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包括:透明基板、石墨烯导电薄膜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和所述石墨烯导电薄膜之间的导电金属线层;所述导电金属线层由多根导电金属线形成。这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在基底和石墨烯导电薄膜之间设置导电金属线层,多根导电金属线被石墨烯导电薄膜覆盖包裹,形成一个内部的导电网络,降低了表面电阻,与传统的采用石墨烯薄膜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相比,阳极的导电能力得到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的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包括:透明基板、石墨烯导电薄膜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和所述石墨烯导电薄膜之间的导电金属线层;所述导电金属线层由多根导电金属线形成。这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在基底和石墨烯导电薄膜之间设置导电金属线层,多根导电金属线被石墨烯导电薄膜覆盖包裹,形成一个内部的导电网络,降低了表面电阻,与传统的采用石墨烯薄膜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相比,阳极的导电能力得到提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的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专利说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及其制备方法、有机发光二极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发光二极管制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简称0LED,具有亮度高、材料选择范围宽、驱动电压低、全固化主动发光等特性,同时拥有高清晰、广视角,以及响应速度快等优势,符合信息时代移动通信和信息显示的发展趋势,以及绿色照明技术的要求,是目前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重点。传统的OLED器件中,通常使用ITO导电薄膜作为OLED器件的阳极,这是因为ITO薄膜具备有导电性能较好,透过率高的优点。然而这些导电薄膜在OLED的应用上也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首先,ITO薄膜所采用的铟化合物价格比较昂贵;此外,在制备ITO薄膜的过程中,各种元素如铟(In),(Sn)的掺杂比例组成不易控制,导致ITO薄膜的形貌,载流子和传输性能难以控制,因此导电性也比较难以控制。鉴于此,许多研究人员开发了石墨烯导电薄膜。石墨烯是有碳六元环组成的两维(2D)周期蜂窝状点阵结 构,具有非常高的比较面积,其具有卓越的力学性能,是已知材料中最薄、最牢固坚硬的一种,而且有着良好的电学性能,在室温下的电子迁移率达到了15000cm2/V.S。其特殊的二维结构赋予其完美的量子隧道效应,可弯曲等一系列性质,在光电学器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制备的石墨烯薄膜的导电性能一般,导致采用石墨烯薄膜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的阳极的导电性能较差,限制了采用石墨烯薄膜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采用石墨烯薄膜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的阳极的导电性能较差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导电性能较好的采用石墨烯薄膜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包括:透明基板、石墨烯导电薄膜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和所述石墨烯导电薄膜之间的导电金属线层;所述导电金属线层由多根导电金属线形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金属线的直径为10nnT30n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根导电金属线采用栅状排布或网状排布,相邻的两根所述导电金属线之间的距离为ΙΟμπΓ?ΟΟμπ?。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金属线的材质为是金、银、铝、铜或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石墨烯导电薄膜的厚度为20nnT40nm。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透明基板;在所述透明基板上排布多根导电金属线,形成导电金属线层;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所述导电金属线层上沉积石墨烯导电薄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根导电金属线通过真空镀膜技术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形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化学气相沉积法采用的碳源为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和戊烷中的至少一种,反应温度为800°C?1000°C。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石墨烯导电薄膜的厚度为20nnT40nm。—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依次层叠的如下结构: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以及阴极;所述阳极包括:透明基板、石墨烯导电薄膜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和所述石墨烯导电薄膜之间的导电金属线层;所述导电金属线层由多根导电金属线形成。这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在基底和石墨烯导电薄膜之间设置导电金属线层,多根导电金属线被石墨烯导电薄膜覆盖包裹,形成一个内部的导电网络,降低了表面电阻,与传统的采用石墨烯薄膜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相比,阳极的导电能力得到提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的剖视图;图2为如图1所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的正面不意图图4为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图5为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结构不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如图1和图2所不的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包括:透明基板10、导电金属线层20以及石墨烯导电薄膜30。透明基板10可以为透过率>80%的玻璃基板,厚度可以为0.8mnT5mm。石墨烯导电薄膜30的材质为石墨烯,厚度为20nnT40nm。导电金属线层20设置在基底10和石墨烯导电薄膜30之间。导电金属线层20由直径为10nnT30nm的多根导电金属线排布在透明基板10上形成。导电金属线直径为10nnT30nm,从而使得其可以被石墨烯导电薄膜30覆盖包裹,形成一个内部的导电网络,降低了阳极的表面电阻相邻的两根导电金属线之间的距离为ΙΟμπΓ?ΟΟμπ?。导电金属线层20可以由多根导电金属线均匀排布形成,也可以非均匀排布,只要能够保证相邻的两根导电金属线之间的距离为10 μ πΓ?ΟΟ μ m即可。结合图2,本实施方式中,多根导电金属线采用网状排布。结合图3,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多根导电金属线也可以采用栅状排布。导电金属线的材质可以为是金、银、铝、铜或镍。这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在基底10和石墨烯材质的石墨烯导电薄膜30之间设置导电金属线层20,导电金属线被石墨烯导电薄膜30覆盖包裹,形成一个内部的导电网络,降低了表面电阻,与传统的采用石墨烯薄膜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相比,阳极的导电能力得到提闻。如图4所示的上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提供透明基板10。将玻璃基板10清洗干净完毕后,用氮气吹干即可。透明基板10可以为透过率>80%的玻璃基板,厚度可以为0.8mnT5mm。S20、在SlO得到的透明基板10上排布多根导电金属线,形成导电金属线层。导电金属线层20设置在基底10和石墨烯导电薄膜30之间。导电金属线层20由直径为10nnT30nm的多根导电金属线排布在透明基板10上形成。导电金属线直径为10nnT30nm,从而使得其可以被石墨烯导电薄膜30覆盖包裹,形成一个内部的导电网络,降低了阳极的表面电阻相邻的两根导电金属线之间的距离为ΙΟμπΓ?ΟΟμπ?。导电金属线层20可以由多根导电金属线均匀排布形成,也可以非均匀排布,只要能够保证相邻的两根导电金属线之间的距离为10 μ πΓ?ΟΟ μ m即可。结合图2,本实施方式中,多根导电金属线采用网状排布。结合图3,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多根导电金属线也可以采用栅状排布。导电金属线的材质可以为是金、银、铝、铜或镍。S30、采用化学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基板、石墨烯导电薄膜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和所述石墨烯导电薄膜之间的导电金属线层;所述导电金属线层由多根导电金属线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王平,冯小明,陈吉星,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