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岩层移动控制的“采-充-留”耦合协调开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3209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1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岩层移动控制的“采-充-留”耦合协调开采方法。实行留设煤柱+部分充填+部分开采的协调式充填开采,以留设的煤柱为核心,使煤柱、充填体、垮落体协调支撑上覆岩体,控制岩层与地表的移动变形值。单侧充填模式是在留设煤柱一侧,依次布置充填工作面和不充填工作面;双侧充填模式则两侧依次布设。先采充填工作面、后回采不充填工作面,或者充采合并同时回采。留设煤柱宽度应满足基本稳定要求;充填工作面、不充填工作面宽度,按极不充分开采要求确定。本发明专利技术与条带开采相比,煤柱侧充改善了煤柱的应力状态,提高了采出率。与全采全充相比,减少了充填量,却增强了充填体与煤柱的支撑强度,提高了岩层控制效果,节省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岩层移动控制的“采-充-留”耦合协调开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层开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煤矿岩层移动控制的“采-充-留”耦合协调开采方法。技术背景开采势必造成地表沉降和变形。在潜水位较高地区,按常规开采方式回采煤炭资源,会在地表形成的沉陷盆地内大量积水,若建筑物或构筑物位于沉陷盆地内,会造成建筑物或构筑物长期积水或过度潮湿,影响正常使用;当地表变形较大时还会引起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损坏。因此,当地表建(构)筑物较多,压煤量大时,目前一般采取地表建(构)筑物异地搬迁,或采取井下充填开采和条带开采措施,以避免或减小地表建(构)筑物的开采损害影响程度。不同措施具有如下特点:1、异地搬迁把建(构)筑物从开采影响区,搬迁到不受开采影响的地方。该方法可从根本上解决建(构)筑物受开采的影响,是避免采动损害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但该方法存在征地困难、资金投入较大、搬迁周期长、工农关系难以协调等问题。2、常规开采指综合机械化采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的采煤方法。该法资源回收率最高,高产高效,系统布置简单,巷道掘进量小,但对地表建筑物、构筑物的损害最为严重。3、条带开采把开采煤层划分为条带形状,按一定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煤矿岩层移动控制的“采?充?留”耦合协调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煤矿采区(1)划分成m个开采单元,m为正整数;开采单元的开采分为单侧充填和双侧充填两种模式,每个开采单元实行留设煤柱、部分充填和部分开采的协调式充填开采,以留设的煤柱为核心,使煤柱、充填体和垮落体协调支撑上覆岩体,控制岩层与地表的移动变形值。

【技术特征摘要】
1.煤矿岩层移动控制的“采-充-留”耦合协调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煤矿采区(1)划分成m个开采单元,m为正整数;开采单元的开采为双侧充填模式,每个开采单元实行留设煤柱、部分充填和部分开采的协调式充填开采,以留设的煤柱为核心,使煤柱、充填体和垮落体协调支撑上覆岩体,控制岩层与地表的移动变形值;按照双侧充填模式,每个开采单元采用双侧填充模式进行开采:在留设的煤柱(MZ)的一侧依次布设一个充填工作面和一个不充填工作面,并在留设煤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华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