的安全等级明显提高;同时由于采用了叉流换热器I设备 方案,将使得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空调能耗得到有效的节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诊疗环境构筑方法局部示意图。A是医患隔离壁,B是有透风孔的顶板,C是可调节高度的导风窗片与窗口,D是可升降的窗片与窗口,G是气流场管控环境的回风吸入口,H是排风管道,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诊疗环境构筑方法一个视角示意图。A是医患隔离壁,B是有透风孔的顶板,C是可调节高度的导风窗片与窗口,D是可升降的窗片与窗口,E是通往医生工作环境的门,F是病患出入气流场管控环境的门,G是气流场管控环境的回风吸入口,H是排风管道,I是叉流换热器,J是接排风机的管道,K是叉流换热器的新风吸入管道,L是换热后新风进入医生工作区域的出风口。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诊疗环境构筑方法另外一个视角示意图。A是医患隔离壁,B是有透风孔的顶板,C是可调节高度的导风窗片与窗口,D是可升降的窗片与窗口,E是通往医生工作环境的门,F是病患出入气流场管控环境的门,G是气流场管控环境的回风吸入口,H是排风管道,I是叉流换热器,J是接排风机的管道,K是叉流换热器的新风吸入管道,L是换热后新风进入医生工作区域的出风口。实施举例:本专利技术由医患隔离壁A,有透风孔的顶板B,可调节高度的导风窗片与窗口 C,可升 降的窗片与窗口 D,通往医生工作环境的门E,病患出入气流场管控环境的门F,气流场管控 环境的回风吸入口 G,排风管道H,叉流换热器I,接排风机的管道J,叉流换热器的新风吸入 管道K,换热后新风进入医生工作区域的出风口 L组成。病患所在的所述气流场管控环境1.8米宽,3.6米长,2.0米高,设定每小时换气次 数为60次,选配排风机流量为780立方米/小时;排风机与接排风机的管道J相连接。排 风机运行的时候,所述的病患所在的气流场管控环境,将通过气流场管控环境的回风吸入 口 G,连续排出每小时780立方米的污染空气。这些空气将通过有透风孔的顶板B,可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营造环境气压差方式建立的定向气流场来避免医、患间传染的诊疗环境构筑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由如下这些单元结构组合而成:医患隔离壁A,有透风孔的顶板B,可调节高度的导风窗片与窗口C,可升降的窗片与窗口D,通往医生工作环境的门E,病患出入气流场管控环境的门F,气流场管控环境的回风吸入口G,排风管道H,叉流换热器I,接排风机的管道J,叉流换热器的新风吸入管道K,换热后新风进入医生工作区域的出风口L。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黄宽
申请(专利权)人:孔黄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