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变色防伪透明烫印箔制作方法,其中离型层是将高光亮、透明的合成固体蜡用溶剂溶解后,通过网纹辊涂布均匀地涂在聚酯薄膜上,并经过五段式烘箱烘烤干燥;着色层是将含有感光材料的连接料混合均匀,加工制成粘性涂料,通过网纹辊印刷涂布均匀地涂在离型层表面,并通过五段式烘箱烘烤干燥,随温度变化反映出与常温下不相同的颜色,或在紫外光和阳光下颜色可逆变;背胶层是将软硬树脂添加助剂和粉末填料进行配制,然后烫印在着色层表面;最后分切复卷。按本方法制作的烫印箔产品具有表面高光泽、烫印后表面没有颜色的特点,当表面遇到特定波长的光线或者在阳光或紫外光照射下,表面会呈现出文字和图案并产生颜色变化,进一步加强了防伪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其中离型层是将高光亮、透明的合成固体蜡用溶剂溶解后,通过网纹辊涂布均匀地涂在聚酯薄膜上,并经过五段式烘箱烘烤干燥;着色层是将含有感光材料的连接料混合均匀,加工制成粘性涂料,通过网纹辊印刷涂布均匀地涂在离型层表面,并通过五段式烘箱烘烤干燥,随温度变化反映出与常温下不相同的颜色,或在紫外光和阳光下颜色可逆变;背胶层是将软硬树脂添加助剂和粉末填料进行配制,然后烫印在着色层表面;最后分切复卷。按本方法制作的烫印箔产品具有表面高光泽、烫印后表面没有颜色的特点,当表面遇到特定波长的光线或者在阳光或紫外光照射下,表面会呈现出文字和图案并产生颜色变化,进一步加强了防伪功能。【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烫印箔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可变色的防伪透明烫印箔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普通防伪箔的文字和图案是印在表面,可以通过肉眼观察,且较为明显,文字和图案的颜色是固定的,不会发生变化;虽然其具有一定的防伪功能,但功能单调,很容易被仿造和假冒。有鉴于此,寻求一种可变色的防伪透明烫印箔及其制作方法成为该领域技术人员的追求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它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采用本方法制作的烫印箔本身无色透明,烫印后其表面遇到特定波长的光或紫外光照射时表面会呈现出印刷文字和图案并发生颜色变化,从无色到有色或从有色到无色的可逆颜色变化,增加了防伪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以塑料聚酯薄膜为基层,包括以下步骤: (1)在基层上叠加离型层:将高光亮、透明的合成固体蜡用溶剂溶解后,通过网纹辊涂布均匀地涂在聚酯薄膜上,并经过五段式烘箱烘烤干燥,这样能使所有的涂层从聚酯薄膜上分离下来以达到转移的效果; (2)在尚型层上置加着色层:将含有感光材料的连接料混合均勾,加工制成粘性涂料,通过网纹辊印刷涂布均匀地涂在离型层表面,并通过五段式烘箱烘烤干燥,以增加产品的光亮度和饱满度,并随温度变化反映出与常温下不相同的颜色,或在紫外光和阳光下颜色可逆变; (3)在着色层上叠加背胶层:将软硬树脂添加助剂和粉末填料进行配制,然后烫印在着色层表面; 最后分切复卷。所述步骤(I)中五段式烘箱的温度顺序为100°C -1lO0C -120°C -130°C _120°C,压力均为20pa,车速为150m/min。所述步骤(2)中五段式烘箱的温度顺序为110°C -120°C -130°C -140°C _150°C,压力均为20pa,车速为120m/min。所述步骤(2)中根据溶液的粘度大小添加稀释剂,该稀释剂为快干型溶剂和慢干型溶剂,需混合搭配使用。所述步骤(3)中将软硬树脂烫印在着色层表面,烫印温度为100°C _110°C,车速为100m/min,网纹辊为 40R 或 60R,涂布量为 3.50-4.0g/m2。本专利技术是在传统电化铝烫印箔的基础上加以演变,本烫印箔本身是无色透明的,烫印后其表面遇到特定波长的光或紫外光照射时,烫印箔表面会呈现出印刷文字和图案并发生颜色变化,是从无色到有色或从有色到无色的可逆颜色变化。本专利技术既丰富了烫印箔品种又增加了防伪功能。按本专利技术的,将传统烫金制造技术与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组合成一体,形成新型的可变色防伪透明烫印产品。本专利技术的可变色防伪透明烫印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化妆品、日用品、烟、酒及食品等的包装盒。按本专利技术方法制作的可变色透明防伪烫印箔不仅具有原有的表面高光泽、烫印后表面没有颜色的特点,而且当表面遇到特定波长的光线或者在阳光或紫外光照射下,表面会呈现出文字和图案并产生颜色变化;通过一系列的颜色变化既提高了产品的档次,也使产品的防伪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传统的普通电化铝烫金箔的颜色是通过普通染料和颜料来进行调配的,而本专利技术的可变色透明防伪烫印箔是用感光物质来替代普通颜料;这种可逆感光变色染料是由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制备的,它本身是一种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有机发色体系,在特定的波长光照下因电子转移使该有机物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颜色转变;这种变色物质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可以实现“从无色到有色”和“从有色到无色”的颜色变化并且可逆,这是普通防伪烫印箔所不具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包括以下步骤: (I)以塑料聚酯薄膜为基层,在基层上叠加离型层,也叫剥离层:将高光亮、透明的合成固体蜡用溶剂溶解后,通过网纹辊涂布均匀地涂在聚酯薄膜上,并经过五段式烘箱烘烤干燥,这样能使所有的涂层从聚酯薄膜上分离下来以达到转移的效果。其中五段式烘箱的温度顺序为 IOO0C -1io0C -120。。-130。。_120°C,压力均为 20pa,车速为 150m/min。(2)在离型层上叠加着色层,亦称温变层或感光层:将含有感光材料的连接料混合均匀,加工制成粘性涂料,通过网纹辊印刷涂布均匀地涂在离型层表面,并通过五段式烘箱烘烤干燥,以增加产品的光亮度和饱满度,并随温度变化反映出与常温下不相同的颜色,或在紫外光和阳光下颜色可逆变。其中五段式烘箱的温度顺序为IlO0C -120。。-130。。-1400C _150°C,压力均为 20pa,车速为 120m/min。在该步骤中应充分考虑到感光材料和连接料的混溶性,可根据溶液的粘度大小添加稀释剂,该稀释剂为快干型溶剂和慢干型溶剂,需混合搭配使用,否则在涂布时会影响涂层表面的流平性和颜色效果。这类涂料的溶剂含量高,固含量低,因此粘度普遍较低,干燥速度慢,所以烘烤温度较高,否则会引起涂层不干反而粘性。(3)在着色层上叠加背胶层:将软硬树脂添加助剂和粉末填料进行配制,然后烫印在着色层表面。将软硬树脂烫印在着色层表面时,烫印温度为100°c -110°c,车速为IOOm/min,网纹辊为40R或60R,涂布量为3.50-4.0g/m2。最后分切复卷。按本专利技术的,全部工艺流程是在塑料聚酯薄膜上通过层层叠加完成的。第一层一离型层,作用:能使所有的涂层从聚酯薄膜上分离下来,达到转移的效果。制作工艺:将高光亮、透明的合成固体蜡用溶剂溶解后,通过网纹辊涂布均匀地涂在聚酯薄膜上,并经过五段式烘箱烘烤干燥。五段式烘箱的温度顺序为IOO0C -1io0C -120。。-130。。-120°c,压力为 20pa,车速为 150m/min。第二层——着色层(温变层或感光层),作用:增加产品的光亮度和饱满度,并根据温度变化会反映出与常温下不相同的颜色,或在紫外光和阳光下颜色可逆变,并通过五段式烘箱烘烤干燥。五段式烘箱的温度顺序为110°C -1200C -1300C -140°C _150°C,压力为20pa,车速为 120m/min。制作工艺:将感光材料和相应的连接料混合均匀,加工制成粘度适中的涂料,通过网纹辊印刷涂布均匀地涂在离型层表面。在制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感光物质和连接料的混溶性;溶液的粘度大小;同时选用稀释剂,要快干型和慢干型溶剂混合搭配使用,否则在涂布时会影响涂层表面的流平性和颜色效果。这类涂料的溶剂含量高,固含量低,因此粘度普遍较低,干燥速度慢,所以烘烤温度较高,否则会引起涂层不干反而粘性。由于着色层透明度较高,印刷后涂层表面需要覆盖镀铝层,铝层的光泽和涂层本身光泽相互结合反射出较为鲜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色防伪透明烫印箔制作方法,以塑料聚酯薄膜为基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基层上叠加离型层:将高光亮、透明的合成固体蜡用溶剂溶解后,通过网纹辊涂布均匀地涂在聚酯薄膜上,并经过五段式烘箱烘烤干燥,这样能使所有的涂层从聚酯薄膜上分离下来以达到转移的效果;(2)在离型层上叠加着色层:将含有感光材料的连接料混合均匀,加工制成粘性涂料,通过网纹辊印刷涂布均匀地涂在离型层表面,并通过五段式烘箱烘烤干燥,以增加产品的光亮度和饱满度,并随温度变化反映出与常温下不相同的颜色,或在紫外光和阳光下颜色可逆变;(3)在着色层上叠加背胶层:将软硬树脂添加助剂和粉末填料进行配制,然后烫印在着色层表面;最后分切复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征宇,郁国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永烫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