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球的多球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0214 阅读:3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的技术缺陷而提供的一种耐火球的多球成型设备,可有效解决一次可生产多个耐火球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分的上定板上面装有上冲头,上冲头内的定板上装有上模芯,上模芯上装有弹簧,上冲头上装有上模套,下部分的外框内装有下模芯体,下模芯体内装有下模芯,下模芯体外及在工作台上面装有一体的弹簧,工作台下面有定板,上模芯与下模芯对应处分别有上、下模套压合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其结构独特、新颖,安装简便易行、成型的耐火球密度大、组织结构均匀、强度高,彻底解决了我国热风炉蓄热体没有高强、高密度φ45mm以下机制高效蓄热耐火球的问题。(*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风炉蓄热用耐火球成型设备,特别是一种与摩擦压力机配套的耐火球的多球成型设备。二
技术介绍
目前热风炉耐火球的成型设备,通常是采用双臂摩擦压力机配制耐火球模具压一次只能成型一个耐火球的设备成型,生产效率非常低,且对于大于φ60mm以上的耐火球才能生产,耐火球的直径越大,效率越高,而我国1000M3以下的高炉热风炉使用耐火球风温高,蓄热交换面积大,投资少,维修换球方便等特点,且三分之二耐火球由于属于小于φ45mm以下的耐火球,用一机一球的方法生产效率极低,成本比φ60mm成本高出三倍还多,而市场价又比φ60mm耐火球低三分之二,故几十年来一直没解决该问题,仍旧使用质量低劣,强度差,易碎、易粉化的手工生产,大大的缩短了热风炉使用寿命,增加维修次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能再生资源的浪费。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存在现有的技术缺陷而提供的一种高效多球成型配套的设备,特别是一种耐火球的多球成型设备,可有效解决一次可生产多个耐火球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分的上定板上面装有上冲头,上冲头内的定板上装有上模芯,上模芯上装有弹簧,上冲头上装有上模套,下部分的外框内装有下模芯体,下模芯体内装有下模芯,下模芯体外及在工作台上面装有一体的弹簧,工作台下面有定板,上模芯与下模芯对应处分别有上、下模套压合在一起,本技术其结构独特、新颖,安装简便易行、只需按照一定的程序组装方法组合好再装配到摩擦压力机上接通电原即可操作,其成型的耐火球密度大、组织结构均匀强度高、且一次至少生产两个以上至一百个以内,效率极高,彻底解决了我国热风炉蓄热体三分之二以下没有高强、高密度φ45mm机制高效蓄热耐火球的问题,并且蓄热量加大,提高使用效率延长了热风炉蓄热体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其操作、安装维修简便易行、结构好、效率高,且一次至少生产两个以上一百个以内的耐火球。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由图1给出,本技术其结构是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分的上定板1上面装有上冲头5,上冲头5内定板2上装有上模芯4,上模芯4上装有弹簧3,上冲头上装有上模套6,下部分的外框9内装有下模芯体8,下模芯体8内装有下模芯7,下模芯体8外及在工作台11上面装有一体的弹簧10,工作台11下面有定板12,上模芯4与下模芯7对应处分别有上、下模套6压合在一起。本技术装在磨擦压力机上,其中所述的上定板1下面固定至少有一个冲头和冲头内至少镶嵌一个以上的模套6和一个以上的上模芯4。本技术所述的,在外筐内的下模芯体8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模套6和穿套在模套内至少一个以上的下模芯7。采用上述的方案成型的效果,耐火球的生产效率高成型的强度高、密度大、结构均匀、保证了产品质量一次可加工成型多球,提高了产量和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延长热风炉的使用寿命,增加蓄热量和热交换能力,风温长期稳定在设计的温度,大大的降低冶炼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耐火球的多球成型设备,是由上、下两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上部分的上定板(1)上面装有上冲头(5),上冲头(5)内的定板上装有上模芯(4),上模芯(4)上装有弹簧(3),上冲头上装有上模套(6),下部分的外框(9)内装有下模芯体(8),下模芯体(8)内装有下模芯(7),下模芯体(8)外及在工作台(11)上面装有一体的弹簧(10),工作台(11)下面有定板(12),上模芯(4)与下模芯(7)对应处分别有上、下模套(6)压合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球的多球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定板(1)下面固定至少有一个冲头和冲头内至少镶嵌一个以上的模套和一个以上的上模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球的多球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外筐内的下模套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模套和穿套在模套内至少一个以上的下模芯。专利摘要本技术是针对现有的技术缺陷而提供的一种耐火球的多球成型设备,可有效解决一次可生产多个耐火球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分的上定板上面装有上冲头,上冲头内的定板上装有上模芯,上模芯上装有弹簧,上冲头上装有上模套,下部分的外框内装有下模芯体,下模芯体内装有下模芯,下模芯体外及在工作台上面装有一体的弹簧,工作台下面有定板,上模芯与下模芯对应处分别有上、下模套压合在一起,本专利技术其结构独特、新颖,安装简便易行、成型的耐火球密度大、组织结构均匀、强度高,彻底解决了我国热风炉蓄热体没有高强、高密度φ45mm以下机制高效蓄热耐火球的问题。文档编号B28B3/08GK2808502SQ200520030910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8日专利技术者刘世聚, 周福辰, 魏富军, 黄丙乾, 张德松, 范建超 申请人:郑州豫兴氮氧结合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火球的多球成型设备,是由上、下两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上部分的上定板(1)上面装有上冲头(5),上冲头(5)内的定板上装有上模芯(4),上模芯(4)上装有弹簧(3),上冲头上装有上模套(6),下部分的外框(9)内装有下模芯体(8),下模芯体(8)内装有下模芯(7),下模芯体(8)外及在工作台(11)上面装有一体的弹簧(10),工作台(11)下面有定板(12),上模芯(4)与下模芯(7)对应处分别有上、下模套(6)压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聚周福辰魏富军黄丙乾张德松范建超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豫兴氮氧结合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