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基板、功能层、发光层、金属阴极和封装层,阳极基板和封装层形成封闭空间,功能层、发光层和金属阴极容置在该封闭空间内,封装层依次包括保护膜层、无机材料混合膜层和负载有金属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层,无机材料混合膜层的材质为在无机材料中掺杂金属元素Ca、Mg和Ba中的一种或几种,无机材料为MgF2、CaF2、NaF、ZnSe和ZnS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地减少水汽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侵蚀,显著地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尤其适用于封装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基板、功能层、发光层、金属阴极和封装层,阳极基板和封装层形成封闭空间,功能层、发光层和金属阴极容置在该封闭空间内,封装层依次包括保护膜层、无机材料混合膜层和负载有金属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层,无机材料混合膜层的材质为在无机材料中掺杂金属元素Ca、Mg和Ba中的一种或几种,无机材料为MgF2、CaF2、NaF、ZnSe和ZnS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地减少水汽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侵蚀,显著地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寿命。本专利技术方法尤其适用于封装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是基于有机材料的一种电流型半导体发光器件。其典型结构是在透明阳极和金属阴极之间夹有多层有机材料薄膜(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输送层和电子注入层),当电极间施加一定的电压后,发光层就会发光。近年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由于本身制作成本低、响应时间短、发光亮度高、宽视角、低驱动电压以及节能环保等特点已经在全色显示、背光源和照明等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并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在未来的照明和显示器件市场上占据霸主地位的新一代器件。目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存在寿命较短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有机材料薄膜很疏松,易被空气中的水汽和氧气等成分渗入后迅速发生老化。因此,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进入实际使用之前必须进行封装,封装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寿命。传统技术中采用玻璃盖或金属盖进行封装,其边沿用紫外聚合树脂密封,但这种方法中使用的玻璃盖或金属盖体积往往较大,增加了器件的重量,并且该方法不能应用于柔性有机电致放光器件的封装。以及,现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常不能提供良好的透光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该制备方法可有效地减少水、氧等活性物质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侵蚀,显著地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寿命,并且能够保护金属阴极免遭破坏。本专利技术方法适用于以导电玻璃基板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也适用于以塑料或金属为基底制备的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本专利技术方法尤其适用于封装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基板、功能层、发光层、金属阴极和封装层,阳极基板和封装层形成封闭空间,功能层、发光层和金属阴极容置在所述封闭空间内,封装层依次包括保护膜层、无机材料混合膜层和负载有金属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层,无机材料混合膜层的材质为在无机材料中掺杂金属元素,所述无机材料为MgF2、CaF2、NaF、ZnSe和ZnS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所述金属元素为Ca、Mg和Ba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阳极基板为导电玻璃基板或导电有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功能层通常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发光层设置于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之间。优选地,功能层和发光层为通过真空蒸镀的方法或溶液涂敷的方法设置。金属阴极可以为非透明金属阴极(铝、银、金等),也可以为透明阴极(介质层夹杂金属层形成的介质层/金属层/介质层结构等)。封装层依次包括保护膜层、无机材料混合膜层和负载有金属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层。优选地,保护膜层的材质为酞菁铜(CuPc)、N,N’ - (1-萘基)-N,N’ - 二苯基-4,4’ -联苯二胺(NPB)、八羟基喹啉铝(Alq3)或氧化硅(SiO)。通过真空蒸镀的方式沉积在金属阴极表面。保护膜层的存在可以保护功能层和金属阴极在后续操作过程中免遭破坏。无机材料混合膜层通过真空蒸镀的方式沉积在保护膜层表面。无机材料混合膜层的材质为在无机材料中掺杂金属元素,无机材料为MgF2、CaF2>NaF、ZnSe和ZnS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金属兀素为Ca、Mg和Ba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在无机材料混合膜层的材质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占所述无机材料混合膜层总质量的20%?50%。金属元素Ca、Mg和Ba具有优良的吸水和吸氧性能,能有效阻隔外界水汽、氧对功能层的侵蚀,保护功能层。无机材料为氟化物、硫化物或硒化物,具有优良的防腐蚀性,能有效保护功能层。同时由于这类材料低熔点,可采用蒸发方法制作。无机材料混合膜层为高吸水吸氧性物质膜层,其存在可以保护金属阴极在后续操作条件下免遭破坏,延长水、氧渗透路径,有效减少外部水、氧等活性物质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侵蚀。优选地,保护膜层的厚度为10(Tl50nm。优选地,无机材料混合膜层的厚度为200?300nmo保护膜层的层数不限,可以为单层,也可以为两层或多层。无机材料混合膜层的层数不限,可以为单层,也可以为两层或多层。优选地,保护膜层与所述无机材料混合膜层交替叠层设置。此时,保护膜层与无机材料混合膜层均为多层且层数相同。阳极基板和封装层可以在紫外线胶的黏合作用下形成封闭空间。优选地,紫外线胶为环氧树脂。优选地,紫外线胶的厚度为10?15 μ m。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阳极基板上制备功能层、发光层和金属阴极;通过真空蒸镀的方式在金属阴极表面依次蒸镀保护膜层和无机材料混合膜层,最后在无机材料混合膜层表面设置负载有金属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层形成封装层,在所述负载有金属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边缘涂布紫外线胶,由紫外线固化的方式干燥硬化所述紫外线胶,密封形成封闭空间,将所述功能层、发光层和金属阴极容置在所述封闭空间内,形成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真空蒸镀过程中的真空度为8 X 10_5Pa?3 X 10_5Pa,蒸发速度为O IA ~ 2A/s;无机材料混合膜层的材质为在无机材料中掺杂金属元素,所述无机材料为MgF2、CaF2, NaF, ZnSe和ZnS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所述金属元素为Ca、Mg和Ba中的一种或几种。保护膜层的材质为酞菁铜、N,N’ - (1-萘基)_N,N’ - 二苯基-4,4’ -联苯二胺、八羟基喹啉铝或氧化硅。优选地,阳极基板为导电玻璃基板或导电有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功能层通常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发光层设置于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之间。优选地,功能层和发光层为通过真空蒸镀的方法或溶液涂敷的方法设置。金属阴极可以为非透明金属阴极(铝、银、金等),也可以为透明阴极(介质层夹杂金属层形成的介质层/金属层/介质层结构等)。封装层依次包括保护膜层、无机材料混合膜层和负载有金属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层。优选地,保护膜层的材质为酞菁铜(CuPc)、N,N’ - (1-萘基)-N, N’ - 二苯基-4,4’ -联苯二胺(NPB)、八羟基喹啉铝(Alq3)或氧化硅(SiO)。无机材料混合膜层的材质为在无机材料中掺杂金属元素,无机材料为MgF2、CaF2>NaF、ZnSe和ZnS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金属兀素为Ca、Mg和Ba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在无机材料混合膜层的材质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占所述无机材料混合膜层总质量的20%?50%。保护膜层和无机材料混合膜层通过真空蒸镀的方式制备,蒸镀过程中的真空度为8 X KT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基板、功能层、发光层、金属阴极和封装层,所述阳极基板和所述封装层形成封闭空间,所述功能层、发光层和金属阴极容置在所述封闭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依次包括保护膜层、无机材料混合膜层和负载有金属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层,所述无机材料混合膜层的材质为在无机材料中掺杂金属元素,所述无机材料为MgF2、CaF2、NaF、ZnSe和ZnS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所述金属元素为Ca、Mg和Ba中的一种或几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王平,钟铁涛,梁禄生,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