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膨胀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控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膨胀阀。
技术介绍
在空调市场,由于其室内机与室外机距离较远,因此采用了两个电子膨胀阀,而两个电子膨胀阀必须分别并联单向阀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效率。其系统原理图如图1,工作原理简述如下:制冷时:从压缩机7'8排气管出来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通过四通阀7'1的D接管、E接管、室外交换器7'2(冷凝放热)、第一单向阀7'4(第一电子膨胀阀7'3不起调节作用)、第二电子膨胀阀7'5(此时第二单向阀7'6关闭,第二电子膨胀阀7'5起流量调节作用),最终进入室内交换器7'7蒸发吸收热量制冷。此时由于第二电子膨胀阀7'6与室内交换器7'7较近,可以减少热量损失(如果电子膨胀阀距离蒸发器太远,那么从电子膨胀阀出来的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很容易气化,不仅造成热损失,也使得蒸发器利用率大幅度下降)。同时,从室外换热器7'2出来的中温、高压的制冷剂如果从第一电子膨胀阀7'3经过,即使在膨胀阀全开的条件下,仍会出现节流效果,降低了制冷剂的压力,待传到第二电子膨胀阀7'5时制冷剂很可能会部分气化,影响电子膨胀阀的节流效果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1)、竖接管(51)和横接管(52),所述阀座(1)设有主阀腔(11);所述电子膨胀阀还包括与所述竖接管(51)连通的主阀口(441)及可开启和关闭该主阀口(441)的阀芯座(2),所述阀芯座(2)设有可与所述竖接管(51)连通的阀芯阀口(21),所述电子膨胀阀还包括可开启和关闭该阀芯阀口(21)的阀针部件(3)、及驱动该阀针部件往复运动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与所述阀针部件连接的丝杆(61)、及与所述丝杆(61)螺纹配合的螺母(62);当冷媒正向流动时,所述阀芯座(2)关闭主阀口(441),冷媒经由所述阀芯阀口(21)流向竖接管(51),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1)、竖接管(51)和横接管(52),所述阀座(1)设有主阀腔(11);所述电子膨胀阀还包括与所述竖接管(51)连通的主阀口(441)及可开启和关闭该主阀口(441)的阀芯座(2),所述阀芯座(2)设有可与所述竖接管(51)连通的阀芯阀口(21),所述电子膨胀阀还包括可开启和关闭该阀芯阀口(21)的阀针部件(3)、及驱动该阀针部件往复运动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与所述阀针部件连接的丝杆(61)、及与所述丝杆(61)螺纹配合的螺母(62);当冷媒正向流动时,所述阀芯座(2)关闭主阀口(441),冷媒经由所述阀芯阀口(21)流向竖接管(51),所述阀针部件(3)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可调节所述阀芯阀口(21)的开度;当冷媒逆向移动时,所述阀芯座(2)上移开启主阀口(441),并所述阀针部件(3)关闭所述阀芯阀口(21),冷媒经由所述主阀口(441)流向横接管(52);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61)的底端安装有丝杆限位部(611),所述阀针部件(3)上设有阻挡所述丝杆限位部(611)的阀针限位部(32);所述丝杆(61)与所述阀针部件(3)之间还设有压缩的弹性部件(72);所述丝杆(61)与所述阀针部件(3)可在预定缓冲距离内发生相对运动,以便冷媒逆向流动时,所述阀芯座(2)上移推动所述阀针部件(3)相对于所述丝杆(61)发生相对位移而使得所述阀芯座(2)开启所述主阀口(441);所述阀针部件(3)开设有轴向安装孔(31),所述丝杆限位部(611)安装在所述丝杆(61)的底端,并伸入该轴向安装孔(31)中,所述阀针限位部(32)安装在轴向安装孔(31)的开口端;所述丝杆(61)的底端与所述轴向安装孔(31)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形成所述预定缓冲距离;所述阀针部件(3)的外壁上开设有阀针台阶部(33),所述弹性部件(72)套装于所述阀针部件(3)的外壁上并且下端支撑于所述阀针台阶部(33)上;所述丝杆(61)在所述轴向安装孔(31)的外边部分套装有可移动的限位板(63),该限位板(63)向上可抵接于所述丝杆(61)的丝杆台阶部(612)上,所述弹性部件(72)的上端抵接所述限位板(6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限位部(32)包括筒状导向部(321),所述筒状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