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效率匹配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29159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1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效率匹配生产线,该生产线包括至少一个独立的工位模块,所述的工位模块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传送机构和给所述传送机构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顶升工件的顶升机构和用于夹紧工件的夹紧机构,夹紧机构与传送机构之间设有供工件通过的空间,该种生产线可以综合利用不同工位所耗时间差,进一步提高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效率匹配生产线,该生产线包括至少一个独立的工位模块,所述的工位模块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传送机构和给所述传送机构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顶升工件的顶升机构和用于夹紧工件的夹紧机构,夹紧机构与传送机构之间设有供工件通过的空间,该种生产线可以综合利用不同工位所耗时间差,进一步提高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专利说明】—种效率匹配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效率匹配生产线。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将生产线的生产模式应用到工业生产中是目前工业生产企业进行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利用生产线进行工业生产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过程规范化、加工产品标准化等优点,也正因为具备这些优点,生产线生产的模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生产的模式,为工业化社会大规模、高效自动化生产提供着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持。目前,一般的生产线都设置有多个加工工位,需要进行加工的工件、产品等在生产线上按照设定的程序由上一个工位到下一个工位顺序进行传送,在每一个工位上加工设备都对处于该工位的工件、产品进行加工、装配、检测等操作。但是,由于每一个工位在加工工件、产品时所需要的时间一般都不相同,一些工位进行一次加工所需的时间较长,另一些工位所需的时间可能较短,因此,在加工工件、产品的过程中,工件、产品在耗时较短的工位可以快速通过,在耗时较长的工位则需要等待。这种情况使得耗时较长的工位成为了限制生产线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的瓶颈,降低了整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效率匹配生产线,该种生产线解决了以往的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工件需要在耗时较长工位处耗时等待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整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效率匹配生产线,该生产线包括至少一个独立的工位模块,所述的工位模块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传送机构和给所述传送机构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顶升工件的顶升机构和用 于夹紧工件的夹紧机构,夹紧机构与传送机构之间设有供工件通过的空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顶升机构包括与上述机架固定连接的顶升固定板和位于顶升固定板上方的顶升板,所述的顶升板两端固定设置有顶升导柱,所述顶升固定板的两端设有与所述顶升导柱相配合的顶升导孔,所述顶升固定板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的推杆固定连接到上述的顶升板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夹紧气缸座和夹手座,所述的夹紧气缸座和夹手座上分别绞接有夹紧气缸和夹手,所述夹手的一端与夹紧气缸的推杆端部球铰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机架上安装有定位阻挡模组,所述的定位阻挡模组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阻挡固定板,所述的阻挡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阻挡气缸,所述阻挡气缸端部铰接有阻挡杆,阻挡气缸的推杆可推动阻挡杆绕铰接点转动,所述阻挡杆的自由端设置有阻挡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传送机构为同步带,该同步带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导轨两端的带轮,所述的两带轮之间铺装有履带,所述的机架上安装有用于张紧所述履带的张紧轮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与机架上的电机固定板,所述的电机固定板上安装有驱动电机和传动转轴,所述的传动转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传动转轴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履带相配合的传动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生产线还包括处于上述同步带上方且用于承载工件的工件承载板,所述的工件承载板四角处设置有导向滑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顶升板上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的工件承载板上设置有与该定位凸台相配合的定位通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工件承载板上方设有用于加工、检测工件的工作机构,所述的工作机构设有与上述定位通孔相配合的定位立柱。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阻挡固定板上设置有停止信号检测装置,所述的工件承载板上设置有与该停止信号检测装置相配合的检测配合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效率匹配生产线,该种生产线的每一个工位模块上都设有顶升机构和夹紧机构,当工件被传送到该工位时,顶升机构可以由下往上将工件或承载有工件的工件承载板顶升到指定位置,进一步,夹紧机构将工件或工件承载板夹紧后,顶升机构下降到原始位置,这时,生产线上的工件可以从夹紧机构下方的空间通过。这样,在电脑控制程序的控制下,工件在一些耗时较长的工位就不再需要排队等待,直接通过该工位后去到空闲的工位进行加工、检测等工作。这种顶升机构与夹紧机构配合的结构使得该生产线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可以把各个工位的空余时间综合起来进行利用,达到效率上的匹配,不会因为各个工位加工、检测时所耗时间长短不一而导致某一些工位、工件因需要等待而造成时间的浪费,进一步提高了该种生产线的生产效率。该种效率匹配生产线解决了以往的生产线因各工位耗时长短不同而造成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工件需要在耗时较长工位处耗时等待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整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工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工位模块的主视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工位模块的左视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顶升机构的左视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夹紧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定位阻挡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传送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动力机构、定位阻挡模组安装在机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中顶升机构、动力机构、定位阻挡模组安装在机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专利技术中传送机构与动力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15是本专利技术中动力机构、传送机构、顶升机构、定位阻挡模组安装在机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专利技术中工件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专利技术中工件承载板运行在工件模块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专利技术中工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专利技术中工作结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4,一种效率匹配生产线,该生产线由电脑控制系统控制运作,生产线包括至少一个独立的工位模块1,该生产线可以根据加工、检测产品的不同而增加或删减工位模块I的数量,实施简单,所述的工位模块I包括机架2,机架2为一框架式架体,机架2上设有传送机构3和给所述传送机构3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4,所述机架2上还设置有用于顶升工件的顶升机构5和用于夹紧工件的夹紧机构6,夹紧机构6与传送机构3之间设有供工件通过的空间。参照图5、图6、图13、图15,所述的顶升机构5包括与上述机架2固定连接的顶升固定板51和位于顶升固定板51上方的顶升板52,本实施例中,顶升固定板51固定安装于电机固定板40和阻挡固定板71之间,所述的顶升板52两端固定设置有顶升导柱53,所述顶升固定板51的两端设有与所述顶升导柱53相配合的顶升导孔,在顶升板52上升、下贱的过程中,顶升导柱53在顶升导孔中上下滑动,两者配合完成导向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效率匹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该生产线包括至少一个独立的工位模块(1),所述的工位模块(1)包括机架(2),机架(2)上设有传送机构(3)和给所述传送机构(3)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4),所述机架(2)上还设置有用于顶升工件的顶升机构(5)和用于夹紧工件的夹紧机构(6),夹紧机构(6)与传送机构(3)之间设有供工件通过的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盛宇张松岭田亮钟辉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目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